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兴趣的诱发和培养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提高学生的探究、动手能力,除了要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外,还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或其它直观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把观察和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33-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经过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感到:浓厚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优异成绩。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谈几点体会:
  1 上好“绪论”课。诱发求知欲
  绪论虽是开头话,却是不容忽视的一堂课,因为这是奠定学生学习生物学科兴趣的根基。在这一节课中,我列举大量事例,向学生介绍生物学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前景,以及生物学在工业、农业、环境、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如介绍中国发现大量恐龙蛋化石、人类基因组序列研究、克隆技术等生物科学新闻,分析生物学在科学发展研究中的应用,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 巧设导入。引发好奇心
  导人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问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俗话说:“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人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调动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在讲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时,我先是以世界上最大的树——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巨杉为导入,问树为什么会长得那么大,通过什么方式来长大,长大过程中需要吸收什么东西等等,从而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的设问要根据学生的好新、好奇等心理特点,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制造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种子和果实的形成》时,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为什么果实都结在开花的部位?”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再者,教师还可以有意提示学生:我这节课会出现几个错误,请同学们随时指出。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并有兴趣、有激情、有信心、有胆量质疑,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 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新课程倡导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追求理论联系实际。生物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实践、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对科学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知道:学生作为社会上积极性比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热爱、关心生活,关心自己生存的环境。但是初中开设的课程比起小学增加了很多,因此很多学生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法迅速适应。还有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有那么多课需要学,那么像生物这样的“次科”学了有什么用呢?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何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调动学生的热情至关重要。
  比如:学习植物种子的结构后,我会问学生我们平时吃的豆芽主要是种子的哪一部位,并教学生如何利用黄豆或绿豆来发豆芽。学习了呼吸作用后,我向学生介绍了如何利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来保存食品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从而将生物学科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他们了解到生物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以增强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
  对于人们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如“赤潮”、“外来物种入侵”、“水华现象”等)和食品安全问题(如“转基因食品”、“农药残留”等)是指的什么,这些现象因何而引起,又该如何防治?我们可以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查询,搜索资料,得出结果;对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然后得出结论,这样能让他们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成功感受,体会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培养良好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看待和解决科学发展所带来的一切社会问题。
  5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自主学习
  从科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探究的历史。探究是自然科学的本质特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提高学生的探究、动手能力,除了要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外,还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或其它直观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把观察和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在实验时往往不会直接给出实验的结果,而是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留出“空白区”和“开发区”,积极引导学生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这几个步骤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发现问题中训练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自主学习,在动手实践中锻炼动手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由独立学习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
  6 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增强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能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增强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讲生物与环境时,可组织学生到校园附近的农田山地、溪流池塘进行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还可因时制宜举办爱鸟周、环境日、地球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以及各类知识讲座和黑板报、图片展览、知识竞赛等活动,以揭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尤其是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自觉地增强环保意识。
  当然,生物课外活动的形式不止上述这些,而是多种多样的。它既能扩大知识视野,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都希望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的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兴趣是吸引中学生的磁铁,更是推动他们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聪明才智,利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其他文献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身心成长还不成熟,所以在课堂上只要老师一提问,他们都会争先恐后地举手,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想法,不管回答的结果是对还是错,他们都不太在意。而高中生相对比较成熟,性格变得较为沉稳,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又害怕说错了同学会笑话。所以高中生在课堂上一般不太主动发言,课堂变得较为沉闷。那么,如何才能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起来呢?如何才能
期刊
合作学习又称“团队学习”、“小组学习”或“分享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分工协作从而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合作学习是广大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一种途径,正日益受到教育人员的关注。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也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的机会,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团体协作与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交往与学习能力,进步加强他们合作动机、培养其集体主义以及责任意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策略,充分
期刊
新的初中英语教材的使用,使得新的英语教学和传统的英语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教材融科学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为一体更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新教材在语言的设置上也更符合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规律。这种变化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情趣教学方法是众多新的教学方法中使用较为普遍而且效果也非常好的一个。情趣英语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行为,创设出对学生学习有利的情
期刊
【摘要】教师要依据英语学科特点,认真考虑课堂教学环节,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享受学习英语的快乐和最大限度的掌握运用英语。  【关键词】初中英语优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10-01  我认为“优化课堂教学”,能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期刊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公民的外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习和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35-01  如果说小学英语教育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初中英语是让学
期刊
1 教学设计生活化  教学内容分析:教师在备课时,关注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依据教材内容,列举学生已有的有关新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生活常识。了解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状态、教学目标、重难点。结合教学内容、认知水平和与生活相联系定出教学重点、难点。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资源可以是课本资源、网络资源,当然也可以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等。  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目标,教师把各个环节所要用的教学方
期刊
【摘要】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点拨学生理解问题,使学生敢想、敢问。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3-0130-01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汉语言的字、词、句、段、篇及语法、逻辑、修辞等多
期刊
【摘要】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备课,提取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有效信息,编织信息网络,形成问题,书写出“问题型教案”,在教学中灵活出示问题,开展讨论,升华问题,生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关键词】教学内容问题型原则做法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39-01  对日常教师课堂问题的诊断分析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存
期刊
文言文教学,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是考试中学生最容易失分的部分。因此,如何搞好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全国各地的语文教育专家和教师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和实践。但收效甚微,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文言文教与学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通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在吸收分步教学法等优秀教研成果的基础上,突破了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通译全文,然后学生背诵的传统模式,摸索出了一套新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即
期刊
【摘要】一位合格的、称职的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以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更正,这就需要教师要运用课堂学生心理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政治教学心理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32-02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既要达到传授知识,又要达到育人的目的,必须重视运用心理学知识。当前高中生的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