如何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ong8595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让学生喜欢生物课,是上好生物课的必需条件。学生无兴趣,抓学生再紧,也只能"治标不治本"。生物知识常被人认为要学好就得死记硬背,就得给学生归纳出知识的重点让学生熟记,其实不然,应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学到知识,避免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即,从而兴趣索然,况且死记硬背的方法是完全无法应对高中生物课的学习。
  关键词:生物课喜欢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北宋程颐提出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 歌德也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但是,生物课程目前在中学阶段处于“副科”地位,生物学科特点也介于文理科之间,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对生物学习的重视和积极性不够,也引起学生学习方法的不适和学习兴趣的下降。不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兴趣,加强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激发创造能力,就能让学习变得更有成效,更加轻松,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生物学来自生活,在学习过程中,坚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有许多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
  例如,在讲扁形动物的猪肉绦虫时,先叙述一个囊虫病人的真实遭遇,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猪肉绦虫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猪肉绦虫是如何引起人类疾病的?得了这种病应该怎样治愈?如何才能预防囊虫病的发生?出于对健康的担忧,学生急于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学习兴趣盎然,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了。
  又如:在“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描述了这样一个生活现象: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多数中国人有了喝牛奶的习惯,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选择在早上喝牛奶,并且是空腹喝,只喝牛奶不吃其它东西,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健康。牛奶的营养都浪费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吃点面包再喝牛奶,这样一讲,学生马上来了精神,想想自己也常这样喝牛奶,为什么不健康呢?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从蛋白质代谢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空腹喝牛奶,其营养成分(氨基酸)到哪里去了呢?作为能源物质被分解以提供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蛋白质代谢的一条途径),那么如果先吃点面包情况又怎呢?这时候能量就可以由面包(糖类)氧化分解来提供,氨基酸则可以用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酶或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被人体利用(蛋白质代谢的另两条途径),这样一讲,学生恍然大悟,既增长了生活常识,同时对蛋白质代谢的三条途径也有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让生物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用语言的美展示生物课的美
  1、善用比喻。
  例如:在讲解能源物质时,为了让学生分清楚生物体利用能源物质的先后。给学生打比方,把ATP比喻成“零花钱”,把糖类比喻成“活期存折”,而把脂肪比喻为“定期存折”,把蛋白质比喻成“不动产”,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2、巧用诗词、成语、俗语。
  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以很好的体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体现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用一山不容二虎”、“肉为何比粮食贵”来讲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用“二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来说明生物多样性的美学价值。相信定会给学生留下形象的感受和美的欣赏。
  三、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化解学生认知难度
  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具和手段可以使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 理解更加容易,使抽象的 内容变得更加直观,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细胞结构时,很多学生都对这一知识点感到模糊和难以理解,任凭教师怎样生动直观的讲解,也不如给学生一个细胞模型,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和 归纳,然后,教师再结合模型讲解,从而让知识系统化。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模型、标本等。就极易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的直观和 具体,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与大自然的接触比较少,接触时也没有专业的指导,以至于对鸭趾草这么常见的植物都不知所云,在课上适时适量的给学生投影一些图片或展示实物,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讲生殖的时候,给学生放映的了人的出生过程,尽管并不会和考试直接联系,但是学生看到母亲生产过程中的巨大痛苦的过程都受到了震撼,反思自己对家长的态度及生活的态度。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不是简单用分数就能完全体现的。
  又如,在初三生物“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教学中,一味对着挂图、模型等静态教具讲,学生也只能死记硬背一些特征。而我将昆虫的多样性和昆虫纲的特征结合在一起讲,利用周末让学生自己动手捕捉各种小动物(如蝗虫、蝴蝶、蛐蛐、蜘蛛、虾、蟹等),并提醒学生留意观察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课堂上教师讲这些动物分成几组,让学生先观察,后分类,再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昆虫纲的特征。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积极参与探究,而且情绪高涨,这样既让学生得到了昆虫的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在其它的章节中,我经常运用幻灯片、投影仪等手段,实物观察等手段,让学生每一节都感到新鲜,每一节都能有所得,自然也就有了学习兴趣,愿意主动去学。
  四、恰当的训练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增强学生信心
  课堂训练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的手段,而且还是教学反馈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的教师往往设置较难的练习,全班能做出来的不超过三分之一,这样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生物的热情,不利于培养生物兴趣。我在这方面做到紧扣本节重难点,面向大多数学生,难易比掌握在1:5以内,让多数同学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有成就感,就有继续努力的劲头。
  通过课堂训练或测验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在与其他同学竞争的同时,通过各次训练结果,学生对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也有一个纵向的比较,从而实现自己与自己相比较,从而不断超越自我。
  五、用感情投资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爱生如子,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讲讲生物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一次施肥过多,植物为何会烧苗 南瓜为何有的子房会发育良好,有的发育不好,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最重要的是如果要让学生喜欢教师,那么教师首先就要从心底上喜欢自己的学生,从而就会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将自动对学生的爱于无意之中流露出来,通过这种潜移墨化的交流,学生也会对教师产生好感,也就会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普通生物教师在几年教学工作中的肤浅体会,同进也综合了本人在学生时代喜欢生物课的一些感受。当然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实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我想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从自身所处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其他文献
概况 1997年,英国新安装机器人1792台,比1996年增加了60%。1996年是英国机器人增长创记录的一年,1997年的业绩就更加突出。而且这一年它还出口了638台机器人,是1996年的2.8倍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就中学生的个性倾向而言,兴趣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有了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激起情感,为求知而乐,为探究而兴奋,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兴趣目的方法手段  我们经常可以在历史课中看到这样的情景:讲坛上,教师口若悬河;讲坛下,学生死气沉沉。为什么会出现这
摘要:在高中物理活动课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校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学生需求的调查,对高中物理活动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途径、方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探索,开发出了符合课程要求、适合学生实际、具有学校特色的高中物理活动课课程方案。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课本课程  高中物理活动课校本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
摘要:课堂提问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效提问,能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然而实际教学中提问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提问有效,应努力做到纵观全局,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营造宽松的气氛,切合实际,面向全体,注意提问的方法和时机,并要能拓展提问,延伸课堂,实现提问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价值,为临床术前评估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有手术或活检病理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在现代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是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重要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占有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高中物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索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全体受教育者
摘要: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对物理探究式教学深入研究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教师及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 探究式教学 教学模式  一、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  课程改革的目标: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
背景:在1961年,细胞色素P450被命名。因为还原型P450与一氧化碳复合物在450nm波峰,故命名为P450。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克隆出成十上百的不同的CYP酶,构成了一个亚铁血红素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各科学习都更加注重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但是当今纵观课堂,学困生多,又加上物理的基础性以及难度大的特点,使学生普遍对物理学习产生惧怕,兴趣缺乏,但是合适恰当系统的导入会让老师在一开始抓住学生上课心理,打开学生的思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增强课堂效率,在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能力,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门槛。  关键字:趣味导入学困生物理教学学习  一、初中物理的学习
目的: 评价脑膜瘤切除术中应用血液回收的安全性。 资料和方法: 1.选择12例进行择期脑膜瘤切除术的患者,应用Fresenius CATS型血液回收机将切除肿瘤过程中的术野出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