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比死亡更可怕的是你从未真正活过

来源 :女性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s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觉得自己那份“鸡肋”工作干之无为弃之可惜;如果你对自己的伴侣有诸多不满;如果你常被自家的娃气得肝颤头晕;如果你厌倦每天劳碌辛苦的生活;如果你连自己都讨厌……那我觉得是时候为你推荐一部重磅治愈系英国纪录片《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My Last Summer》),这是BBC拍的一部纪录片,豆瓣评分9.5,《卫报》评价此片:“它让人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振奋,这是第四频道做过的最好的事之一。”
  虽然这个纪录片探讨的主题是病魔、死亡以及人们该如何更好地面对死亡,但它不煽情、不压抑、不夸张,客观、温情地用镜头记录了五个主人公真实的生活体验和内心感悟。片中的五个主人公均被诊断为绝症,生命只剩下不到一年,节目组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度过了四个难忘的周末,而这也将是他们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在专家的帮助下,他们交流关于痛苦、感情以及信仰的想法,也分享来自家庭、亲人、葬礼、遗产等方面的问题和苦恼。很多影视作品都在积极热情地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生活,这部影视作品却冷静客观地告诉我们,当死亡无法回避、后延时,我们该如何更好地面对它,死亡是可怕的,比死亡更可怕的是你从未真正活过!
  Jayne是片中的五位主人公之一,58岁,已婚。Jayne患有乳腺癌,治疗失败扩散为骨癌。她像很多普通中年女性一样,为家人全心全意操劳付出,为他人而活,是婚姻和家庭的中流砥柱。Jane是五位主人公当中经济条件最好的,也是最骄傲的。她看上去很乐观,对每个人都非常热情,衣着讲究,品味优雅,是个有气质讲格调的精致女人,但是也得面对这残酷的现实:她与丈夫结婚25年,当丈夫得知她患癌的噩耗后,态度冷漠消极,不愿与她共同面对。当Jayne与四位病友共度周末吃饭聊天时,才一点一点敞开心扉,除了丈夫的离去,她还有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儿,以及一个被人领养后不愿意跟她再有任何交集的儿子。这些残酷的生活问题和癌细胞一样,日日夜夜折磨著她的身心,这也正是每次病友聚会上她为何总是衣着光鲜谈笑风生的原因,她已经失去良多,不想再连尊严也一并失去!面对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Jayne通过她人生最后一个夏天里的病友聚会,通过旁观、参与其他几位病友的生活和情感交流,逐渐理清思绪,想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她坚强地选择与丈夫离婚,搬出那个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的家,开始新生活,哪怕这新生活是短暂的,是被病痛折磨的,她也希望最后能把握住这份尊严。
  其实,Jayne就是我们身边再熟悉不过的女友、女同事或者根本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像她一样力求完美,像她一样外表刚强内心脆弱,像她一样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们每天为丈夫付出为儿女辛劳,每天都希望看到他们的笑脸,但我们内心却从没放松过快乐过。我们过分在意别人的品评,在意配偶、子女的喜怒哀乐,却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自己的事业、爱好、朋友和社交生活。直到有一天,丈夫变得沉默寡言,儿女长大离家投奔他们的未来,我们这才惊觉自己容颜易老健康不在,除了一声叹息,其余的什么都没剩下。Jayne带着人生最后的觉悟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希望千千万万个像她一样的中年女性尽早醒悟,不要盲目付出、不甘心地活着,完美并不美,活成自己最期待的样子,这一生才值得。
  第二位主人公是48岁的Junior,患有前列腺癌。Junior从13岁起开始做DJ,他的前半生都沉溺在灯红酒绿的放纵生活里,先后和10个女人生下11个孩子。患病之后他的人生骤然改变,只剩下女友Sonia陪在他身边。这个一生不肯走进婚姻过平淡家常生活的男人,在临终前的最大心愿却是与女友Sonia牵手步入婚姻殿堂。作为旁观者来讲,可能会觉得Junior这么做是自私的,因为病入膏肓的他根本无法担负起照顾妻子的重任,但从Sonia的角度出发,他们相识多年相恋两年,Junior在经历病痛和死亡的煎熬同时,Sonia比他经历、承受的更多,他只有最后一个夏天,而她却还有N个夏天来含泪回望这段痛并快乐着的日月。Junior能给她的只有这个婚姻,这是他临终前的忏悔,也是他最后的爱。他们确定婚姻关系3个小时之后,他就离开了。这本该是个绝望的结局,但令人欣慰的是出现了惊喜的续篇,Sonia怀孕了,Junior的生命得以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生活就是这副让人无可奈何、又爱又恨的抓狂样子,它永远比戏剧精彩却又无法重来,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当我们有能力担负责任时,却总想逃避;当我们拥有忙碌疲惫但却踏实的烟火生活时,却总忍不住心猿意马向往远方和高处;当我们来得及改正错误时,却仍旧得过且过,自欺欺人时日尚多,直到我们拥有的那些不起眼的东西一点点从手指缝中溜走,直到回头再也踏不上来时路,这才惊觉为时已晚悔不当初。Junior告诉我们,再恣意的放纵都有伤人误己的副作用,再游戏人生的态度最终也会被游戏,病魔带给我们的不尽然都是疼痛和折磨,还有疼痛过后的清醒、折磨过后发悔悟,清醒明白地活一天比混混沌沌地耍一辈子要有意义,最起码他离开这个世界时是平静安详的,这个世界还有人记得他思念他。
  38岁的Lou患有运动神经元病,也就是渐冻症。她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顾家的丈夫和6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绝症当前,她不知道该如何跟孩子们讲她的病以及死亡这件事,也让她和丈夫产生隔阂。这个夏天的病友聚会让她明白了,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时日无多的他们与其回避或者吵闹,都不如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能在一起的日子,她试着让孩子们看到她接受复杂治疗的过程,学会坚强,逐渐接受她即将离世的现实。她心平气和看待死亡,坦然接受死后丈夫终将另娶他人,会有别的女人取代她在丈夫和孩子们心目中的位置的事实,放下执念的Lou反而找回了以前从容恬淡的家庭生活。
  第四位主人公是41岁的Andy,患有白血病。Andy治病的开销和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妻子身上,他被病魔折磨得脾气暴躁、敏感、萎靡不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他迫切渴望用昂贵的药物和治疗手段来延续生命,从而无视因此对家庭带来的严重债务危机,他向家人索要过度的同情和无底线的付出,任性的他也因此从妻子那里索要到一台价值不菲的哈雷摩托,只为了一偿少年心愿。通过这个夏天的聚会,他认识到自己的自私和任性,化解了对死亡的恐惧,最终选择与妻子家人共同面对、承担现实。
  《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的最后一个主人公是57岁Ben,患有肺癌。他没有亲人,没有爱人,没有朋友,没有子女。Ben此生最骄傲的事就是他曾经在游轮上工作,一周7天,每天24个小时,一个孤独寂寞的人选择了一份热闹纷杂的工作,很般配。确诊肺癌那天,他失去了工作。每次来录纪录片的时候,他都穿上整洁的衬衫,认真打好领带,这是他对这件事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强烈期许。他希望五个病友当中最早离开的是自己,这样就不用面对生死一线间的残酷和打击。Ben回到了自己工作多年的老地方,这里有他熟悉的老朋友,他决定临死之前和他们一一道别,然后,跟自己道别。
  在死亡的倒计时中,五位主人公活得都很用心、勇敢。遗憾的是,还没等这部纪录片全部拍摄完成,有几位主角就离世了。纪录片用镜头讲述了一个问题,大家习惯了教导一个人如何更好地生活,但是从家人到朋友,从社会到医疗机构都不太清楚如何帮助一个人正视死亡、认识死亡,如何放下恐惧之心选择最从容的赴死方式。日本曾做过一项对1000例重症、绝症患者的临终意愿调查,其中有一项是“总结临终前最后悔的一些事”,令人意外地发现,大多数参与调查者的答案不是后悔从前做过什么,而是后悔从前没有去做什么。所以,哪怕到了生命尽头,仍然竭力想去实现未完成的愿望。看到此,你还会对工作百般挑剔,对伴侣各种不满,对生活抱怨连天么?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你从未真正活过。在人生最后一个夏天到来之前,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让每个春夏秋冬的每一天都活得不负我心,美妙精彩。
其他文献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近日,中国台湾地区台南市出现今年第2例日本脑炎确诊病例。日本脑炎即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该病流行于我国广大地区,仅东北北部、青海、新疆及西藏等地未见本病报告。  蚊子是导致乙脑的罪魁祸首,这种病就是靠蚊子传播的。炎炎夏日,可恶的蚊子天天嗡嗡飞舞,被叮咬后的不单是红、肿、瘙痒令人不适,更可怕的是还会罹患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严重危害人們的健康。千万要重视灭蚊工作哦!  而
期刊
随着宝宝渐渐长大,宝宝的食谱中就有必要适当加入一些固体食物,这些固体食物也叫作婴儿辅食,常见的婴儿辅食有米粉、由蔬菜水果搅打而成的糊状物,但是何时添加辅食,如何食用辅食才最有营养的呢?这还真是一门育儿学问。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中国卫生部2007年印发的《婴幼儿喂养策略》中明确指出: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合理的“营养配餐”,它能提供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但同时也指出,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视宝宝
期刊
一天工作20小时以上  2018年4月26日清晨4时,长沙某医院住院大楼骨伤科病房显得很安静。年届五旬的陪护工吴美华睁开疲倦的双眼,站起来伸了伸腰。是的,她太累了。此时,病人张奶奶睡得很安详,微微地打着鼾。吴美华走到病床前,轻轻地给张奶奶理了理被子。张奶奶一个月前在家意外跌倒,导致右腿髋骨骨折不能动弹,被家人送到医院治疗。由于张奶奶的儿子、儿媳都要上班,没时间在医院陪护她,便请了陪护工吴美华照顾她
期刊
枕头的消毒和清洁  高温杀菌法  首先将枕头套入一个大的黑色塑料袋,选一个阳光充足的位置,将其暴晒2小时。黑色塑料袋能吸收热量升高温度,高效率杀灭枕头上的螨虫和细菌。枕头取出时不仅枕头干干净净,还有暖暖的太阳香呢~  低温杀菌法  除了高温杀菌法,低温冷藏法也同样有效哦!第一步仍是将枕头套进黑色塑料袋。第二步,放入冰箱冷冻24小时后取出,枕头同样干干净净的。床品各種污渍的清洁办法  天气越来越热增
期刊
暑假到来,伴随的是各种考试结束的消息—小升初、中考、高考,都已经尘埃落定。让人心痛的是再次看到朋友圈里孩子轻生的新闻,留下的遗言令人心碎:“我再也不想考试了。”  孩子怕考试的原因是怕考不好,怕考不好最重要的原因是怕父母失望,甚至责备责骂。芒果台最近播放的综艺节目《少年说》引起不少关注,有一个女孩勇敢对妈妈说出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的心里话,希望妈妈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不要眼里只有别人家的孩子。随之而来
期刊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它是基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共有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我国对夫妻共同债务实行的是共同承担制度,即在婚姻存续期间,无论是夫妻一方还是双方,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论是在婚姻存续期间还是在离婚后,均由夫妻双方不分份额,连带对债务全额共同偿还。鉴于此,常有不良一方钻此制度漏洞,把赌博、吸毒、高利贷、非法集资等欠债
期刊
走不出的校園暴力  李菲,1993年3月出生于浙江省温岭市。从小到大,她性格开朗,成绩优异,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欢。2008年9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温岭市某重点高中,为了能在尖子生中脱颖而出,李菲没有广交朋友,而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一天,班上两个男生打架,不小心碰碎了李菲的杯子。也许是为了缓解尴尬,李菲的同桌便开玩笑说:“你们俩倒霉了,李菲的这个水杯要三百万!”后来不知怎地,这句玩笑话
期刊
Boyish是你所想的那样吗?  别看“Boyish”这个词包含“boy”就立刻想到女扮男装的Tomboy形象,Boyish经过多次潮流洗礼,已渐渐从最初身着男装的女性形象演变成了一种内在的个性气质,更多的是从女性身上看到了如男孩子般的纯真、爽朗与朝气的性格,性格魅力才是Boyish的精髓所在。所以,当Boyish style又重燃潮流之势时,我们的视线重点不要只放在男装上了,许多直线剪裁的女装也
期刊
我和朱颂阳是在一个胡同里摸爬滚打长大的“发小”,虽然去了不同的城市上大学,各自有了新的朋友圈子,但回到这个城市工作之后的重逢,让我们迅速找回久违的阶级友情,我是他的女哥们儿,他是我的男闺蜜。  朱颂阳这个粗中有细男,早就在某次我们以茶代酒畅谈对另一半的遐想时,就半真半假声明:“打小我就知道你这个女文青对爱情的憧憬,你也知道我喜欢那种干练、不粘人的女人,所以咱们都不是对方的菜。”我知道他话里的意思,
期刊
漫漫通勤路  小时候时间很慢,我们走路上学,胡同弄里,乡间小道,留下了点点记忆;到了中学,为了学业,我们骑上了自行车,却因此行遍城镇的每条街道,探寻郊野的未知秘境,阳光再强烈也不觉得炎热,我们尝到了自由的滋味;当我们工作了,开着车,能到更远的地方,却也少了无拘无束的感觉。我们长大了,城市也长大了,城市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版图的扩大,我们不得不背负城市发展的压力、面对远距离通勤的烦恼。两点一线上班路对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