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切入点小议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er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农村小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小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邓小平同志认为:“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关键在教师。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然后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首先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做记号”。然后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最后要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在CAI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如:时、分,24时记时,元角分等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实际。如学习24时记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们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可想而知。
  总之,我们应该多研究、摸索出更多适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让它也能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农村的小学生也喜欢上数学课,爱数学。
其他文献
本着追寻教学的真意,我们进行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教育的源泉及真谛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以及生活经验出发,将课堂与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充分体现出“课堂寓于生活、课堂源于生活、课堂服务于生活”的思想,以便于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因此初中思品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将思品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运用思品知识的方
期刊
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应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体验。采用开放与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才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能动作用。也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实效。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有利于提高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主体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一大原则。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主体性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
期刊
【摘 要】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现象不断上升,我们可以通过对中小学育锻炼内容加以改变,创设积极愉快的体育学习情境,针对不同的体育锻炼的内容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标准  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具有发育性、多变性、可塑性,其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脑发育、语言发育、心理发育等关键时期,如果儿
期刊
笔者在北师大舨初中语文第六册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古诗文的错误注释有十二处。现将这些情况分述于下:  其一,编者将司马光的《隆中对》(P67)中的“此殆无所以姿将军也”一句,解释为:“这大概是上天所用来资助将军的”说法不准确。匿为王力先生主编的第四船(PI36),曾有这样的论述:“以地代人。古书中常见的一种是以徽官豹地点为人的代称。例如:《世说新语.,自新》篇:‘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平原代陆机,清河
期刊
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会促进各领域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找出相关的数据和关键字,关键词,从而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要求学生分析题目,弄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相关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已知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如教学:“一个三位数,数字和是2
期刊
【摘 要】明确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后,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高三英语复习的效率。定目标,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从试卷的题型去严格训练,夯实基础知识点来步步提高。  【关键词】明确目标;有效措施;注重方法  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经常碰到一些英语成绩较弱的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其它课成绩很好,而英语是他们的瘸腿科目,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做来提高他们的成绩?  一、查找问题明确目标  首先要帮助分析学生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作用,分析了目前美术教学的现状及原因。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探索了几种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创新意识;培养  一、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作用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受知识层次、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的局限,学生的主体地位似乎很难把握,但也绝不能把学生变成接受知识的机器“默默聆受”。  语文教学有两大中心任务:一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一是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是体现某个或某几个知识点的例文。教师的任务是通过例文的教学,让学生学会知识点,掌握读懂类似文章的方法,而不仅仅使他记住这篇文章的字词句段及其他。教师在
期刊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体验,是人类精神园地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是文学的源头,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是个性抒发的最近途径。古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素养;有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那么,在教学中,怎么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呢?以下我主要从四个环节进行古诗教学,提高古诗教学质量。  一、结合作品背景
期刊
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极好的捷径就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时代发展对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强烈的创新意识仅仅是创新素质的起点,创造思维才是创新素质的“内核”。物理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