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520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高中数学教学引起了社会上的高度关注,我们应在教育工作中,采取积极的手段来完成干预和引导,促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进一步的提升。现如今很多高中学生,在数学的解题能力上,是有待锻炼的,大部分人仅仅懂得从简单的层面上出发,自身的思维不够灵活,在解答问题的效率上并不突出。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中 数学 教学 解题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22-02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高中数学教学的难度并不低,同时学生所面对的各科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此时,针对解题能力的提升,不能总是按照片面的单一手段来完成,要积极结合学生的综合表现和个人能力,运用个性化的培养方法,促使学生的解题能力,能够阶段性的提升。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时候,还必须加强鼓励与激励,实施正确的批评。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数学作为重要的科目,不仅占有的分值较高,同时对于学生的升学考试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很多教师都在不断的思索,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自己的能力,更加积极的学习数学知识。分析认为,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解题能力较低[1]。大部分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仅仅是懂得按照传统的模式来套用,没有办法对数学知识做出灵活的应用。在此种情况下,很多学生的数学考试分数,都表现的相对固定,很少拥有较大的突破,对于自身日后的成长、进步,会产生很不好的作用。第二,教师的题海战术强烈。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题海战术是最常见的手段,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习题的大量训练,巩固自身的解题能力。可是该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并非对所有的学生都积极有效,仅仅能够对少部分学生产生作用。题海战术在应用过程中,特别容易对学生产生较大学习压力,有时候容易产生相反的效果。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对策
  (一)巩固基础知识,加深理解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高中数学教学有很多的挑战要应对,想要让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良好的提升,必须在基础知识上更好的巩固,要让学生加深理解,这样才能在学习的效率上、质量上获得更大的提升。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较多,大量的知识构成了完善的数学体系,学生要懂得对知识做出正确的消化,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更好的理解,从而寻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这样才能逐步的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2]。课堂教学要正常顺利地开展,需要学生与教师配合,需要学生跟上教师的思维转换,这就需要教师将基础知识融入课堂,既不会使人感到枯燥,又能多次巩固,增加基础知识在课堂中的比重,将基础知识渗透课堂习题中的考查中,用习题和课堂总结来帮助学生将基础知识与习题相融合,让学生体验基础知识在习题中的运用形式,夯实了基础。由此可见,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必须帮助学生按照多元化的方法,将自身的基础知识较好的巩固,全面提高理解的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不能直接从特别高的目标上完成,这很容易超出学生的承受范围,在学习的具体成绩上,也无法得到预期。建议在解题能力的培養过程中,应坚持对学生的读题能力、审题能力做出较好的培养,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对他们的思维做出激发。首先,读题是最为基础的能力,很多学生习惯快速读题,但这样容易忽略一些细节,容易在数据计算上出现错误。要求学生在读题过程中,将已知条件、未知条件罗列出来,对给出的已知数据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在解题过程中,按照正确的思路来完成。其次,审题能力的提升,在于将一些有特色的问题作为锻炼对象,让学生明确从哪一个方面着手,才能将问题做出较好的解决。例如,有些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习惯于直接在大脑中过滤知识点,将可能需要的公式、定理、计算方法等罗列出来,这样就可以在思路上有一个大体的框架,不至于出现偏差现象。
  (三)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答题目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可以在上述几个方面积极的培养外,还可以让学生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更好的学习。对于高中数学知识而言,图形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几何图形,还是函数图形,都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较大作用。因此,要努力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正确的图形状态,可以在画图过程中表现得更加准确,这样就可以在解答题目的时候,表现出更好的效果,避免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出现严重的不足,促使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表现得更加科学、合理。
  三、总结
  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展开讨论,现阶段的教育工作实施,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整体上的教育水平获得了较大的提升。日后,应继续在高中数学教学方面,强化解题能力的综合培养,推动学生积极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昌礼.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J].学周刊,2017,(25):31-32.
  [2]李彬儒.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J].学周刊,2015,(17):21.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概念的生成要经历直观到抽象,特殊到一般,局部到整体,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它的形成过程是螺旋式上升、不断深化的,因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有效教学尤为重要,有效教学可从引入、生成、类比、应用几个方面开展。  【关键词】数学概念 教学 有效性  【基金项目】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标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有效性途径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968)。  【中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主要科目,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学生只有真正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游刃于问题之间,不断地解决与克服在数学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并总结与归纳规律。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不仅局限于传授与教导知识,他们应当担负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责任,帮学生形成良好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地喜欢学,学会学,认真学。  【关键词】数学 兴趣 积极性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因此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营造合适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他们所喜欢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数学活动,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创设情境 学生 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影响语言形成的因素是多重的, 这些因素反映在语言上,就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特点。其中文化的差异对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有着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形成 英汉互译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90-01  影响语言形成的因素是多重的。“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社会、文化、历史、宗教、民族、心理、交际等因素”。(王福祥,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启发式教学、质疑式教学、网络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要遵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核心的理念,最大效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改革初中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从教学的实际入手,从案例分析入手,达到培养能力、提高技能、提升素养,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关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下的高效课堂旨在通过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运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能够创设高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高效理解;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实现因材施教,突出个性;给高效数学课堂注入了活力,可以使学生学得更轻松,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 深度融合 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
期刊
【摘要】全球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学生英语的教育培养,除了要重视书面知识内容的培养之外,还应充分强调对其自身的英语口语技能进行培养。但我国农村中学生口语技能仍存在滞后的问题,因此针对农村中学口语技能教学的现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村 中学生 英语口語 口语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针对刚入校的新生, 加强数学分析绪论课建设, 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了解其主要内容, 发展历史,生活中的实例,以此来增加學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学分析 兴趣 重要性  【基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数学分析教学团队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29-02  《数学分析》作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专业与信息专业的
期刊
【摘要】将情境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既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参与,提升理解、增加兴趣,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因而,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中把握其生活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种复合性教学形态,具有积极的促学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情境 生活性 把握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33-01  情境教学法
期刊
【摘要】《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非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电工与电子技术方面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该课程的实验项目包括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戴维南定律的驗证、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低频单管放大电路等,实验内容涵盖课程各个章节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