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评估与护理干预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770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给予心理状态评估并进行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7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及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结果:6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77%,37例患者通过护理干预积极配合治疗治愈出院,23例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正确认识慢性前列腺疾病并能解除心理障碍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大部分存在心理障碍,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心理评估;干预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65—02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中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尿频、腰骶部等部位不适或疼痛、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并可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精神异常,病程长,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据统计,目前在泌尿男科门诊中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占35%—50%,有关专业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医疗机构临床调查,某城市20岁以上男性中前列腺疾病高发的致病原因,心理障碍导致的高达50%。作为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慢性前列腺炎已经不仅仅是身体疾病,在很多男性身上它已成为一种身心疾病,这已逐渐成为医学界的共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7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18——52岁,平均35.78+9.56岁,其中18—25岁12例,26—45岁37例,46—52岁23例;文化程度,小学15例,高中22例,大专以上35例;婚姻状况,未婚17例,已婚55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临床医护措施,同时,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入院后护士即给予系统心理评估,评估方法除一般病人评估外,增加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相关因素调查问卷,根据心理评估结果对不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护理干预。
  2 心理因素分析
  近年来,关于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很多,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因素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评估和有效的护理干预越来越引起重视。据临床观察,前列腺炎患者心理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1抑郁型
  据心理学专业人士通过实验表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抑郁障碍居心理因素首位:有些患者久治不愈往往有人格特性的改变,往往有失眠、健忘甚至胡思乱想和悲观失望,有些年轻人非常害怕影响生育,又不好意思说出来,有些人乱投医,盲目用药,治疗不得法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和生活,少数性功能障碍的病人甚至影响到夫妇关系。患者心情抑郁,长期压抑造成身体内环境的改变,身体抵抗力下降,加上内分泌紊乱,前列腺激素水平失衡,引起前列腺炎。
  2.2焦虑型
  此型在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心理因素中处于第二位:由于工作、学习压力的加大,经常出现外生殖器、睾丸、会阴和腰部的种种不适,加上尿急、尿痛、尿频、尿道流白色液体等症状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反复就诊,请了不少名医,中西药吃了一堆,理疗、前列腺按摩也不知做了多少次,疗效不理想,造成患者焦虑不安。
  2.3紧张型
  前列腺炎多发中年男性,处于这个年龄段社会、家庭各方面压力较大,精神压力重。前列腺组织中分布有自主神经,当自主神经系统受“紧张”刺激时,腺体分泌增加,肌肉收缩增强,患者就会表现出不适与尿频。英国医学家米勒认为,紧张因素是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病因。
  2.4多疑型
  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久治不愈的患者,经常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这种患者喜欢寻根问底,自己翻阅有关资料,看到相似的症状就容易对号入座,自我诊断,多疑心理严重影响了疾病的恢复,沉重的心理负担往往会使疾病加重。
  2.5沮丧型
  有些广告或媒体对慢性前列腺炎的宣传缺乏科学性,或夸大疾病危害,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增加患者侥幸心理,跟随广告求医、吃药,致使自己上当受骗,从而动摇了治疗信心,加重心理负担,因反复治疗,对治疗缺乏信心,导致自卑沮丧。
  2.6择优型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给工作、婚姻等方面带来很大影响。患者为了早日摆脱疾病痛苦,往往产生择优心理,到处找知名专家或者偏方,不惜代价,期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个疗程还没完又急着换另外一个疗程,反而耽误了疾病的正常治疗。
  3 干预主要为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
  3.1心理干预
  3.1.1疾病认知
  对全部前列腺炎患者利用简单清晰图片使其初步了解前列腺的解剖结构,慢性前列腺炎的形成原因,解除患者对慢性前列腺炎的错误看法:慢性前列腺炎具有传染性、只有抗生素才能治疗好慢性前列腺炎、得了前列腺炎久别想治好、慢性前列腺炎是性病、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是同一事物等等。患者对疾病有了认知后,懂得遵医嘱坚持治疗,心中有数。
  3.1.2自我审视
  前列腺炎患者入院后要求患者首先审视一下自己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是否有酗酒、劳累、久坐,性生活过度等,让患者认识到前列腺炎并不难缠,经过一两周的自我调整,积极并彻底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重新树立健康向上的观念,很多患者症状会自动消失。
  3.1.3走出误区
  “江湖游医”常夸大慢性前列腺炎的危害,使患者出现很大压力,向患者宣教走出误区:慢性前列腺炎不等于性病、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只有5%会导致不育,不要绝对化、慢性前列腺炎不是顽症、白细胞数量不降并不能說明病情加重,要以症状消失为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妨碍性生活,只是需要遵循一些注意事项罢了。在常规的护理诊疗操作过程中,利用非正式的健康教育方式,赢得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心理干预。
  3.1.4保持乐观   一些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深有体会,当出现抑郁、焦虑、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时,就会出现症状明显加重迹象,一旦心情愉快时,症状就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这就是心理影响了生理,不良情绪使机体的自主神经紊乱,前列腺分泌大大增加,同时,局部及周围肌肉组织发生不自主的收缩,刺激膀胱和尿道,从而产生尿频、尿急、及肛门周围,会阴处的疼痛刺激症状,但做前列腺常规检查,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在前列腺炎的康复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稳定尤为重要。
  4 行为干预
  4.1被动运动
  在正常治疗护理的同时,每天用物理方法对前列腺炎患者进行辅助性治疗,住院期间坚持引领患者做医疗健身操、自我按摩操。通过上提肛门、收缩会阴部肌肉和锻炼腰、腹、腿等部位的肌肉来加强会阴部的血液循环,增强会阴部肌肉张力,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疏通关节,放松情绪,增强人体免疫力和对抗炎症的作用。
  4.2跟踪随访
  前列腺炎的难治和反复发作成为医学界和广大患者共同的感慨。病情反复发作原因有多方面,气候因素、生活习惯等都可诱发,且症状多样,病程缠绵,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危害。甚至给患者的家庭生活带来诸多不幸,家庭分裂、离婚率升高,精神上的痛苦甚至远远超过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对此,我们针对症状消失出院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要求患者一个月后,必须到医院复查及适当前列腺保养。保养不但能帮助患者定期排放出前列腺液,还能从生活上细节上对患者进行一次建议,有利于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建议夫妻同检,避免夫妻间交叉感染。
  4.3温馨提示
  不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让前列腺炎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如中年男性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心理压力大、酗酒、嗜烟、劳逸失调、夜生活无节制等,只要与其中一项结缘,就会殃及前列腺。同时,很多"成功男士”恶劣的生活习惯与临床治疗与养护不能同步,导致反复发作,这也是前列腺炎屡屡遭受治疗失败的原因 之一。针对上述情况,对于我们出院患者采取了短信温馨提示:如“保护前列腺,坐不如躺”“不要灌醉你的前列腺”“吸煙有害前列腺”“适度饮茶有益健康”等等经常性的温馨提示,让患者的保健意识保持常态,减少疾病复发率。
  5 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及早进行心理评估,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给予护理干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用药,护理干预是慢性前列腺炎综合治疗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对其治愈起到重要作用。
  6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健康观念的改变,现已认为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病人的精神心理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1)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免疫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2)。而不良心理反应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加重。对前列腺炎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影响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向健康方向发展。有研究表明,有效的心理干预还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分析了解其心理特点,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消除各种不良心理状态,对疾病康复起到重要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辉、杨亦荣 前列腺痛患者情绪障碍分析及治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2.17
  [2] 张玉玲 120例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3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Prolift全盆底修补术在各地区各医院的广泛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此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由于这些疾病发生于女性特有的生殖器官,所以患者往往存在特殊的心理障碍。对于患者来说,因盆腔器官长期脱出阴道,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多数患者表现出极大的绝望感和失落感,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对Prolift全盆底修补术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此种手术治疗是我
【摘要】 目的 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341例早产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24%早产胎膜早破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4+6周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5-34+6周,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  2.4 新生儿情况比较 孕28-34+6周PPROM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5-34+6周组,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
期刊
时间:2009年12月18日上午8点30分rn一位44岁的母亲带着她10岁的女儿来到诊所.在过去的几个星期,妈妈注意到,孩子在右脚底部有疣状物生长.有4个直径3~4 mm的小疣和一个直径5~6 m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宣教及饮食干预方法。方法 将84例处于放疗期间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宣教及饮食干预。结果 两组放疗后的营养知识知晓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后,观察组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放疗和常规的对症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43例腹股沟疝患者,给予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43例患者实行腹腔镜手术后,其中3例中转为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进行手术的时间为三十分钟至一百二十分钟,患者的手术后住院时间为一到五天,平均时间为三天。结论 患者进行疝修补术后,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且创
【摘 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分娩镇痛中的相关护理。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7例临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本组产妇均采用硬膜外镇痛分娩,对护理过程和镇痛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例产妇均能顺利完成分娩,按照疼痛分级0级35例,1级2例,镇痛有效率100%。结论:硬膜外镇痛分娩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有效的解决了产妇分娩疼痛的问题,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提高安全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