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硫酸钠对黄土高原石油类污染土壤的处理

来源 :环境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t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通过原位化学氧化法,利用过硫酸钠对总石油烃(TPH)污染黄土进行处理,并对氧化效率进行比较.针对3种不同浓度污染黄土实验,过硫酸钠处理低浓度TPH(1 000 mg/L左右)污染黄土效果较差,去除率仅有10.8%~38.4%,TPH在7 000 mg/L左右浓度较高时效果较好,去除率最高为65.6%.同时过硫酸钠原位修复对TPH降解选择性较强,投加量控制在0.4 mmol/g土壤对污染物的去除率较高,且对有机质影响较小.2#土壤进行正交实验,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20℃,pH 7,水土比为6∶1,氧化剂投加量0.4 mmol/g.对土壤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和X射线衍射,判断土壤污染情况以烷烃类的峰为主,还包含少量羟基、羧基、羰基、氨基、杂环基团和高分子碳氢化合物,使用氧化剂后土壤物相变化明显,修复后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为了快速启动厌氧反应器,该文自主研发了由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组合而成的复合菌剂YDEM2.分别在间歇进水和连续进水的条件下,研究了YDEM2对厌氧反应器的启动
采用自制的多功能环保型土壤膜化剂覆盖红松播种苗,探讨了不同施用量对红松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多功能环保型土壤膜化剂的红松播种苗出苗率可达71%~81%,保存率均超过90%,但不同施用量无显著差异。施用量较低时对1年生红松播种苗株高无显著影响;但是增加施用量后红松株高有显著提高。施用量为450 g·m-2时株高最大,可达到4.74 cm,比对照提高了24.1%。综合考虑,在播种后以450 g·m-2的施用量喷施膜化剂是红松播种育苗应用的最佳方式。
该研究以砷污染湖泊阳宗海的沉积物及其上覆水为对象,考察了在有微生物存在与没有微生物存在2种情况下,提高上覆水中HCO3-离子浓度,沉积物-上覆水界面砷的迁移转化的规律及其
为筛选出防治效果最好的方法,该研究采用树干喷药、打孔注药、树体输液3种方法对双条杉天牛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防治效果排序为树干喷药(钻无忧)>打孔注药(10%吡虫啉)>树体输液(输活+高狂)。树干喷施法(钻无忧)效果最好,校正防治效果为90.24%;树干基部打孔注药法(10%吡虫啉)次之,校正防治效果为82.87%;树体输液法(高狂)最差,校正防治效果为77.42%。
近几十年来,由于矿山开采造成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与之相关的环境案例屡见不鲜.该研究以过河拉达河在四川雷波上田坝磷矿区的水环境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矿区水和水系沉积
以罗源县26条主要道路行道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17个影响行道树等级评价指标,对行道树树种适生状况进行分析,据此选取适合种植的优质树种。
在太湖流域管理目标转变的背景下,建立一套科学简洁、便于业务化应用的水生态环境功能区质量评价方法尤为重要.文章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资料,以生物完整性理论为基础,结合江苏
基线的确定是自然资源损害评估的基础,在复杂的损害评估工作中,基线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或忽视.现有的基线确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准确性不足、可获得性较差的问题,使损害评
为了探究岩溶槽谷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来源,该文选择西南典型岩溶槽谷青木关作为研究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模型识别重金属来源.结果 表明:(1)
采矿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常用土地利用变化去量化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能很好地从时空尺度揭示环境变化的好坏。为了解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采矿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该文以天山某高寒高海拔矿区为研究对象,融合地物光谱特征与纹理信息,运用监督分类方法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相结合对2000、2005、2010、2015、2019年共5期Landsat7/8卫星影像作地物分类处理以获取矿区开采前后的土地利用图。验证分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