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球菌菌苗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来源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g858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荚膜多糖的结构及抗原性不同,将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分为12个血清群。绝大多数的脑脊髓膜炎是由A、B和C群流脑球菌所引起。A、C群流脑多糖菌苗自1969年研制成功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得到广泛使用,对防止由A、C群流脑球菌引起的暴发性脑脊髓膜炎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B群流脑多糖抗原对人体缺乏免疫原性,外膜蛋白(OMP)及脂多糖(LPS)被用作研制B群菌苗的目的抗原。目前使用的多糖菌苗或OMP菌苗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将A、C群多糖抗原结合到蛋白载体上对成人免疫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可望弥补多糖抗原对低年龄组儿童免疫
其他文献
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是绿脓杆菌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本文仅就PEA的产生、纯化、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PEA抗毒素产生,PEA及其抗毒素的应用前景做了简要介绍。
一天,小猫看见魚缸里有条美丽的金鱼。它心想:“这条鱼肯定能成为我丰盛的晚餐。”  于是,小猫跳上缸沿,想要捕鱼。金鱼往左边游,小猫的眼睛就往左边盯;金鱼往右边游,小猫的眼睛就往右边盯。谁知一不小心,小猫掉进了鱼缸里。等它爬出来的时候,浑身湿漉漉的,很是狼狈。  小猫不仅没捕到金鱼,还让金鱼看了笑话,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
快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固相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其原理是以微滤膜为载体,通过渗滤或毛细管作用,使抗原抗体快速进行反应检测数分钟完成,阳性结果在膜上出现着色
介绍了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概况及基在周围神经再生过程的作用,并对神经生 长因子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近年来,经常遇到一些严重腹泻成年病人的粪便标本,经多次培养,均未检出肠道致病菌。为了探索这些病例的致泻原因,我们对收集到的58例粪便标本中分离的优势菌进行了研究。
期刊
<正> β-淀粉酶(EC 3.2.1.2.α-1,4-葡萄糖苷键麦芽糖水解酶),最早发现于高等植物中,在大麦、小麦、甘薯和大豆中含量较丰富;多用于饴糖和酿酒工业。近年来,国外科技工作者从
<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的总称,在我国称为流行性出血热(EHF)全世界已有31个国家报告了HFRS的流行,我国病
<正>一、前言 支原体(Mycoplasma)是界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微生物,分类学上是一个独立的纲——柔膜体纲( Mollicute)。 1989年Nocard与Roux从牛的胸膜肺炎病灶中首先分离
路面性能预测方法丰富多样,各有其局限性和适用性。对现有的几个典型的预测方法和模型进行对比研究,以建立最优的高速公路路面性能预测模型。针对高速公路路面历史数据资料较少以及路面性能衰减趋势的随机性、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采用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灰色系统理论、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分别建立路面性能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合高速公路实际检测数据进行了模型预测计算和验证,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该实验结果得出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学生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学生。由于我国社会转型及经济建设的发展,农村及中小城镇外出务工人员的激增,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