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成都的普罗旺斯

来源 :汽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n2582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国人而言,薰衣草一直是一种比较神秘的观赏植物。大多数人对于薰衣草的印象仅仅停留在香薰精油、电视电影以及照片上,就算偶尔看到,也只有寥寥几颗。要想亲眼见证世界三大薰衣草基地普罗旺斯、北海道和伊犁那样的薰衣草花海,多少有点难度。不过上帝总是会创造奇迹,于是在成都双流太平镇就出现了一座规模庞大的薰衣草花海。朝着香薰山谷飞奔


  朝着香薰山谷飞奔
  从成都市区前往香薰山谷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天府大道直奔麓山大道转向香薰大道,另一条则是从新建成的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前往。既然我们驾驶的是一辆采用2.0T发动机的宝马3系GT,那么这条成都目前为止最好的高速路就成为了我们的首选。
  从市区出发,一路上这辆红色的宝马3系GT引发了无数的注目礼。但市区拥挤的道路,显然不足以展现这辆“汗血宝驹”实力,只有高速公路,才能释放出它全部的激情。尽管试驾的只是一辆入门级的320i,但它的N20发动机无疑是2.0T里最优秀的,结合我最喜欢的宝马8挡自动变速箱,无论是换挡速度还是换挡的平顺性,最后的综合效果都是极好的。通过高速路入口收费站,伴随着发动机的声浪,闷骚的红色开始一点点烧起来,轻踩油门,一股强大的推背感从后发出,车速轻松突破110km/ h,尾部的扰流板此刻也自动升起。望着窗外的山野美景,我心里有点小小的得意。
  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是成都的一条大通道,直通贵州赤水,也是成都目前为止最新最好的高速公路。车辆较少,路况出色,不知不觉中我将驾驶模式切换到了运动模式,这个模式状态下发动机的动力出色,急加速时的推背感很强,即使仅仅在1200rpm到2000rpm的常用转速区间内,动力也能随踩随到,在超车时,给人以爽快的反应。较硬的悬挂调校会把每一分每一秒的路感都清晰地传递给你,方向盘的回馈和指向依然精准,也许这个时候你还会想起一首歌——《披着羊皮的狼》。


  令人震惊的紫色天堂


  一路向南,下了高速,就来到了香薰大道。起点是一个巨大的“凯旋门”,颇有法兰西的浪漫色彩,道路中间的隔离带种满了薰衣草。驾驶着宝马3系GT一路飞驰,看着旁边快速褪去的紫色,打开头顶的全景天窗,沐浴在成都深秋的难遇阳光下,一路上的惬意无以言表。这个时候突然想到,宝马3系GT的GT并不是很多人眼中所理解的大马力输出跑车,而是回归了它原始的意义:Gran Turismo,英文写作是Grand Touring,中文则翻译为伟大的旅行。是啊,伟大不在乎长短,就算是一次150多公里逃离城市喧嚣的旅行,只要你驾驶着这辆宝马3系GT,我们依然可以称之为伟大。


  经过快2个小时的行程,本次旅行的目的地香薰山谷终于到了。虽然看过介绍,也有过心理准备,但是踏进大门的一瞬间,我还是被眼前的一切给震惊了。这还是成都吗?满眼的紫色跃入眼中,地中海风格的白蓝建筑矗立在花海之中,颇有异国情调。起伏的花海中随处可见穿着白色裙子的少女们在镜头前绽放自己最漂亮的瞬间。虽然成都并不给力的阳光让我明白这里还是成都,但是仅仅这一望无垠的紫色就足够让我们感觉到此行不虚。果然,只要用力呼吸,就能见证奇迹。
  运动与舒适并存
  在花海中惬意休息,不远处停着的红色宝马与眼前的美景相得益彰。从整体外形上看,3系GT溜背造型与车身线条融为一体非常流畅。此外3系GT也有着更多运动的设计元素,无论是分布于前保险杠下沿以及侧翼子板的7字型的通风口,还是拉风的无框车门,都让宝马3系GT更像是一款运动型轿跑。相比出彩的外观设计,宝马3系GT在内饰设计上也保持了一贯的水准,其精致的做工如眼前的薰衣草花海一样让人深深陶醉。整个中控台键位清晰,科技感十足,尤其8AT变速箱挡杆的设计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为了体验宝马3系GT的舒适性,恋恋不舍的回程途中,我选择了另外一条稍有颠簸的道路,并且将驾驶模式调整到了舒适模式。一路上无论是高速行驶还是高速转向,车身状态极为稳定,加上宝马3系GT的风噪和胎噪的处理十分理想,让人有驾驶行政级轿车的错觉。得益于宝马3系GT 2920mm的轴距,内部驾乘空间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一路上我们的随行美女就在后排尽情地享受宽大舒适的私密空间,拍下了无数令人遐想的自拍照。
  从市区往返郊区,150多公里的路程,分别在高速公路和普通二级公路上把玩了一天。整体来看,它依然是我们记忆中的3系,虽然使用了GT的概念,但运动永远是它的精髓,同时舒适的驾乘环境以及行李箱宽大的空间也让它成为居家旅行的良伴。如果下次去更远的地方旅行,有机会的话我依然会选择宝马3系GT。在我看来,一句话就可以表明宝马3系GT的立场——比我运动的没我舒适,比我舒适的没我运动,两者兼顾的,没我风骚。

其他文献
此前,大众的TSI+DSG动力总成技术开启了大众在华的全新时代,中国消费者也一直沉醉其中。紧接着,大众又推出了蓝驱概念,继续驰骋中国车市。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马自达创驰蓝天技术问世之后,直接向大众蓝驱发起了挑战,竞争格局能否从此改变?  十年前的“赌局”  十年前,当大多数车企在研发涡轮增压、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技术时,马自达内部也经历了激烈的争论,是选择跟风还是另辟蹊径?最终,
期刊
从第一辆汽车发明到现在,有数不清的汽车品牌诞生,而真正敢说“我为汽车技术的革命与进步做出了贡献”的品牌却寥寥无几,但我可以肯定,奔驰S级轿车就是其中之一。也正因为如此,第十代S级轿车的发布激起了全球车迷的关注,毕竟,前九代S-Class已一次次为豪华品牌领域设定了标杆。  造型优雅而艺术  奔驰新S-Class的发布,引起了全球媒体和消费者的轰动。可以说,第十代S级轿车由心而起、由内而外的改变,带
期刊
搭载“创驰蓝天技术”和魂动设计,并体现马自达驾乘乐趣的ATENZA车型,一直是车市关注的焦点,这款象征马自达“Zoom-Zoom”品牌理念的轿车,到底有什么值得期待?我们应厂家之邀飞赴日本的广岛,在美祢的马自达试车场对ATENZA进行了深度的试驾体验。  仿生学的魅力  与上代车型相比,ATENZA的造型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车厂为ATENZA的造型设计,加入了呈现马自达最新的“魂动”设计精髓和主
期刊
2013年11月18日,上海大众斯柯达正式推出了SUV车型Yeti野帝。Yeti野帝搭载大众汽车集团极负盛誉的TSI发动机,提供1.4TSI、1.8TSI两种动力选择,匹配以高性能的6速DSG双离合变速箱、7速DSG双离合变速箱和5速手动变速箱三款变速箱选择,结合不同的配置,共推出7款车型,价格区间为16.58—24.18万元。除了高效的动力组合,Yeti野帝集智能全时四驱系统、先进的前麦弗逊式独
期刊
实话实说,上一代君威GS刚推出的时候,我有些许失望,因为它没有海外版强大。源于欧宝OPC的Recaro运动座椅、Brembo刹车卡钳、20寸铝合金“大脚”,这些高端配置与我们无缘。就算改款前的君威GS配备了FlexRide自适应驾驶系统,可以调节不同的驾驶模式,也很难满足我对运动性的期待。  不断进取  不过,现在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在试车前的产品说明会上,当我得知全新君威GS拥有多达37处的改变时
期刊
奥迪S系列和RS系列的历史不得不从奥迪Sport Quattro S1车型说起。这款车诞生于1984年,当时是为角逐竞争最激烈的世界拉力锦标赛B组赛事。Sport Quattro S1搭载了直列五缸发动机,并配有Quattro四驱系统,与当时绝大多数赛车采用中置后驱的传动布局赛车相比有极大的优势,该车3.1秒就可从静止加速到100km/h。而前置四驱这一为赛道打造的传动布局形式,也成为今天奥迪S及
期刊
这一天,我如常9点准时出现在公司,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我是幸福的,有着一份从小就梦想的职业,有许多出差的机会。而今天,注定不是普通的一天,因为同事悄悄告诉我,今天有个大惊喜,可能大家都知道,我特别喜欢这种期盼惊喜的感觉。我发现办公桌上放了一把奔驰的车钥匙,不用多想了,这一定就是同事说的惊喜。  我毫不犹豫的拿起它,向地库走去。在电梯里,我不停揣测这把造型酷酷的钥匙是属于哪一款车。电梯门开,我健步如
期刊
炸金花的扑克游戏中,235是最小的牌,但却可以吃三张相同的“豹子”牌。宝马M235i Coupe就是这样,虽然其车身尺寸不大,但性能堪比部分超级跑车。  宝马新车研发的动作一直很快,2系也许对许多人来说还很陌生,而它的性能旗舰版M235i Coupe已于近日曝出官图,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宝马品牌给消费者留下最深的印象无疑是其出色的运动性能,而“M”字符的加入更令宝马车型如虎添翼。值得一
期刊
接到采访黄海冰的任务时我很兴奋,我上高中时他主演的电视剧《武林外史》风靡一时(一不小心暴露了年龄),沈浪这个角色不知迷倒多少痴情少女,好吧,也包括我在内,虽然我现在已变成已婚妇女……  明星很亲民  在我的印象中,他一直是那个皮肤白净、彬彬有礼的男子,深深的双眼皮印痕让无数肿泡眼望尘莫及。采访前几天,我开始构思采访提纲,毕竟我们是专业的汽车类杂志,毕竟这是一个专业的明星试驾会,所以各位冰迷们,我无
期刊
2013年10月26日起,郑州日产举办的“锐骐科技环保体验营暨领航版2013款上市发布”活动在云南、四川、广东、海南四大区域相继启动。不久前,以原装量产车身份征战首届中国越野拉力赛,并且获得了良好成绩的郑州日产,携其强劲的越野实力全新上市,售价12.98万元起。  赛事夺冠 原装量产  此次上市的这款车型可谓来头不小。新车作为中国越野拉力赛中唯一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原厂量产车型,与其他全副武装、深度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