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x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化教学简单来说就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并非是新型的教学方法,但是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中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问题化教学法并未发挥出其最大的教学价值。对此,本文从问题化教学的含义与价值入手,并重点分析了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问题化教学;应用
   一、问题化教学概述
   (一)问题化教学的含义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问题化教学方法,并尝试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希望可以通过问题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将课堂教学带出强行灌输的困境。问题化教学又被我国教育界研究学者称之为“发现教学”、“探索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问题化教学具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索欲、问题意识等作用。但是,问题化教学并非是满堂的提问,需要注意问题的设计要符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现有学习情况为问题设计的出发点,可以借助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与本质,从问题的发现、探索与解决中让学生获得新知,实现学习能力的发展,这也是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应用的主要目的。
   (二)问题化教学的价值
   首先,问题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众所周知,在以往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记住更多的知识点,大多会采取知识点直接讲述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记住了化学知识,但是却不知化学知识从何而来,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而问题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以问题为驱动,引发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产生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树立积极的学习情感,可以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起到铺垫的作用。
   其次,將问题化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化学现象的展示转变为化学问题的探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已经储备的化学知识、生活经验进行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在问题的实践探索中学生会总结出符合自身学习特点的方法,并对所探索的问题印象更加深刻,不仅可以从问题中发现化学的本质,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情境创设是当前较为热门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更好的学习状态,并在入情入境中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那么,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创设问题情境,让一个好的问题提出不会显得突兀,并引领学生进入到特定的问题情境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如教师要讲解“酸碱中和”这一节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之前学过的酸性和碱性溶液都有哪些?思考如果我们将这些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融合在一起会怎样?既可以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过的内容,也可以作为本堂课的开始。也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发散思维,想一想酸性溶液遇到了碱性溶液有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带着好奇心,学生们会更有兴趣的进入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新知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们沉浸在新知识的拓展学习上,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学生们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很多的问题,学生有问题说明他们在动脑思考,说明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吸收了,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发问,并当堂解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学生在做酸碱中和的实验当中问道,为什么要加入酚酞呢,酚酞起到了什么作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酚酞本是作为一个指示剂,实验当中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都是无色无味的,为了体现中和反应的直观性,酚酞作为一个指示剂被加入到了碱性溶液当中,使碱性溶液发生了颜色上的变化,后续将酸性溶液加入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学生就会显而易见了,可以清楚地看到瓶中的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再由红色到无色的变化过程。在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的同时,其他没有提问的学生也许心里也有相同的疑问,提问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理论与实践并行
   化学这一门学科与其他课程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化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自己动手去摸索,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化学所产生的变化。因此,化学课程的教授就不能仅凭传统的讲授,而是要结合大量的可操作性实验完成。一节好的化学课,理论知识应该与实验相结合。如在水加热沸腾后的现象这一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水加热沸腾的事件,但是你是否细心观察了水加热沸腾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的操作与观察,给学生提供实验需要的烧杯、石棉网、温度计等工具,可以要求学习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个实验需要用到石棉网?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在旁给予指导,让学生点燃酒精灯,使酒精灯对着烧杯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水中的气泡多少是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水温达到98℃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通过化学实验的组织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真正触摸到了化学,带着问题进入到化学探究活动中,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会活学活用
   初中化学所涉及到的大部分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也就是说虽然化学只是学校的一门学科,可走出校园,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也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理解的化学问题,也许在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这些问题也迎刃而解。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不论是课堂中的例子,或者教师作为课前导入问的问题,都应该更贴近日常生活,学生们可以根据生活经验理解。即使在课下,学生也有兴趣回家去试一试课上所学的内容,不会觉得所学的知识离自己的生活太遥远甚至学无所用。例如:在学习“溶液”这一节课时,学生通过学习会明白溶质倒入溶剂形成溶液,日常我们可以接触到的就是像糖水,糖就是溶质,水就是溶液,糖在水里融化,就是我们所说的溶液。课堂上学到了这样的知识,学生回到家中可以更简单的明白溶液的定义,也可以举一反三,找到家中哪些属于溶液,溶液有哪些特质;还可以逆向思维,找到溶液,分析其中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谁。也可以自行变化溶剂的体积或者温度,比如,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溶质,观察谁溶解的速度更快,不仅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在课外也让学生获得了额外的知识拓展。
   三、结束语
   问题化教学要让提出的问题贴近生活,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与课堂之势息息相关,更不能脱离了生活。化学课程本就是反应自然的一门学科。化学是体现生活的课程,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验,在问题中得到答案,在答案中思考问题,问题化教学为学生带来的会比预想的知识更丰富。
   【参考文献】
   [1]周霞.探究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20(20):14-15.
   [2]张存录.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5):62-63.
   [3]杨金平.研究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4):50-51.
   [4]薛树青.探析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29):112-113.
   [5]义茹汗.初中化学课堂中的问题化教学探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1):26-27.
其他文献
民办高校学生微博用户群的激增,给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必要,而且必须。作为朋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确利用好
建立转底炉螺旋出料机几何模型,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温度场分析。考虑到空气、热传导、辐射热传导等边界条件,通过热-力场耦合,建立螺旋出料机热-力耦合分析模型,对
胡锦涛和胡耀邦都曾是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他们担任党中央总书记正好相距二十年。他们之间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非马是能诗善画的艺术家,他把诗与画结合成艺术的整体,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本文对非马的审美体验、诗的境界和爱的追求作了探索。
香港青少年电影呈现出残酷与浪漫的双重变奏。“残酷主题系”含有着大量对青春堕落现象的展示,但也不乏深刻的人文关怀;“浪漫主题系”以轻松温和的镜语笔调描绘了青春期情感的
“NP+V+(不)得/C”是指两类构式,一类为表可能的“NP+V不得”;一类为表状态的“NP+V得C”。受事成分在“V不得”、“V得C”这两类述补结构中前置,是受动词、得、补语的凝固化、补语形容
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风景秀丽,人文蔚盛,远古的火山活动形成了这里独特的地形地貌。俊彦贤达,相邀于此,圣迹贤踪遍布各地。这里的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十九世纪末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动物产品的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保供给和保环境协调发展成为当前畜牧生产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文中就当前平潭畜禽养
高要市认真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县域科学发
研究了具有参数不确定的区间二型模糊网络系统在遭受到拒绝服务攻击时的控制器设计问题。通过选取合适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综合应用自由权矩阵、凸组合、Jensen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