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灾害防治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orc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现场调研,《矿井灾害防治技术》课程按照专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划分教学单元;按照任务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领域;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发挥校内外资源优势,培养特色人才;构建动态的优化课程体系机制,服务区域经济。
  关键词:煤矿;安全技术;课程改革;构想
   一、专业现状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创办于1951年,现为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创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大中专学生7250人,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煤矿生产、建设企业、科研院校、安全监察、行业管理等部门输送了大量的高中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西南地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该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11人,有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5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0人,从一线聘用了6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有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的煤矿安全实训基地、模拟矿井等18个校内实训基地和22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共享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优质资源。
  二、课程发展沿革
  1975年该课程内容从《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中剥离出来,取名为《煤矿安全》,现正式确定其课程名为《矿井灾害防治技术》。《矿井灾害防治技术》现为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的性质。该课程以《采矿制图与CAD》《煤矿地质》《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井巷施工》《采掘机械》和《矿井开拓与开采》等课程学习为基础,同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解读》《矿井通风》和《现代企业管理》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2.课程的作用。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矿井瓦斯、矿尘、矿井火灾、矿井水灾等防治技术及矿井灾害处理技能,通过实训达到能针对矿井瓦斯、矿尘、水、火等灾害,选择使用各种安全检测仪器仪表,制订相应的矿井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和能及时进行正确的灾变处置,同时编写事故分析报告。
  3.课程设计理念。按照专业岗位群的能力的要求划分教学单元,按照任务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领域;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发挥校内外资源优势,培养特色人才;构建动态的优化课程体系机制,为区域经济服务。
  4.课程设计思路。
   (1)按照西南煤炭行业对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岗位群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能力要求,把支撑“煤矿安全模块”核心能力的知识、技能和意识,按照教学单元划分为瓦斯防治、防尘、防火、防水和救护等5个子模块及下属13个工作单元,28项具体任务,每个任务按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领域。
  (2)走“能力模块化、考证岗位化”的道路,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煤矿安全模块”中,设置“矿井灾害防治技术”“瓦斯抽采和防突专项设计”“煤矿灾害防治实训”等三大课程体系,共同培养学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定、瓦斯安全检测、瓦斯防治措施编写、预防和处理矿井各类灾害、安全隐患排查”等五项安全工作职业能力。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3)发挥校内外资源优势,培养特色人才。充分发挥师资力量的作用,搞好《矿井灾害防治技术》课程教学。长期的办学积淀,加上大量引进和吸纳生产一线的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形成了一支全国有名的教师队伍和固有的特色教育模式。地处全国煤矿安全的重灾区之一,加上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毗邻,具备了先进的矿井灾害防治技术优势和成果转化应用优势。
  在《矿井灾害防治技术》课程教学中形成特色,教学地点以实训室、厂矿车间为主实施教学。采用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突出课程特点,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充分发挥校内“煤矿安全实训基地”和“模拟矿井”的作用外,在各校外实训基地中安排的备用条件主要有:
  ①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瓦斯煤尘爆炸试验基地、隔爆装置、自动抑爆装置、煤与瓦斯突出预报系统;矿井综合监控系统;突出预报仪。
  ②天府矿业公司:单一突出煤层、近距离突出煤层的防治工艺。
  ③中梁山煤电气公司:多种瓦斯抽采方法与瓦斯综合利用;瓦斯突出、喷出煤层的综合防治工艺。
  ④南桐矿业公司:矿井地面瓦斯抽放系统;突出矿井区域综合防突工艺。
  ⑤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监控系统;综合瓦斯抽采;突出煤层“四位一体”的综合防治工艺。
  (4)在对课程进行合理定位的基础上,为达到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教学和煤炭行业人才培训、社会服务的需要,立足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高技能型人才现场实际需要能力的培养,制定《矿井灾害防治技术》课程标准,以工作单元组织教学。该标准是与重庆能源投资集团、四川煤炭产业集团等企业的专家,依据“重庆市采矿类大学生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中能力模块标准,结合订单培养企业对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共同制定突出煤矿开采与灾害防治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标准,把能力培养落实在对应的课程中,课程内容与重庆和西南煤矿开采工艺复杂多样的环境相适应。初步制定4个子模块要实现的职业技能,分别是:
  ①防治瓦斯技术:测定瓦斯压力的仪器、方法选择及具体操作;测算煤层透气性系数的仪器、方法及具体操作;测定瓦斯放散指数△P方法及具体测定;测定瓦斯浓度的仪器及具体测定操作;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仪具体测定操作。
  ②防火技术:煤炭自燃发火的机理及过程;煤炭自燃发火的预测预报指标及测定方法;根据具体条件,防治煤炭自燃的主要技术措施;火区管理的具体规定。
  ③防尘技术:矿尘的主要危害及粉尘的测定;防、除、降尘技术措施的选择及应用;隔爆设施的安装要求及具体安装;采用防尘措施的具体分析及改进;煤尘的爆炸条件。
  ④防水技术:根据条件,分析导致井下水灾的主要原因;制定防治水灾的技术措施;防治水灾设施的位置及安设要求。
  四、教学改革及实际效果
  为了实现毕业生工作能力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零对接”,《矿井灾害防治技术》课程在校内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训,在生产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全程参与煤矿安全服务项目,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训练学生综合能力。
  在课堂教学时,采用模块单元现场技术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真实工作经历,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以仿真的训练条件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经过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毕业生工作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90%以上的学生可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与实际情况,完成矿井灾害防治技术措施编制、单项安全工程设计、现场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五、课程特色与创新
  1.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
   (1)该课程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中多数具有生产现场工作经历,掌握煤矿安全生产前沿技术,半数以上为“双师型”教师,具有较强科研能力,长期从事技术服务工作,开展煤矿安全评价、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省级安全大检查等项目。多数主讲教师主编过采矿、通风等专业规划教材和煤矿安全培训教材。
  (2)课程教学所需的校内外实训条件完善。校内拥有中央财政资助建设的采矿安全实训基地、模拟矿井等。校外实训基地之一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毗邻学院,亚洲唯一的大型煤矿安全试验基地,距学院不足1千米。
  (3)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力度大。该课程突出了应用性强,在教学中率先采用了教学与职业鉴定一体化的模式。
  2.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比较。该课程作为省级教改专业和国家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独立开设已有长达34年历史。近年来,由于国家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是教师队伍素质、实训基地建设、课程目标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改革与创新方面成绩显著,形成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课程特点,在国内高职高专院校处于领先地位。
  3.本课程改进的方向与途径。
   (1)多媒体课件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应当增加现场工艺过程及操作过程的录像内容,以加深学生对工艺过程及操作过程的直观印象。
   (3)课程各部分的教学学时安排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4)应当对习题库、试题库、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模块进一步充实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安全规程[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防治美与瓦斯突出规定[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3]陈雄,蒋明庆,唐安祥.矿井灾害防治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4]贺天才,秦勇.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利用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5]王永安,朱云辉.煤矿瓦斯防治[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6]吕智海,王占元.矿井火灾防治[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7]常海虎,刘子龙.矿尘防治[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8]孙合应,陈雄.矿山救护[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9]靳建伟,吕智海.煤矿安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10]于不凡.煤矿瓦斯灾害及利用技术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11]重庆市煤炭学会.重庆地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12]窦永山,窦庆峰.《煤矿安全规程》读本[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陈雄(1963-),男,四川渠县人,高级工程师,副教授,重庆市级煤炭行业专家,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全工程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其他文献
<正>恒华科技(300365):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云服务平台,逐步将原有智能电网全生命周期信息化项目服务模式转为提供标准化的SaaS软件产品。公司整合云服务平台各产品线,分为设
本期股市动态30指数收于846点,较上期上涨2.54%,同期上证指数上涨1.9%,创业板指数上涨1.06%。成分股中,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和招商蛇口等个股涨幅靠前。罗莱生活、深圳机场和三全食品涨
“残疾人用技术装置与辅助器”技术委员会(ISO/TC 173)成立于1978年。其业务范围是各种助残装置的标准化.其中包括视力、听力、知觉残疾.行动不便等。目前,ISO/TC 173有43个成员团体
本文提出了在现阶段代码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一种工作模式.为方便客户,提高办公效率,让广大客户通过因特网申办代码业务,设计了相应的工作流程,分析了其优点、难点,最
<正> 近年来,绍兴市把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全市各级对这项工作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建设成效十分显著。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
ISO/TS 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实施ISO9001:2000的特殊要求>是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在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
2005年11月8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发布1889-P号政府令,批准2004—2009技术法规制定大纲,以取代一年前发布实施的2004—2006技术法规制定大纲。
中学教师是学生灵魂塑造的工程师,但当前中学教师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人文关怀的融入则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对中学教师的人文关怀包括对中学教师人性化、整体性、发展中的生命
1人的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在事故的致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有很大的比重,即使是来自物的方面的原因,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也隐藏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手术室中对局麻下行手术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在局麻下手术患者1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戴耳机听音乐,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