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上海市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方式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上海市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五项标准项目之一 ——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共享场所建设,目前已完成9个区域体验中心和213个公共安全教育体验教室建设并投入使用。预计到2017年年底,全市公共安全教育体验教室数量有望达到533个,惠及更多青少年。
  据介绍,新建公共安全教育共享场所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和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公共安全教育体验的环境。学生可以通过VR/AR技术、观看视频、体验操作、信息查询、知识问答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学习安全知识,以达到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動性于一体。这有助于改变以往安全教育教师单一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进一步提高学生面对灾害和处理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摘编自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网站2017-04-12)
其他文献
开发背景  近年来,《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北京市《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指导意见》等文件相继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在适应人才培养高端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职生急需提升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职业模块承担着提升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桥梁作用,是实现课程层面与专业深度融合的关键点。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公共基础课职业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