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了市场的哪些波澜

来源 :金融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am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种迹象表明,资金依然充裕。不过,股市没有继续突破;房地产调控一波胜一波;白菜烂了,炒资败退农产品;艺术品市场捉摸不定。
  那么,充裕的资金哪里去了?
  《金融理财》调查发现,这些资金或购买投资房地产与地方融资平台的银信理财产品,或直接委托银行向需要资金的机构发放委托贷款以及民间借贷等领域,无论何种形式,都已变身为信贷资金。
  
  推高理财产品收益
  从现状来看,各种信托理财产品非常火,截至今年3月31日,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规模仍达1.53万亿元。实际上,理财产品已经成为各种投资者投资的热点,有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的两年期以上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已经达到了10.19%,而一年期及两年期产品的收益率也分别达到了8.10%和9.42%的今年最高值。
  由于信托理财产品可以少受甚至不受银监部门的监管,因此,其火爆景象也反映了当前信贷政策收紧的背景下,银行没有更多的信贷可以放贷,而企业又需要资金采取的一种现实的状况。
  与此同时,新兴的理财产品形式也异彩纷呈:挂钩白酒、艺术品、红酒、茶叶、钻石等的另类信托产品纷纷出炉,特别是今年发行产品年化收益率均超过了9%。社科院金融所金融产品中心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呈爆发式增长:前四个月的发行数量达到5429款,同比增加3061款,增幅达129%。据估计,新发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规模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172.52%。
  实际上,这是影子银行的一种放大流动性的行为,风险性在于,偿还链条的问题,一旦偿还链条一环断裂,整个系统难免不出问题。
  
  加速逃离实业
  4月以来,温州波特曼(餐饮连锁企业)、江南皮革在内的五六家知名企业主相继出走,原因就在于当地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融资成本增加,生存环境恶化。用分析人士的话说,“投资如虎,地产似猪,而主营像牛。相对于养牛的辛苦,他们都转向养虎、养猪。”因此,在理财产品收益走高,民间放贷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实业家开始转向资本家。
  “我们公司旗下有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企业用于周转头寸的贷款,利息已经达到每天2%。这还不是最高的,有些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利率还要高。”温州某户外休闲用品加工厂副总经理老丁告诉记者,他们企业的很多供应商因为资金成本难以承受而考虑清盘,把厂房或租或卖,其中很多都搞民间借贷了。
  “民间借贷都是20%-30%的回报率,普通生意10%的回报率,还有谁有心思去做实业?我看来看去还是房地产项目。调控效果不明显,不会涨太多,但肯定不跌,不跌的话就值得投资,因为利润率在维持。房地产的利润率还是比其他产业要高。”某商会负责人的这番话表明了很多企业主的心态。
  
  危及金融系统本身
  从去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然而,无论是“限贷”“限购”还是房产税试点,都没有让人们迎来期待中的房价下跌;与此同时,尽管央行连续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加息,也没能在资金上卡住地产商的脖子。地产商甚至扬言“不差钱”,与政策形成博弈对垒,这也不得不将“功劳”归于越玩越疯的“信贷生意”。
  还有一个更令人不安的问题在于,地下钱庄和各种金融公司,正在日趋高利贷化,甚至少数银行信贷资金都高利贷化了。现在不仅是民间资本在放高利贷,连少数银行也在放高利贷,有网友表示,“在紧缩货币政策下,银行也发疯了”。
  当然,更令人不安的是,地下金融系统正在吞噬着产业资本的利润,去年很多人都在炒房子,现在很多人在放高利贷。
  因为不受金融监管,影子金融机构的放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市场。这些影子银行的存在,迫使大量的资金需求不能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取,将风险排挤出银行系统,而这些金融风险在影子银行中聚集,一旦出现爆点不仅危害金融系统的安全,更主要的是伤及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因此,最大的危险不在于影子银行系统,而是在于整个储蓄系统和金融系统。
其他文献
十多年前,也许没有人想到,网银业务能给我们的生活以及整个中国银行业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个人可以不跑柜面,节约时间;企业提升效率,业务经营模式得以成功转型;银行绝大部分业务移师网上,传统盈利模式日益被打破。  20世纪90年代网络经济的兴起,催生了作为电子商务运转基础的网上银行的诞生与迅速发展。1995年10月18日,全球第一家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在美国诞生。随后,其他欧美商
期刊
当下,信贷产品的高利差使得不少逐利的资金转向了金融业中最传统的“放贷业”。众多企业与个人开始和银行一样做“钱生钱”的生意,他们提供流动性和信贷,并赚取利差。  从投资者角度而言,投资“信贷”本身无可厚非。中国的富人数量正在日益增长,即便不是富人,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在房市、股市都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其也不失为一项好的投资理财方式。  但必须引起警惕的是,在这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中,一些小企业或微型企
期刊
自1995年世界第一家网上银行“第一安全网络银行”诞生以来,全球银行业在电子化道路上便开始了跨越式的飞跃。近年来,在国内,网银业务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绝大部分持卡人来说,节约成本是开通网银服务的主要驱动力。  与柜台银行相比,网银可以全天候提供服务,方便快捷。而银行为了减轻柜面压力,鼓励网银交易,也制定了价格上的优惠,通过网上银行可以享受免收或较低的服务费优惠。网上银行服务的发展节省时间成本、
期刊
这个观点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一直不断重复,今年开始有人同意我的观点,但许多人认为美国新一轮危机的爆发应该是在2012年或者2013年,而我仍然坚持认为,新危机的爆发就在今年,应该是在今年7月份以后。    冲击更强烈  我这样认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次债危机爆发后有消息说,美国政府把庞大有毒资产的处理在2009-2010年冻结起来,虽然在2009年初以后,我们在媒体上再也没有看到过有关美国如何处理庞大
期刊
生机盎然的绿植,温暖和煦的阳光。五月十日下午,在位于朝阳门内大街2号的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大楼十二层会客厅,该行电子银行部高级产品经理朴成哲向记者讲述网上银行的发展,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朴成哲1992年加入中国银行,2001年开始从事电子银行业务,10多年来,他亲历并见证了中行北京分行电子银行的发展。“自从2003年北京分行推出个人网银以来,客户逐年呈几何式地增长。”这也让他显得颇为自豪,“我们始
期刊
5月17日上午,记者作为一名普通银行客户,来到位于朝阳门内大街2号的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申请办理中行贵宾版网上银行,随后,记者从申请开户到账户管理、转账、缴费等业务进行了一系列的体验。  清新明晰的网络界面,丰富全面的产品功能,都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设计精巧、灵动可爱的中银e令,更让记者爱不释手。无论是安全性、便捷性,还是简洁方便的操作体验,都足以让中行网银成为记者用得放心的线上管家。    欢
期刊
如果你还在怀念股市“一夜暴富”的神话,跌跌不休的市场行情告诉你,通过“炒股”实现暴富在当前只是一个传说;如果你还贪恋房价带来的高增长,愈加严厉的调控政策更让“炒楼”显得风声鹤唳;而对于动荡不稳的大宗商品,热炒猛翻也只会让你心惊肉跳……  从“炒股”、“炒楼”到“炒大豆”、“炒大蒜”,再到“炒茶叶”、“炒中药”、“炒邮票”、“炒艺术品”等等,每个疯狂的炒作背后都离不开一个“钱”字。然而,最近,钱也成
期刊
“物价这么高,利率却很低,如今把钱存在银行等于变相贬值,我已把一部分钱拿出来投资,提高资金收益率,至少要跟CPI打个平手吧。”广东人老马这种心态,非常具有代表性,也就是众多老马的行为,引发了4月份银行4678亿元巨额存款“搬家”。  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 CPI同比上涨5.3%;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三年期存款利率为4.75%,明显低于CPI增速。同时,在欧美日三大主要货币均没有加息的背
期刊
当前国内有一半以上的资金通过“影子银行”体系流动。所谓“影子银行”(ShadowBanking),是指美国金融市场把银行贷款证券化,通过证券市场获得资金或进行信贷无限扩张的一种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  那影子银行最早是如何产生的?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了所谓“脱媒型”信用危机,即机构资金流失、信用收缩、赢利下降、银行倒闭等。为了
期刊
作为“60后”的基金公司,浙商基金虽然是业内“新兵”,但经验丰富的投研团队、成熟的投资理念、先进的经营理念都令业界对其充满期待。    近十年学术积淀,二十载投资生涯,游刃于实业与二级市场,操刀在信托与基金投资……从经济学的研究投身于资本市场前沿,从信托领域转赴基金行业,周一烽近三十年的职业路径演绎了一名“老兵”的传奇。  2010年10月,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浙商基金”)在浙江省杭州市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