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一棵树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83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是一棵站在岁月里的树,经风历雨,沐雪披霜,始终保持一个不变的姿势,那就是把阴凉洒向大地。
  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去看老屋门前的那棵树。老屋门前有很多树,柳树、榆树、槐树、枣树,还有水曲柳。有人问我:“树有什么好看的?到处都是。”我笑,说:“不一样的,那棵树是母亲带着我们亲手栽下的。”
  是的,那棵叫“水曲柳”的树,是当年母亲和我们一起亲手栽下的,对于我们来说有特殊的感情和意义。尽管老屋早已换了主人,可是那棵树依旧挺拔地站在那儿,像母亲一样,坚强地活着。
  我打量着那棵水曲柳,小枝粗壮,主干挺拔高大,经风历雨之后更加茁壮。树是有灵性的,三十多年的树龄,对于一棵树来讲还不算太老,尚属年轻。可是人就不一样了,几十年的光阴,会让一个人变得垂垂老矣。
  小时候,我们几个熊孩子喜欢时时刻刻都跟着母亲。母亲干活时,我们也跟着干活,尽管那时还小,干不了什么,可是喜欢围在母亲身边的那种感觉,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
  夏天母亲在树下纳凉做针线,我们便在树下玩耍疯跑。去菜园里揪尚未长大的黄瓜和茄子,被母亲呵斥之后,落荒而逃。或者掐一朵花,偷偷地绑在小猫咪的尾巴上,然后躲在一边,幸灾乐祸地看着小猫咪满地转圈,想咬自己的尾巴却咬不到。
  晚上睡觉时喜欢围在母亲身边,纠缠母亲给我们讲故事。那时候能读的书特别少,所以口头文学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传播途径。每天晚上听母亲给我们讲故事、猜谜语,是一项非常重大的事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如果错过了会懊恼半天。那时候经常停电,哪怕点一盏煤油灯也要继续。
  小时候,我常常闯祸,今天踢球把人家的玻璃打了,明天骑自行车把自己摔成个乌眼青,后天跑到村西的大水库里游泳,差一点把自己淹死。那时候,常常趁中午母亲睡觉之际,一个人偷偷地跑去村西的水库游泳。并不会游泳的我,一样从这头游到那头,完全是在玩命。有一次母亲在水库边上找到我,发了很大的脾气,大声嚷嚷:“不想活了是不是?赶紧回家!”我跟在母亲身后扮鬼脸,回到家里受到了最严重的处罚:写检讨、打屁股、面壁自醒、饿饭。用母亲的话说,是要我长记性。
  我记得那时候邻村有一个女子,长得挺好看的,年纪轻轻的就离了婚。她常来找母亲哭诉生活的艰辛和不幸。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小孩子,缺衣少食,一时盯不住,不是这个惹了祸,就是那个跑丢了。
  有一年,她最小的孩子出了车祸,她像疯了一般,到处找人借钱,眼泪流个不停,日夜在医院里侍候。幸好不是很严重,那个孩子被抢救过来了,可是她却从此留下一个后遗症,一看见车就害怕、发抖。
  每一个母亲都是一棵树,我们都是栖息在这棵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所有的痛苦与欢乐都对着树诉说。也许这棵树不是很高大,也许不是很强壮,但却在岁月里站成风景,演绎出生命的华章,用树荫无私地庇护着自己的孩子,营造出一片清凉宁静的天地。
  [怦然心动]
  每一个母亲都是一棵树,她们的爱不会轻易挪动。只要有母亲在的地方,每一寸光阴都写满爱的故事,都留存着温暖的记忆。回忆母亲,每一幕都温情脉脉:我们围在母亲身旁尽情地撒欢嬉闹,我们偎在母亲的怀里听她讲那些过去的故事,我们站在母亲的影子里接受“爱恨交加”的惩罚……每一个母亲都是一棵树,她们将爱注满了每一个枝叶,生命的四季盛满了我们的喜怒哀乐。温暖而執著的母爱是人生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始终温柔地呵护我们成长,守护我们光明的未来。
  【文题延伸】温暖的回忆;母爱伴我成长;最美的风景……(小引)
其他文献
6岁的Dom非常喜欢绘画,他甚至有自己的图片社交网站Instagram的账号,他会在自己的主页上分享他的得意作品。但是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头,因为每次当他完成自己的“大师级”作品后,他的父亲会将Dom的作品用各种电子软件进行神还原,变成现实中的样子,当然还少不了父亲自带的幽默细胞。从狮子、狐猴、眼镜蛇到船只、自行车和奇怪的恐龙机器人应有尽有。
“我会呼吸得像青草一样,把轻轻的往事告诉春天。”说到春天,我的心里便如顾城的诗句一样渲染开一抹清透的绿。有青绿色的小溪淌过,有青草轻轻诉说。  无意问翻开家里的老相册,有灰尘覆着,照片上的颜色总是有些淡黄,但每一抹色彩却也因为时间的沉淀而有了别样的韵味。  照片上,一个女孩身穿淡绿色连衣裙在树林里走着。虽有些刻意,动作老土,但脸上的青涩,让她多了几分可爱。我认出了她——妈妈。我怎么也想不到,她竟也
每逢读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时,我总会想起母亲织的毛衣。  在我的印象中,我总能看到母亲独自坐在床头,双手握着长长的毛衣针,眼睛一刻不离飞快穿梭着的针线。昏黄的灯光给母亲镀上了一层金边,像极了下凡的仙女,手中织着的毛衣仿佛变成了来自天界的霓裳羽衣。我喜欢坐在母亲旁边,看着来回穿梭的针将一团平凡的毛线编织成独一无二的毛衣。看着母亲专注而忙碌的样子,我的心里无比踏实。  母亲织的毛衣,仿佛能抵御
基本信息  书名:《创业者》  副标题:不一样的孙陶然  作者:邓蕾  ISBN:9-787-2201-1523-3  装订:平装  语种:简体中文  定价:60.00元  页数:400页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  2015年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毕业典礼上,孙陶然在演讲中谈到:“人生中两件事情特别重要,一件事是想清楚,一件事是坚持住。”所谓想清楚,就是你要想过一种怎样
古人杯中酿,盛着风花雪月、兴盛衰败。诗仙李白饮酒,“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李清照“沉醉不知归路”,少女心事一览无遗。推杯换盏间,历史绵长飘香,生生不息。  酒与吾家,也结着缘。祖父极喜喝酒,他会一手持杯,先微启唇抿一小口,放在嘴中回味片刻,眼眸微闭,皱纹像水波晕开,古铜色的皮肤上漾着绵长留香,似天外仙人,逍遥快活;又抑或一口仰头闷下,随即长长吐出一口
摘 要:失地农民法律保障问题的产生是任何一个国家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迈进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中社会公正基本规则要求对失地农民问题进行新的诠释。针对失地农民构建确保社会公正的土地利益分享法律机制、劳动就业利益分享法律机制、劳动利益保护法律机制、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农村土地的市场化补偿机制是当下失地农民问题的初步解决之道。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公正;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法;社会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
“最”珍贵:改写乒乓球传入史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但却不是土生土长的国粹。对于乒乓球传入中国的历史,体育界和学术界辗转引用、几成定论的一个版本是——1904年,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平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  然而一张珍贵的明信片改写了乒乓球传人中国的历史,一位欧洲人1902年1月22日从中国天津写回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自德国设立在天津的邮政机构挂号寄出,日戳清晰可见,用法语书写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内部藏品展示区,或许是世界上最酷、最低调的博物馆。对有幸入内的参观者而言,馆内的一切俨然20世纪下半叶谍战史的缩影。  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兰利的中央情报局总部,乔治·布什情报中心迷宫般走廊的深处,隐藏着一座常人看不到的超酷博物馆。通称“CIA博物馆”的它由五个展区组成,里面陈列着该著名间谍机构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各种战利品,俨然一部浓缩的二战与冷战间谍史。  博物馆平日大门紧闭,只对内部
迟来的道歉  1975年,一个小偷偷走英国利物浦沃尔沃斯超市的两块巧克力,45年后,该超市所在的贝利维尔购物中心收到了一封匿名道歉信,还附上了5英镑。道歉信是手写的,信中写道:“1975年的时候,我从贝利维尔购物中心的沃尔沃斯超市偷走了两块巧克力,当时我还是个小孩子,我向你们真诚地道歉,这5英镑是我欠你们的。”利物浦沃尔沃斯超市目前已不再营业,但购物中心将把这5英镑捐给当地儿童福利院。购物中心负责
我的生活像一直被一场连绵的雨笼罩着,这就是为什么我要用文字这把伞罩住自己的原因。或许雨天并不总是阴冷的,但我已习惯将文字作为心灵的依托放在身边。如果我想看见躲在雨幕后的太阳的光晕,我也必然与文字一同向远方望去。当我撑着这把伞时,像是作为独立个体孤独地行走着,但其实我在透过文字欣赏身边流动的风景。我在其中穿行、触碰它们,尝试着体会它们的情感,写作让我更爱生活。  行云车流,在傍晚一同登场。雨天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