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砖造型艺术对当代绘画的启示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al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画像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部分,“秦砖汉瓦”历来受人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文化必须重视的。汉画像砖是在秦砖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作为建筑结构,其运用到的范围遍及汉代的各个阶层的墓室或者其他的建筑形式中,也是汉画像石的姊妹艺术。汉画像砖艺术以动人心魄的表达方式传达出一种质朴、和谐的美感。其中画像砖在河南播种的艺术种子最佳,本文以河南洛阳出土的画像砖为例,选取典型的几幅来分析其人物,动物,植物画像砖的造型艺术特征,以及分析其对当代绘画的启示和从中的学习借鉴。
  关键词:画像砖;造型艺术;线条简练;大胆概括;意象化
  第一章  人物画像砖造型艺术特点
  汉画像砖开始出现于战国时期,最早时期的画像砖多用作宫殿的台阶踏步,自秦代开始用其修建墓室;两汉时期出现的数量最多;东汉最为高峰,波及的地域最广阔。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艺术上的新高,直到元代,画像砖才从墓葬中淡出。汉画像砖内容丰富、形象造型独特、技法精巧以及其所反应出汉代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文化风貌,造就了短暂辉煌的汉画像砖艺术,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都称的上是独树一帜。在河南很多地区都有出土,但各个地区的风格面貌又各不相同:南阳的以浮雕为主,多块面,造型厚重,浑朴大气,雄浑壮美;郑州出土的汉画像砖造型上偏重概括夸张,工艺上融合浮雕、阴刻线、阳刻线等多种表现手法,显得面貌纷呈,多姿多彩;新密的则以剔除背景的平面浅浮雕阴刻线驰名,刻画精当,构图严密;登封地区的少室阙画像砖则形象优美,精雅细腻,工艺考究。相比之下,洛阳的以阴刻线为主,线条粗细均匀,疏密得当,造型偏重写实,在构图、工艺技巧和造型艺术上均有十分卓越的成就,具有典型性和丰富性兼具,特殊性与普遍性结合的广泛而独特的审美特征。汉画像砖的造型艺术追求古拙、雄健、飞动的美,具有线条优美流畅、形象洗练、对比鲜明、高度概括和大胆夸张的主要特征。就以洛阳画像砖的人物,动物,植物造型艺术特点来分析说明,以及分析其造型艺术特点对当代绘画的借鉴参考启示。洛阳汉画像砖的人物像砖是画像砖中以线为手段来塑造形象的代表性作品,线条的高度的概括和提炼,省却了具体细节的刻画,线条的任意驰骋,最大程度地将形象的夸张与神态韵味的表现结合起来。尤以洛阳出土的《射箭武士》(图1)最具代表。其造型特点线条致简,射箭武士左手拿弓,右手拿剑,扭转身体侧面示人,一脚弯曲,一脚翘起,脸部侧面示人,眼神全神贯注于蓄势待发的剑上,可谓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气势。其人物造型十分简练,甚至达到去一根线条则不足,添一根线条就多余的境界,武士的形象动作、姿势动态、表情眼态全部都用极简,概括的线条来表现出来的。向外突出的弧形曲线,一般会使人物的体态显得饱满精神且富有张力,也使人物的面貌显得有精神。形体形象结构把握准确,武士的像模造型个更像一个储存体能的原子弹。武士在作者神遇迹化线条的精神触摸下仿佛活了,线条随着形象结构变化而显得十分到位、简练,乍一看似乎觉得仅仅是用轮廓线围成的“空壳”,仔细审视其简练的线条同样被安排的疏密有致,形象的轮廓有虚有实、转折有致,严谨准确,把武士的体态、动作、精神、乃至情绪都表现出来了。
  武士大胆的想象以朴素的写实手法为依托,从而突出了造型的形式美。其造型形式技巧和造型艺术上均有十分优越的特征,具有典型性和丰富性兼具,特殊性与普遍性结合的广泛而独特的审美特征。
  線条简洁疏密得当,洛阳的像模采用线条的疏密来表现形体,其线条被语言演绎到了极致。例如,(图2)洛阳出土的《执戟门吏》用线很切合中国用线的理论精髓:线条对比有大疏大密,大密中有小疏,大疏中有小密;大密—整个头部和颈、胸部位;大疏—肩与肘部的袖子部位。另一组的大密是袍子的前摆部位,大疏是衣袍的后摆部位;大密中的小疏如脸颊部位,大疏中的小密如腰带部位,这种丝丝入扣的线条疏密处理艺术使得画面虽无一处明显的体面塑造,却把人物形体的关系通过线的语言巧妙地表现了出来,其用线之精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有的门吏:宽大的衣袖从肩部开始,一环套一环,渐次增大的弧形线条表现的恰到好处,既表现出宽大衣袖的松弛感。有表现出其所着衣服的粗糙厚重感,脸部和躯干重要的转折处,线条生动而准确,很好的表达了任务的结构,门吏所持的倚仗以及他的衣袍下摆为直线,与其身后曲折有致的形体结构线形成曲与直的对比,两种线条相映成趣,丰富了人物的视觉感受。
  洛阳出土的汉画像砖人物造型形象其面部刻画皆选取正侧面,人物造型比例比正常人低,一般有五六个头长,人物形体躯干张弛有度、曲直互补。与陈洪绶塑造的低矮人物似乎有几分神似,很好凸显了劳动和人民的淳朴善良的精神面貌特点。
  第二章  动物像模的造型艺术特点
  常言道:“鬼神易写,犬马难描”。洛阳汉画像砖却用自己的独特的造型形式突破了动物形象难于塑造的难关。把一个个动物形象塑造的十分完美,创造出的形象既来源于自然,有完全从自然中提升出来,成为一种高度意象化,独立的艺术形象。在表现上,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坚不可摧的轮廓线,还是秀美灵动、千变万化的形象内部线条,都很贴切的把动物的形神表现出来。总之,在中国视觉艺术领域,堪称动物图案的典范之作。
  洛阳出土的动物画像砖造型结构具有高度洗练的轮廓线,(如图3、4)《朱雀图》画像砖中动物形象的轮廓多采用富有装饰性且较为规整的线条,其洗练、疏朗、刚劲,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铁线钢条般的线条语言,率真、强硬而又毫不含糊的被有技巧,有目的地陈述出来,把艺术形象从自然中提升出来,使其与自然似而不似,不似却极似。如马的轮廓线显然与自然中的马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经过概括的线条其力度感和流畅性增强了许多。整个形象显得更加饱满,向外的扩张力也更强,使马显得更加俊健、彪悍。正是因为使用了高度洗练的轮廓线,使得形象如同固若金汤般的城池,给人以坚不可摧的感觉,显示出宏大的气势。再如老虎的轮廓,方中寓圆,圆中寓方,老虎的身体被夸张地拉长了许多,颈部弯曲的力度增加了不少,虽然形象被简化、概括到了极点,但其神态却是十分的到位。又如朱雀的形象,整个形象被概括成个涡型绽开线,显得既有力度又有动感,就像被上满的发条,随着线跳渐次绽开,仿佛传达出不可言传的力量感,同时也显示出别样的美感。洛阳汉画像砖这种极为精简概括的造型手法把人们通常所熟悉而难以表现的动物形象表现的十分到位,真正做到了言简、形肖、神足三者具备。   巧夺天工的统一符号使得洛阳汉画像砖创造动物形象更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其动物形象的造型语言显然加进了许多主观的设计理念,把动物形象的各个局部都抽象为符号化的基本型和线,经过群体呼应的手法来构建整体形象。这样,用这些基本型和线联合而成的系统化的整体艺术形象,比未经概括抽象处理的自然形象要典型、生动、完美的多。如朱雀(见图3、)的形象,其头部、翅膀和尾部的基本型都像是弯曲的佳禾的一片叶子使得整个形象像一个被高度一致化的局部形体组件组装起来的完美偶像一样,给人一种无可挑剔的典雅美感。再如这只朱雀(见图4、5)装饰在其轮廓线内部的基本型也都基本统一,使得其内部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呼应,在呼应中显示出种连贯的动势,涌动着一股内敛的大气。
  洛阳汉画像砖中动物形象的造型内部线条意象化,较轮廓线要灵动、秀美的多。我们可从(图6、图7)《射鹿》、《双马株树》中的动物形象的造型中窥探一二。首先,其造型语言形式多种多样.存在许多变数和偶然的因素,也存在着许多作者迁想妙得的灵思和智慧闪烁的痕迹。如鹿的形象.在其轮廓的线条,粗旷简练,简凝有力,似乎巧妙地给鹿的身体内部灌注了许多奔腾的势能。在这匹较为写实的天马的头部,胸部,胸部与腹部,腹部与臀部等主干结构的交结处郝被灵动的装饰线条 断断续续地隅开.这样就使得马的轮廓线以内的空间显得灵动、活跃了许多。马的粗壮简练有力的线条把马的结构动态,面容神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又如画面朱雀和猎豹的形象,沿着线条的走势在其内部制造了意象化的流动空气般的肌理。对动物的丰富的形象造型和神态的押韵都有很大的作用。
  第三章  植物像模的艺术特点
  洛阳汉画像砖的植物像模主要分佳禾和树木两种。植物的造型形象也作了意象化处理,以简练,大笔概括的线条绘制的茎秆一般比较规范,或粗细致,或渐变规整。画面中较小的珠树,两边的不对称,技叶都作了装饰画处理,大的树木往往以干作为对称轴两边枝叶都很对称,枝干被规范处理成盘常纹和钱纹,树叶做了装饰画处理,并在上面做了装饰,有的树顶还有圆盘装饰,从而成为人造树木视觉符号。其造型线条特征也具有优美流畅、形象洗练、对比鲜明、高度概括和大胆夸张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  总结洛阳画像砖造型艺术主要特点对当代绘画的启示
  无论其画像砖人物造型,还是动物,植物造型,线条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根线条的作用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呈现的美学特征特点也不同。线是造型的基础,但是画像砖里的线不仅为造型服务,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在浅浮雕中线的粗细变化同时也结合了浮雕面的宽窄、大小的需要,有时候是轮廓,有时候则是独立的浮雕线。汉画夸张的造型特點决定了浅浮雕不仅具有雕塑特点又兼具绘画性,面是粗的线,线是细的面,但总的来说线的视觉形式感更为突出。在这种线与面相互转化的过程中,线体现出一种肥腴丰满而又顿挫有致的美。相比较而言阳刻线的线条功能则更单纯,有种生辣、古拙、雄健而质朴的美。从拓片来看就是一幅幅线描画,这些线条不同于纸上的描绘,相似的翻制技术使它有青铜器上凸起的纹样般坚实的金属质感,线条质量厚重而有力,曲线圆中带刚,直线方中带圆,直线与曲线相互呼应,有的色厉内荏,有的绵里藏针。长短线相配合,节奏明快、张弛有度。长线用于勾勒和贯通,短线则重在表现形的特征。线条的交织和排列有很强的方向性,并排的线强调气势,相错的线增强运动感,相交的线如满弓待发,正是这种富有张力的线条,使得人物形象更具活力,也更加引人入胜。如图四《朱雀》,在这组画像砖中,朱雀的形象被寥寥几笔简洁而准确地勾勒出来,非常传神。单纯的形式语言,令人联想到篆书中的用笔,高度提炼和舒展的曲线完美地发挥了富有韵味的意象美。与阳刻线相比,完全采用阴刻线画像砖的线条则随意一些,在细节上的表现力较强,与阳刻线的硬朗相比多了几分婉转自由,可能与工匠松弛的刻画状态有关,线条显得稚拙、生动、流畅而华丽,达到了熟练自如的境界。
  当代绘画无论是画人物,动物还是植物形象在造型上均可借鉴学习洛阳汉画像砖的造型特点,优美流畅、形象洗练、对比鲜明、高度概括和大胆夸张,学习线的艺术,感受线的魅力。面是粗的线,线是细的面,但总的来说线的视觉形式感更为突出。在这种线与面相互转化的过程中,线体现出一种肥腴丰满而又顿挫有致的美。线条功能则更单纯,有种生辣、古拙、雄健而质朴的美。汉画像砖造型艺术简练概括,对于形式美,内在精神的把握为当代绘画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养料,值得每一个当代绘画研究者所钟爱向往。
  参考文献
  [1]  李国新 《汉画像砖造型艺术》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2]  刘颖;论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对当代艺术的启发[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3]  赵 曼 冯世夔  论郑州汉画像砖的造型艺术;古代美术;2010.02.004
  [4]  董睿;河南两汉画像砖艺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社会已经开始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发挥出来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大,该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过程中对图书馆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该技术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应用的意义进行阐述,再对该技术在图书馆进一步发挥数据管理作用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以此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图书馆管理;应用策略  大数据技术是信息时代下快速发展的产物,是信息技
期刊
摘 要:数学学习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对初中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学情和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当前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  引言  初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性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思考科学的教育方式,能使学生吸收知識内容,并培养学生的创造
期刊
摘 要:体育舞蹈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现时代上层高级比赛与市级比赛直接相差悬殊,市级比赛还是很不成熟,赛事含金量不高。基于体育舞蹈联合会的改革契机,强化赛事文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体育舞蹈赛事发展可以借鉴成功体育赛事商业化模式来完善自身,本文以市级体育舞蹈赛事商业化运作现状为切入点,分析运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及其对策,探究着手完善赛事商业化运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提高办赛水平,更
期刊
摘 要:任熊与任伯年作为晚清时期海上画派最为典型的代表,本文通过探究分析麻姑形象和祝寿图的历史起源以及任熊与任伯年艺术风格形成背景,从人物塑造、用笔、用色方面对比研究任熊与任伯年的《麻姑献寿图》艺术形式与语言。充分发掘两者的《麻姑献寿图》绘画风格差异与个性。从中窥视,任熊和任伯年在绘画领域的面貌与创新。  关键词:祝寿图;麻姑;任熊;任伯年;麻姑献寿图;创新  一、祝寿图和麻姑形象的历史起源  中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在“互联网+”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革,当然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在此视域下开展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创新、完善教学模式。本文就“互联网+”视域下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模式展开探讨,旨在探寻更有效、更完善的教学模式提高高职经管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经管;教学模式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
期刊
摘 要: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师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它能够让化学教师对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进行有目的地思考,找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找到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薄弱之处予以补救。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质量  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要有效组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提升学生动手探究实验,搜集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
期刊
摘 要: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符合数学学科特征,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多彩,文中笔者从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从“把生活带进数学课堂”和“让数学回归于社会生活”两个方面,对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作出相关探究。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数学;更精彩  前言:  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而数学学科与现
期刊
清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蚕食桑而所吐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这是一句极普通的话,但仔细想想,却使人悟出一个“新”字。什么“新”就是将桑变丝,让花成蜜的创造性。  写作也需要这种创造性。但通过批阅学生的作文情况来看,有一部分学生的写作平谈,高考难以取胜。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创造性。  一拟题新。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揭示内容主旨。拟得好,能起画龙点睛作
期刊
摘 要:数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内容,而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越来越多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出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和欢迎,本文中笔者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作出相关介绍。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前言:  小組合作模式,有近十年最为成功的教学改革模式之称,是一种以学
期刊
摘 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当今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的现状,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六位一体”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最后提出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工作过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知识  教学模式指包括教学观念、教学原则、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过程控制、学习考核方式、课程教学评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