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总结西南医院背驮式肝移植时肝流出道重建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7例背驮式肝移植时肝流出道重建的方法改进及效果.结果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死亡7例,手术死亡率为10
【机 构】
: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西南医院背驮式肝移植时肝流出道重建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7例背驮式肝移植时肝流出道重建的方法改进及效果.结果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死亡7例,手术死亡率为10.45%.并发症:肺部感染38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0例,腹腔内出血6例,ARDS 14例,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胆漏1例,无肝脏流出道梗阻.2例存活超过3年,8例存活超过2年,19例存活超过1年.结论肝流出道重建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提高背驮式肝移植的成功率,减少技术性并发症.
其他文献
选用球型雾化铁粉为典型材料,在温度1 075℃、压力40 MPa、保温时间5 min和脉冲8:2的条件下,以不同升温速率(10,30,50,70和90 K/min)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对烧结体的致密度、微观
1963年,Starzl施行了第1例人体原位肝移植.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移植免疫学、药物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全世界迄今已施行肝移植9万余例,1年生存率达85%~90%,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
作者采用国产吻合器对3例患者行保肛结直肠双吻合技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采用常州新能源吻合器总厂生产的WGW-2-32可重复使用不锈钢弯管型消化道EEA
新华网消息,2017年1月14日,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岁。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经济,近50岁时“半路出家”,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生平:1906年1月13日周有光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十岁时随全家迁居苏州,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1923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经济,语言学。1958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