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4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自主编制问卷《大学生创业意向调查问卷》,对温州商学院93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平台从大学生创业态度、创业原因和创业方向等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和讨论,最后从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设置灵活多变的考核机制以及优化畅通多元的资源渠道三个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出建议。
  [关 键 词] 经济新常态;大学生;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022-02
  近年来,政府用“有形之手”为创业者“解绳松绑”,大大降低了民众的创业门槛,各类民间风投和融资机构也为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了最直接的原动力。据统计,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从2001年的114万到2017年的795万,翻了近7倍,而近3年,就业大学生创业率稳定在3%左右,相对而言,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依然微乎其微。为探求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意向及模式,本课题组决定对在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科学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情况,为中国未来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客观建议。
  一、方法
  (一)对象
  以温州商学院大学生为测试对象,问卷施测通过问卷星平台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933份,其中有效问卷931份,有效性达99.8%。其中包括男生420人,女生511人;城镇455人,农村476人;5大类专业中理工类84人,经管类658人,人文类119人,艺术类56人,医学类14人;一年级406人,二年级141人,三年级168人,四年级77人,应届毕业生133人;父母有创业经历的学生560人,父母无创业经历的学生371人。
  (二)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Execl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并运用分因素分析、单因素的直线分析与多因素的交叉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创业态度的结果与分析
  由上表可知,绝大部分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对创业有较大的兴趣,其中64.66%的大学生对创业比较感兴趣甚至很感兴趣,约10%的大学生对创业不感兴趣。
  尽管大学生创业兴趣高,但真正实施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却不多。仅18.05%的学生明确表示会在大学时期自行自主创业,而有73.68%的大学生认为应该考虑各方面条件是否合适,处于徘徊犹豫状态。
  在创业意向与创业教育意义方面,96.24%的大学生支持大学生创业,仅3.76%的学生表示不支持;90.07%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创业教育比较重要甚至很重要。不足10%的大学生认為高校创业教育不重要;这两者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态度基本一致。
  (二)大学生创业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在“您认为大学生创业的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得知,大学生在选择创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排前5名的原因主要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78.2%)、“想自己当老板”(62.41%)、“实现自我价值”(60.15%)、“时间自由支配”(59.4%)和“赚更多钱”(52.63%)。
  在“您认为一个准备创业的大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的调查中得知,大学生对问卷中提供的8项能力,认为需要具备“沟通协调与处理社会关系”(79.7%)、“管理领导能力”(75.19%)、“专业基础知识”(63.91%)、“把握机会能力”(63.91%)以及“承受与规避风险能力”(51.88%)等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需求较小。
  在“您认为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的调查中得知,大学生认为影响创业成功的主要因包括“创业资金”(73.68%)、“创业项目”(66.92%)、“创业伙伴”(63.91%)、“市场的需求”(62.41%)以及“个人专业知识与能力”(52.63%)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少。
  另外,通过将创业原因、创业能力需求和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与父母是否有创业经历进行比较得知,父母有创业经历的大学生在创业原因、能力需求和创业成功因素上倾向性会更强。
  (三)大学生创业方向的结果与分析
  调查发现,49.18%的创业方向定位于餐饮类,包括烘焙、餐馆、小吃零食等;28.69%的大学生创业方向定位于社会服务类,包括摄影工作室、技能培训、快递代取、机构代理等;8.2%的大学生将自己的创业方向定位于技术支持类,包括高科技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协助论文或专利的发表等;还有13.93%的大学生选择其他选项,有创业想法但并未确定创业方向。
  另外,通过对大学生所规划的创业方向以及与被调查大学生周边已经创业学生的创业方向的调查发现,创业方向均偏向餐饮服务类和社会服务类,而技术服务类相对偏低。餐饮服务类和社会服务类存在着科技含量较低,与大学生课堂所传授的专业知识联系较少,可替代性较强等问题。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效途径的结果与分析
  本题作为排序题,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各类选项的重要程度,调研组在分析时对问卷中的排序题采用计算平均综合得分。例如,问卷中“您认为学校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应该做好哪些工作?”这题的其中一个选项“提供创业基金”被选中排在前三名的次数分别是343、189和112,则“提供创业基金”的平均得分=(343×8+189×7+112×6)/931=5.09分,以此类推。
  从上图不难发现,提供创业基金是大学生创业最迫切需要的,之后依次是建设创业实践基地、设立创业指导机构、开设创业培训课程等。
  三、讨论
  在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已初成规模,但大学生创业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针对性不强
  不难发现,73.68%的高校大学生短期并没有相应的创业计划,而创业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不仅浪费了较多的创业资源,也没有帮助到真正有需要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价系统,对大学生展开创业特质的调查,才能让有限的创业资源做到物尽其用。   (二)高校大学生创业项目高新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
  从调查数据发现,近78%的大学生的创业项目都有科技含量低、初始门槛低、综合要求低这“三低”的特点。但是,这类“三低”创业项目看似花团锦簇的创业场面,往往也只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它高新技术含量低、可复制性强,当优秀的项目形成一定影响力后极易被资源更为雄厚的企业或个人复制和替代。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力有余,耐力不足
  大学生“冲动创业”“从众创业”的现象仍然普遍,看似热闹的创业平台,实际存活率却很低。如何打造可持续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才能真正符合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自主创业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大学生创业更会遭遇比一般人更多的困难,如社会关系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资金与经验不足等。因此,如何学习理性地看待创业挫折,处理创业逆境,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的进程和结果。
  四、建议
  “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正当时,新一轮创业的大潮将汹涌而来,而大学生作为高智商的群体,在创业方面更是未来的主力军。为了更好地迎合当前社会发展,开展行之有效的高校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创业教育需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向开放式教学模式转变,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采取课堂讲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充分激发高校创业教育活力。
  (二)設置灵活多变的考核机制
  创业教育质量评估是衡量高校创业教育成效的依据,传统的“最终成绩=卷面成绩+课堂成绩”明显不符合相对自由的创业教育。因此,需要设计科学灵活的考核机制。创业教育可以从创业教育环境、投入、产出、文化、影响力、社会效益等维度进行,应强调创新创业精神、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并根据不同维度的重要性设定各自的权重,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三)优化畅通多元的资源渠道
  在高校创业教育中,需要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等组织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旨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因此,高校需优化畅通多元的资源渠道,充分发挥孵化器、创业园区等创业平台的作用,有效帮助大学生将自己的创业成果高效转化,进而获取利润。协助大学生明晰政府、社会的资源支持,简化大学生创业程序,降低大学生创业资金的筹措问题,让大学生在有压力、有动力、有活力的氛围下创业。
  参考文献:
  [1]黄兆信,赵国靖.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2]周素娜.“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研究:基于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认知的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03-106
  [3]曾凡奇,郑慕强,刘倩.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大学生社会创业问卷调查[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0-76.
  [4]张亮.“互联网+”思维下的大学生创业[J].中国就业,2015(7).
  [5]刘长华,丁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4).
  [6]李建成,卢传燕.基于网络的大学生创业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27)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至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深入探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措施,从多个方面对其渗透措施进行探究,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实用性。  [关 鍵 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084-01  在我国目
期刊
[摘 要] 以评《会计教学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的方式展开,首先对《会计教学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进行简要介绍,然后从体系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两方面对《会计教学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中提出的会计教学理论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展开了详细研究。  [关 键 词] 会计;教学理论体系;人才培养;《会计教学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
期刊
[摘 要] 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过程中取得明显成果,但是与党中央常态化制度化的新要求要求仍有差距,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强机制,重实效,学做合一,从而有效推进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  [关 键 词] 高校;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080-01  自2016年
期刊
[摘 要]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性要求极高的学科,它要求在学生掌握环境设计领域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况下,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发展与社会能力等各项实践能力。  [关 键 词] 环境设计;实践教学;实际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064-01  环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又处在一个独特的教育体系中,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群体特殊性。高职学生心理特征极为复杂,应加强对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监管。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心理特征;个性化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121-
期刊
[摘 要] 在介绍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在分析中职文秘采取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必要性的同时,列举了一个基于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式的教学设计实例—《秘书接待工作》,此教学设计主要从教材与学情、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展开对此教学设计的分析和探讨。  [关 键 词] 理实一体化;职业教育;职业能力;教学设计;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虚拟情境与PBL联合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临床教学效果。方法:将在扎兰屯职业学院实习的48名护士资料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对照组护士使用的是常规方法带教的儿科护理,观察组护士使用虚拟情境联合PBL教学法带教的儿科护理,考察两组护士的理论、自我评价以及健康教育能力。结果:对照组实习护士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均低于观察组;观察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负压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
期刊
[摘 要]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知识传递,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现将以PBL教学法为指导思想,以Merril问题教学设计模式构建教学过程框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想,也便于服务我国新课标工作的全面开展。  [关 键 词] PBL教学法;问题设计;影响因素;设计模式;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应根据就业导向运用项目情景化教学模式,从实践中真正落实做中学,在多元化评价体系中检验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关 键 词] 就业导向;应用文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5-0205-01  高职院校教学一直以来秉承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宗旨,而以“应用”为主
期刊
[摘 要] 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一个热议话题。近年,职业生涯规划已逐步被纳入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体系中,并被看做是高职毕业生突破就业难关的关键。通过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产生的影响,以期能更好地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就业质量。  [关 键 词] 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竞争力;高职学生;软件技术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