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体验的应用技术型高校二级网站改版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_j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网站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进行面向社会推广的媒介,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校外人士了解学校的窗口。具有清晰的网站界面设计、有序的功能内容组织、良好的用户体验的高校网站,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向社会各界展示高校办学特点,文化内涵,所以建立高品质的校园网站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技术型高校在我国数量庞大,但是大都服务于区域经济,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不高,学校校园网站建设陈旧,用户体验差,无法展示学校特色,迫切需要重新改版。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界面设计;功能设计;用户体验;二级网站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4-0037-02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断重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实现了办学规模上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15年,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已经超过1300所,在校生数量超过3000万,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都已经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各高职院校都具有独特的技能培养方向,有自己的特色专业,特色性强,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同时具有区域性强的特点,在社会大众中的知名度却不高,这对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造成了一定困难,数字化时代,校园网站是社会各界了解学校的第一个窗口,所以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用户体验良好的校园网站,让社会各界都能在浏览学校网站时,方便快捷的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了解学校办学特色。
  1 用户体验概述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X/UE)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唐纳德·诺曼提出的概念,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的纯主观感受,涉及通过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用户的理性价值和感性体验[1]。用户体验设计是一个范围很广的跨学科交叉概念,涉及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人体工程学、美学等多个领域[2]。
  IS0 9241-210标准将用户体验定义为“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通俗来讲就是“这个东西好不好用,用起来方不方便”。因此,用户体验是主观的,且其注重实际应用时的产生的效果。
  ISO定义的补充说明有着如下解释:用户体验,即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或系统之前、使用期间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感、信仰、喜好、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等各个方面。该说明还列出三个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系统、用户和使用环境。
  网站是一种提供特定服务的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对于网站比其他任何产品更为重要,因为网站是一个没有说明书庞大的信息系统。现在用户体验设计贯穿整个互联网产品开发流程一从品牌定位到用户研究,从内容需求到信息架构,从交互设计到视觉设计,设计师们需要模拟用户的使用环境、揣摩用户的使用心理,不断调整与完善产品的开发,力求为用户提供超出预期的完美体验[3]。
  在用户体验方面,Mahlke认为,用户在与网站交互过程中体验与感知的系统有用性、易用性等技术因素和享受性、视觉美感性、内容吸引性等非技术因素会对信息效果产生影响[4]。Garrett在研究中指出,用户在信息可用性、功能性、内容性等方面的体验会影响对网站的评价[5]。胡昌平等提出,用户体验是用户与信息服务互动的客观反映,它要求网站要以用户为中心进行组织设计和提供服务[6]。
  2 网站建设问题分析
  纵观国内应用技术型高校网站设计,大多存在如下问题:
  (1)界面设计上,色彩不协调,架构陈旧;
  (2)采用传统的上中下或者左中右结构,主要是以校内新闻报道信息呈现,各部门业务展示为主要内容,缺乏学校特色展示;
  (3)容架构上,用户获取信息跳数太多,学校网站面向的服务对象(上级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合作企业,未来的学生家长等)没有义务了解内部职能分工,自己从多个部门综合查找汇总信息,而应该以功能为模块为单位组织二级网站,用户在三跳之内获取到需要的信息,比如天津滨海新区“一个公章管审批”,浙江的“最多跑一趟”都秉承了这种“服务”理念;
  (4)网站维护上,以职能单位组织二级网站,而不是以用户功能需求为指导,各部门为了维护本部门的内部工作流程网页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还产生了安全隐患,工作流程内容放在互联网上泄露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得不偿失。
  3 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二级网站建设研究
  (1)色彩
  界面色彩是树立网站形象的关键之一,网页的整体色彩由背景色、图片颜色、文字颜色等各种形式原颜色搭配,共同构成了网页的整体色彩,共同展示了网页的主题和内涵,网页的界面设计由主色、辅助色、背景色构成,他们共同作用于整个网页形象,形成和谐统一的网页视觉印象。大多数的高校都采用了主色,辅色,背景色的搭配使用,相互映衬,其中蓝色为主色调的高校居多,也不乏很多高校使用了具有鲜明学校特征的校园色;比如北京大学的北大红,清华的清华紫,都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学校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网站设计应该跟学校文化相结合,展示学校的特色,具有学校特征的独特色彩搭配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架构
  版面布局结构是界面艺术设计的基础框架,好的结构可以方便用户快速地获取信息,体现网站的特色,目前高校网站大多采用五种版式布局结构:上下(左右)T字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POP布局结构。
  上中下的结构是应用最多的一种布局结构,大多数综合类高校学科多,信息量复杂,都采用了这种结构,比如北大,清华,人大,天大,复旦等,POP布局结构相对其他版式结构新颖,人大,浙大采用了这种结构,版面布局像是一张宣传海报;应用技术型高校信息量没有综合性高校多,但是具有更加丰富多彩办学特色,非常适宜采用POP结構,版式清晰,又能突出学校特征。   (3)导航栏设置
  导航栏体现网站的思考和构建方法,设计时同时考虑功能性和效率性,所以导航栏设计要合理,栏目设置要有归纳性:
  大多数高校的一级导航栏内容过多,信息重复,建议将导航栏重新整合,将具有学校特色的主要支柱板块,保留在一级导航栏中,并做单独的门户链接(二级网站),其他像信息公开类非用户关心的栏目删除,并将其他一级导航栏进行重新排列,新的一级导航栏保留项目:学校概况、师资队伍、院系机构、科技服务、合作交流、招生就业、人才招聘、校园文化。
  (4)二级网站设立标准
  二级网站的设立不是以各个职能部门划分,应该将各二级网站进行重新进行分类,将具有同一类似功能的网站进行整合,在名称上不再是各个职能部门名称,而应该是浏览用户呈现的功能名称,比如招生就业网、合作交流网,不应该是教务处或者统战部,宣传部等。
  同理,外部用户需要采集的信息,是功能性,获取信息不能多于3跳,否则功能性信息要一次收集全,需要在各个二级网站分别获取,因此网站设计不应该按照学校部门设置,建议按照功能属性将二级网站重新归类,形成获取信息的“指路标”,其指向可以是二级网站,也可以是网站内的网页,二者互补。
  (5)增加用户权限管理
  建议将二级网站按照关联性进行分类,学生,教职工,校友,都可以从不同入口访问学校网站,针对自己所关心的内容进行快速浏览。
  (6)增加其他语言版本
  大部分高校网站都做了英文网站版本,建议增加具有自己特色的外语版本、如日语、德语、西班牙语等,体现学校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同时为国外留学生了解学校提供语言支撑。
  4 小结
  本文对高校二级网站的建设方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网站再建设提出改版建议,用户体验是一种追求舒服、简洁、易用的美学的思维,同时又是一种互联网的展现形式,尽管每个用户的感受是不同的,但是大多数用户的体验是可以刻画的,我们需要不断提升改进,只要遵循以用户的设计理念,对高校的网站设计,网页设计,体系架构,形象风格进行不断的提升和改造,相信一定可以设计出适合学校定位,发展的良好的网站,为学校师生、社会各界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江,黄晟青,蔡骏.互联网购物网站用户体验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2,33(8):68-71.
  [2]李志义,义梅练.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站优化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13,31(11):150-154.
  [3]单筱秋.浅议人机交互界面研发中的用户体验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6):181183.
  [4] Mahlke S.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xperience of website usage[Cl.//CHI-02 Extented Abstracts.New York: ACM Press.2002:846-847.
  [5] Garrett J J.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 user centered de-sign for the web[Ml.Berkeley: New Riders Publishing, 2003:13-20.
  [6]胡昌平,邓胜利.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站信息构建要素与模型分析[J].情报科学,2006,24(3):321-325.
  【通联编辑:光文玲】
  收稿日期:2019-08-17
  作者简介:王小妮(1983-),女,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信息化;高喆(1974-),男,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技术信息化。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油田规划建设存在突出的信息收集能力差、地质勘察缺乏时效性等问题,若想解决上述问题,油田企业就需要转变建设思维,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进行高效数字化油田建设。基于此,本文以油田信息化为要点,对油田信息化规划关键点与实践路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为信息技术在油田信息化规划建设中实际价值的充分发挥提供一定启迪。  关键词:油田;信息化;数字油田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无线网络的建设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线网络容易遭到外部黑客的攻击,通过对客户端的嗅探,检测到个人敏感信息。该文介绍了个人信息概念,wifi覆盖的必要性,对其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提出保护个人信息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无线网络;wifi;个人信息;安全;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4-0035-02  随着网络技术
摘要: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编程教育成为关注的热点,并且呈现少儿化、低龄化的趋势。针对如何更好地组织实施少儿编程教育,阐述了少儿编程教育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适合用于少儿编程的Scratch软件的特点,制定了编程教育的总体思路和教学策略,并以此设计了符合少儿认知特点的教学案例,有效提高了少儿的编程素养,对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开展以少儿编程为抓手的STEAM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摘要:随着WLAN技术的日益完善和普及,无线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为了保证无线终端在接入园区网络的通信过程中不能中断,就必须采用无线漫游方案,以达到随时随地无缝接入WLAN的需要。  关键词:WLAN;无线漫游;AP;AC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4-0031-02  1 概述  在无线局域网中,由于每个AP
摘要:伴随我国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愈发增多,高职院校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也为提升学生技能的主要载体。所以,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应用微课,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且这种方式还会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使计算机课堂氛围尤为活跃。可见,务必需注重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微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微课;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计算思维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创新能力、利用计算机去处理实际应用问题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引出了计算思维的概念,接着分析了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最后阐述了计算机公共课与计算思维的关系。  关键词:计算思维;高校;计算机公共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1-0124-01  1计算思维的概念  周以真教授在200
摘要:在无线网络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中,基于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对无线网络进行配置,该文通过案例教学,详细介绍了由无线路由器、无线接入点、无线网卡所构成的无线网络仿真过程。通过Packet Tracer仿真实验,加深了对无线网络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无线网络的组建、使用和管理技能。[1]  关键词:无线网络;实验教学;Packet Tracer;AP  中图分类号:TP393
近年来,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广泛应用于军事、环境监测、农业、工业控制等领域。IEEE 802.15.4标准由于其低速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也在逐渐升级和功能完善中,运用于不同临床医疗领域并满足电子病历信息的互联整合。本文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医院医疗系新系统的隐私保护现状,并分析HIS PAC模型在医院医疗信息系统隐私保护中的主要作用,根据现状提出对于医疗信息隐私保护的建议,为促进我国医院医疗信息系统的深入探索,及信息隐私保护功能所需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医院医疗信息系统;隐私保护;数据
摘要: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产物将我们的生活带入另一个全新的领域“微时代”,如当下热门的有微信、微视频、微博等。“新课改”明确地提出,教育教学也要跟上现代化步伐,强调要把握好信息技术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优点。目前存在的状况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针对此类问题,发挥微信中微信公众号的优势,探讨微信与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方式,称之为“微”课。“微”课具有优秀的教学资源、信息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