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接触接骨板治疗非负重长管状骨骨折的初步探讨

来源 :广东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9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多点接触骨板(MPC)固定上肢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多点接触接骨板固定上肢管状骨骨折39例,要求手术中注意保护骨膜血运,并对骨折愈合过程进行X线观测和骨性愈合后去接骨板术中进行观察.结果39例骨折病例全部骨性愈合.手术中见骨痂生成和骨板下血运好,无骨板下广泛性骨萎缩.接骨板固定强度下降,应力遮挡效应逐步减弱,更利于骨折愈合过程.结论MPC接骨板更加符合四肢管状骨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学过程;骨板下有良好的血运,有较小面积的骨萎缩;应力遮挡效应随时间逐步发生减弱,与骨板产生的应力松驰效应有关,此种现象对防止术后再骨折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MPC接骨板优于传统普通接骨板.
其他文献
为研究SAA和MDS骨髓Th细胞亚群的数量及比例改变情况。用FACS同期对照研究 16例正常对照组、 2 4例发病期SAA、 15例MDS骨髓Th细胞的改变。结果显示 ,正常对照组Th1、Th2细胞
目的:探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在脑中央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例脑中央区肿瘤患者,手术前行fMRI,明确脑皮质感觉、运动区与肿瘤的关系。结果:6例脑中央区肿瘤患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ICAM-1、P-selectin、E-selectin、L-selectin、PECAM-1和VCAM-1在肝脏移植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肝脏移植后不同时间(1、3、5、7 d)、不同模型中ICAM-1、P-selectin、L-selectin、E-selectin蛋白、VCAM-1 mRNA、PECAM-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肝急
为了得到FCM聚类多阈值分割中最佳聚类个数,针对Bezdek熵在数字图像数据聚类有效性判别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聚类有效性判别函数.新函数通过在Bezdek划分熵中增加补偿项来
目的 探讨影响脊髓损伤患者骨密度的因素及骨密度变化的部位差异.方法回顾2000年5月~2002年12月290例脊髓损伤患者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Lunar Prodigy型)测得的L4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资料,对其中进行了2~3次检查的81例患者的骨密度变化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结果骨密度与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及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的运动评分等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4骨密度与体重指数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MT)对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腹腔注射蒸馏水0.5 ml,24 h后取离体心脏行离体灌注(Langendofff模型),测定心功能,然后灌注HTK心脏保护液,4℃下保存3 h,再行Langendorff灌注,10 min后转为工作心模型15 min;实验组腹腔注射36 g/L ZnSO4(1.5 ml/kg),24 h后取离体心脏
目的 建立一种重型血友病 A(hemophilia A,HA)携带者检测和产前诊断方法。方法 选择有重型 HA家族史的 2 5例 HA携带者 ,采用长距离 DNA扩增 (long distance- PCR,L D- PCR
目的 对比分析宫腔镜与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 (EP)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2年 1月至2 0 0 2年 8月因子宫异常出血 (AUB)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 4 2 7例 ,对其中宫腔
目的 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 lowdensitylipoprotein ,oxLDL)和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 tylipoprotein ,LDL)对人单核细胞源的树突状细胞 (monocytederivedden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亚群的比率改变。方法采用微量全血三色标记法,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LE患者外周血CD4+、CD4+CD25+、CD4+CD25+CD45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