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x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旅游政策与法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同时,本课程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基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本课程近年来对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取等都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本课程本着职业教育为职业岗位服务的理念,力图提高学生的知法、懂法、依法从业的能力。本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旅游政策与法规》 课程教学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
  
  1 金职院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基本情况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金职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专业必修课程。而金职院旅游管理专业主要为旅行社培养导游服务、基层管理人才。同时,本课程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本课程中涵盖的法律规范既是旅行社、饭店、旅游景区等旅游单位经营管理的依据,也是导游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更是旅游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尺度。只有认真领会和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的相关规则,才能正确、合法、高效地从事相应的旅游管理和经营行为。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到主要支撑或者明显的促进作用。本课程以《思政概论》、《思政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一方面两门课中邓小平理论和法律基础知识的内容,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另一方面,法律基础知识是旅游业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的基础。本课程还为《旅行社管理实务》等课程打下基础。因此,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旅游政策与法规,是导游工作的指针,某种程度而言是一种执业指导。导游岗位以及旅行社管理岗位需要掌握必要的旅游政策与法律法规知识,以提高知法、懂法、依法从业的能力。
  2金职院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现状
  金职院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经过了不断地完善,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学督导、学生民主评教优良,教学效果优良。在历年的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中,该门课的通过率也一直处于前列。总体而言,以往的教学实践,主要在这几个方面动了些脑筋,并付诸行动。
  2.1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学时
  金职院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自2007级2008年开始,进行了教学改革,从以往的约34学时,一个学期开课,改为在每届学生的第2、3学期开课,学时由34增至94。换言之,在学生入学后的第2学期,开设《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周学时为2,学期课时为34;第3学期,周学时为4,学期课时为60。这样,就面临在两个学期,尤其导游资格考试前后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学时的问题。
  笔者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五大模块,其中模块一为旅游行业法律法规知识,集中于前一学期中讲授,占用学时为34。另外的四个模块都在第二学期中完成,模块二与旅游经营与管理相关的部门法,占用学时为12课时。模块三与旅游行业发展有关的国家大政方针,于后一学期中讲授,花费时间为4课时。这些都在11月中旬的全国导游资格笔试考试之前完成教学,期间安排若干课时的模拟测试、复习答疑等教学内容。本课程亦是旅行社方向学生全国导游证必考的课程之一,导游证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而导游证考试的难度较大,因此在上课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应试的需要。而在学生结束笔试考试之后,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拓展和知识应用上。在这个阶段,本人开始模块四拓展知识模块的教学,主要以讲解出境领队政策与法规为主,为学生将来考取出境领队资格证书打下基础。此外,通过对旅行社、导游、饭店、景区等典型的法律法规的案例教学,以实践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亦即模块五知识应用模块。考证后,这两个模块的教学,大约占用30课时的时间。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和学时分配,既能帮助学生顺利地应对的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本门课的笔试,也能使学生较有效地掌握所学法律知识。
  2.2上好绪论课
  近几年,笔者在上《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时,非常注重绪论课的效果和质量。做为《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的第一堂课,笔者解决了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三个问题。
  在"为何学"这个问题上,首先笔者会设计课堂提问讨论的环节,让学生们来谈谈他们对这门课的基本认识。然后,通过介绍我国及浙江省旅游业发展情况,让学生们对旅游业的最新现状有个大致的了解。再着重介绍法律在旅游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尤其针对旅行社的业务活动,介绍旅行社所涉及的法律。深入浅出地讲解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旅游业,方方面面都涉及到法律,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必须、够用的法律知识、能力和素质。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本课程的自觉性。其次,笔者向学生介绍该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地位。再者,笔者还重点介绍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笔试的基本情况,包括笔者会在制作PPT时会放几张图片,包括导游资格证、导游证、学姐学长的导游带团照片,以加强他们对导游工作的认识和向往。最后,使学生理解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的意义,包括增强法律意识,完善知识结构等,尤其做为中国公民、自然人和消费者,应掌握的法律知识,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很多的益处。学生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在"学什么"这个问题上,笔者会用PPT将《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的内容安排和学时分配,使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并且将本课程的考核方案,在第一堂课中就告诉学生,使他们明白笔者对他们学习的要求。 在"怎么学"这个问题上,笔者将考证前后的教与学的方法都做了简洁的介绍。
  总之,在交代好这三个问题之后,学生们普遍都觉得对这门课的重要性、意义、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都有了提纲挈领似的把握。
  2.3较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
  由于《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的多数内容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理论性,造成学生难学、难理解、难掌握。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合理地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是最可行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优选典型的案例。案例可以是来自于书报、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等文字性的资料。其中,《旅游法规案例精选与解析》是一本不错的旅游法规案例库,因为案例按照专题分门别类,涵盖了旅游合同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人员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游交通管理、旅游安全与保险管理、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案例。但是,由于《旅行社条例》等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更新,运用这本书中的案例,需要对一些案例进行一些改编后再利用。另外,《旅游饭店纠纷实务解析》中的旅游饭店法规案例资料翔实,亦是一本很好的教学参考书。本课程的案例,也可是精选网络上的一些视频资料,比如中央台的相关新闻或一些省市地方台的新闻报道、法律栏目的案例等。这样的多媒体资料,能够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
  3金职院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3.1多方合作,加强师资力量
  由于笔者是旅游管理出身,还有必要通过自学、进修、培训等多种途径获得法律专业知识。学院也可以邀请金华市质监所的同志以及企业的专家来院讲座,甚至承担部分教学内容。
  另外,学校开设的思政课中包含了宪法、民法和合同法的内容,笔者已与该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和协调,发挥我们各自的优势进行教学。接下来,这种合作还应更深入,比如请思政老师结合旅游行业背景,选择案例,又如一起备课。
  3.2尝试基于导游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
  本课程本着职业教育为职业岗位服务的理念,对旅游管理类职业岗位对人才的法学知识、能力、素质需求的调研,并邀请行业专家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认真研究本课程的定位、目标及教学内容设计,精心设计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要求。本课程基于导游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导游带团工作的主要内容为主线。
  从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导游证的颁发说开去,涉及导游职业规范、旅行社的经营管理、导游带团入住酒店涉及的星级标准认知、火灾预防、治安事件防范和处理、导游对游客进行旅游资源保护教育,以及发展旅游安全事故如何处理等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分别设计了教学项目,以培养学生对旅行社设立、经营合法性的判断能力;培养的对导游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认知能力;导游人员违反义务适用相关处罚的运用能力;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赔偿和理赔标准运用能力;导游人员对旅游饭店及其星级的认知能力、导游人员对旅游饭店的治安管理规定的执行能力、导游人员对游客进行旅游饭店的消防管理的教育能力;导游人员对文物、风景名胜区等级的认知能力,导游人员对游客进行文物、风景名胜区保护意识的教育能力;导游人员分析旅游安全事故等级及处理旅游事故的能力。
  但是,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基于工作过程可以基本完成对教材尤其考证教材中多数知识点的运用,但是还是有一些无法纳入其中,比如邓小平理论的内容。这可以通过设计案例,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对导游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认知等任务中。比如,设计一个案例,关于接待一个新加坡团队,游客问起"一国两制"是怎么回事,那么导游就可以给他们简要地介绍"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又如,设计一个情景案例,一个香港团队的游客问祖国内地的计划生育政策,那么课程可以因此将计划生育国策的内容串联进去。
  3.3优化教学方法
  一方面,本课程应进一步优化案例教学法。对于所选的精选案例,根据案例的情节,设计成一定的情景,一步步留有悬念,引发学生思考。而应避免用PPT一页一页地整版整版地将文字投影,将之让学生情境中,去发现、思考、分析问题,以及试着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工作情境,拓展视野,也能够切实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案例讨论中,提高注意力,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的意识。
  另一方面,本课程的教学中还应增加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不局限于只是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是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教学法以及模拟法庭教学法等多种形式。
  4结论
  本文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政策与法规》的课程教学为例,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由于学生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需要,该课程不可能脱离应试,但该课程的教学应基于考试又高于考试。最终达到,该课程为夯实学生的专业思想、树立职业道德、形成执业规范打下基础。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联系行业背景,向旅游业界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借力借脑,继续运用好案例教学法,再增加其他可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到位地理解旅游政策与法规知识,并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知法、懂法、依法从业的能力。
  作者简介:杜丽卿(1979-),女,浙江金华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政策法规、旅行社经营管理。
其他文献
氧—乙炔焰表面淬火是一种传统的淬火工艺。本文中,作者提供了一些新的数据,包括钢在表面加热时的温度测量以及氧和乙炔气混合燃烧时中性焰的混合比,可供参考。 Oxygen -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