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绿化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l1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
  关键字:生态绿化;生态城市;植物群落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创建生态城市的一体化格局,提升城市生态设计水平
  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同时参与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其思路: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能有效协调城市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搞好城市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统设计,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在此区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应被保留、维护或模仿。
  城市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在城市的生态绿化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城市绿地分布的均匀性和合理性。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城市公共绿地在新区与市民聚居的中心区、老城区之间得到合理的分布和平衡的发展。
  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在城市的生态绿化中要应用城市与自然共生原理,广泛使用生态技术。如目前国际上开始推广应用的污水处理墙,装置的原理很简单,只是利用温室原理和植物、生物技术来处理污水,这种方法是全生物型的,不向大自然排放毒素。
  二、加强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市的生态功能,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入城市,满足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城市要尽量保存适应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西方国家常以野生动物的种类及数量来衡量城市绿地和生态环境质量,这对于我国也有借鉴意义。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半自然”是指人类干扰之前保留自然植被痕迹的地方,但又被人类深刻改变,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如遗留的林地、湿地、草地以及废弃的深坑、水库和人工湿地系统,它们是水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量自然生境的丧失。生态公园是模仿自然生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理想途径,如伦敦中心城区的海德公园、中山市的歧江公园,都是较好的例子。中国大多数城市中的自然环境与外部大自然断绝联系,但通过划分城市的生态功能区,构建城市的“绿楔”、“绿廊”以及“绿网”,能够恢复城市外部生物基因的正常输入和城市内部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特别是在草地生态、森林生态、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交换关系,不仅要求是水平向的而且应该具备垂直向的承载条件(如自然坡岸、湿地、攀缘面等)。城市在引入自然群落运行机制时,宜划分正常生态区、过渡生态区、变异生态区、半自然区等不同区域,确立各级生态功能区之间、城市生态区之间与外部生态区之间的生境通道和生态走廊,为不同丰度、不同干扰承载力的生物群落之间的基因系统和调节创造条件。
  三、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城市生态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要求我们提高对植物品种的认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同时慎重而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重点还应是原产我国,但经过培养改良的优良品种。目前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片面追求“四季常绿”,使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遭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花木的植物被随意抛弃和轻易否定。又如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生长良好,生态效应高的植物,像华南地区的幌伞枫、秋枫、海南蒲桃、野牡丹等优良植物品种乏人問津;而南洋杉、海枣、红刺露兜树等滥用;大王椰、台湾草、黄金榕铺天盖地。由于我们对植物生存环境特性缺乏了解,出现了将一直生活在阴凉环境的罗汉松大树千里迢迢移栽在干热的岗顶上,结果只能是枯萎死亡。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目前城市绿化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出绿地的生态效益。在统计学上,大片草坪的绿地率很高,但并不见得比大乔木下硬质铺地的绿化形式更符合城市人居的需要。而立体三维绿化能大幅增加城市的三维绿量,降温除污减噪效果显著,却不能纳入城市绿地的统计中。生态绿化不仅要提高绿地率,最主要的是高绿地的叶面积指数。鉴于此,我们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群落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能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同化作用,降低城市污染,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王焘。浅议城市绿化管理趋向[J].中国园林,2002
  杨俊平。景观生态绿化工程设计模式研究。1999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1997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皮辩发生血管变异而无法吻合血管时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8例前臂及手部皮肤缺损患者,面对股前外侧皮瓣血管变异无法行血管吻合的情况改用高位穿支为蒂,顺行修复创面.结果 术后8例惠者皮瓣全部成活,质地柔软.结论 该方法是针对目前临床上所遇见的股前外侧皮瓣血管变异无法吻合血管时的有效补充,不用改行其他部位的皮瓣,能减少创伤。
[内容提要]   “植筋法”施工填充墙拉结筋,拉结筋定位准确,方便墙体砌筑。不直接预埋拉结筋,也不需事先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墙)中设置埋件,而且可以按砌块模数进行位置设置,与预埋方法比较,不需模板钻孔穿筋,而且避免了因混凝土施工时,由于振捣等原因而造成的预埋件位置不准确,拉结筋施工时剔凿过深或面积过大,影响主筋保护层和削弱混凝土结构断面尺寸等问题。   “植筋法”施工拉结筋,不用为寻找焊接拉结筋的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紧缺、交通拥堵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向地下要空间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地下商业为主的地下空间已经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因此合理施工与环境保护更是地下空间开发的重中之重。  关键字:地下商业街;合理施工;环境保护  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city changes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行业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企业得到高速的发展。相对而言,建筑行业中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层次相对较低。本文先对计算机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现状进行总结,然后再深入地研究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系统的集成化和信息化的开发及相关技术,最后对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系统的集成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土木
摘要:随着土建的市场化和规范化,只有解决了这些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才能缩短预算与结算的差距,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消除工程造价失控现象,更好地节约建筑工程成本,从而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土建筑市场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关键词: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适应目前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中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加,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加剧,不可避免地对城市的空间利用和公共停车场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本论文结合城市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实际现状,遵循“安全第一,公益为主,谨慎利用”的原则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桥下空间的合理、科学、安全的利用,提出了相应地利用改造方案以营造宜居宜行的城市环境。  关 键 词:桥下空间;停车场;交通组织   Abstract:Along w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建成后的项目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能够给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可靠住房,需要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进行严格的管理。房屋建筑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掌握控制,其管理的对象是房屋建筑项目,是对一个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和成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本文作者从施工质量控制、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做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