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化浊通督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PBP)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吞咽功能及构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中风后PB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浊通督针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及构音功能的变化,吞咽功能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定,构音功能采用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估量表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吞咽功能洼田氏饮水试验分级情况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吞咽功能洼田氏饮水试验分级情况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构音功能改良Frenchay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构音功能改良Frenchay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 化浊通督针法治疗中风后PBP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构音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