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当代美术发展现状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wode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造型的理解探讨中国画人物造型方式的演变,再从朱兴华教授写生人物画和创作人物画两方面探讨朱老师作品对古代人物画的继承和发展,展现出河北省人物画造型的现状。
  【关键词】:人物画造型;创作;写生
  “造型”
  “造型”是现代意义上对视觉艺术形象的塑造。18 世纪德国美术史家莱辛将“美的艺术”改称为“造型艺术”,为美术史的写作奠定了类型学的基础,此后绘画形象的形成便以造型来称呼。
  中国人物画的造型
  中国古代的文献、画论涉及对物象的刻画,多用“形”来称呼,是物象的自然外貌之意。日常美术造型多是“造型”与“造形”通用。但“造型”在中西古典艺术中具有不同的内涵,西方多指对物象的塑造,带有还原物象的强烈追求;中国更强调主观对物象的取舍。在中国古典人物画中为生动表现物象的内在精神和主体的审美需求,利用各种表现手法创造出的审美形象及呈现的作品面貌。造型作为人物画的核心之一,历来的画家和理论家都有对人物画造型方面的探讨,特别是古代画论中有大量涉及人物画造型的论述,如顾恺之、谢赫、张彦远等等。二十世纪以来亦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如陈师曾《中国人物画之变迁》、方增先《中国人物画的造型问题》等,引领着中国人物画造型研究的不断深入。河北美术的发展从历史上、艺术形式上、艺术内容上都丰富多彩,同时也呈现着一定的北方特色,如白云乡老师太行山,又如河北梆子的戏曲人物为题材的绘画等。朱兴华老师的作品同样具有这些特色,本文主要是从人物造型分析,展现河北人物画发展的当下造型特点和方向。
  河北当代人物画造型
  目前河北省的人物画作品多以写生为主,并采取中西结合的办法,其中就有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在保留中国人物画自我性的前提下,更好的吸收外来艺术营养,仍然是当今中国人物画画家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朱兴华的人物造型作为研究对象,从中了解他的造型观念,这些造型观念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人物画造型的理解,同时又给当代人物画创作带来启示和思考。河北当代的美术教育中关于人物造型途径的学习主要是从西方绘画的人物造型艺术素描开始,采取的是西学东用的办法,这也是从徐悲鸿开始的一种教学模式,基本延续至今,曾很长一段时间和现在有很多人用西方的人物结构为渲染目的,很大部分失去了中国画审美意义上的美感。其事实是中国画的人物造型自古就有其独特的方法和思维模式,独特的造型模式,朱兴华老师的人物画创作作品中充分的体现了出来,但是在其写生的人物画中又展现着一些素描人物的特点,如比例结构的真实把握,虽然朱老师写生作品也同时具备中国人物画的绘画因素,线描的绘画语言,但中西造型方法的结合并没有造成水粉人物画、油画肖像的效果,而是具有强烈的中国人物画的特点和风格,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河北省的人物造型的造型途径已经是完全的西式办法,而非中式造型办法了。因此朱老师的创作作品中的人物画造型延展着最传统的中国式的造型办法,而写生作品又采用着西式造型手段和中式表现方法,这正是我们今天国画发展的人物造型的方向。这两种造型的相互结合和使用,体现出中国不仅画种独特,人物造型也有其独特之处,虽然完全的不受西方人物造型艺术方式影响的传统的人物造型方式的学习已不复存在,但是朱老师的两种造型方式应该在教学中加以体现,引导绘画爱好者具备中国绘画造型方法的了解,和独特中国式风格的绘画的传承。这不仅有利于保持中国画独特的审美取向的传播,而且这种审美更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国人的滋养。本人曾认为,西方绘画造型方法很科学并有迹可循,以素描为基础,中国画以物象特点和主观感受以及社会道德等为造型准则,是完全不同的审美取向,不可替代,在进行多年实践后,充分认识到朱老师二者结合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虽然过于写实则缺少了国画的意味,但素描作为绘画基础造型的学习目前是无法替代的,唯有接受的同时充分展现国画的表现手段才可不断取得进步,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探讨中国画原本的造型方法,进行研究、实践。中国所独特的“画样”、“画决”作为意象表达的训练手段才可以在对此有兴趣的国画爱好者中生根发芽。中西合壁和适应现代人们已经增长的审美认知,毕竟是一种时代要求。
  朱兴华老师作为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其作品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具有反映河北人物画造型特点的特点。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写生人物画造型
  朱兴华的写生人物画,一、从技法上,人物结构造型多采用西方绘画写实方法,如:人体比例的准确把握、凹凸渲染等明暗关系、以及透视关系。但表现手段依然沿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段线条造型,这所说的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是完全不同于速写的用线,关于线的差别我们可以从图中一目了然,但中国绘画的用线不仅有“白描”独自成画的完美性,而且还具有与书法同工的特点,朱兴华老师的写实人物画采用了他创作作品所用的类似铁线描的线条,众多衣纹无一根虚、弱和无来由的线存在。二、从画面效果上,由于使用西方绘画准确性的造型观,人物比例准确,透视严禁,又因为使用了中国的“白描”手段,所以极具中国画的味道。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图中比较出并能深刻的感受到。因此无论采取什么造型方法,朱老师的画全然属于继承传统和发展传统的一脉。
  创作人物画造型
  朱兴华老师创作作品人物画,一、技法上,在保留传统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以线为造型手段的前提下,将西方绘画的写实性化用到人物的造型中,从而使人物画造型的写实性推向一个新层次。人物造型园中见方,线条流畅的造型酣畅淋漓,疏密有秩,一气呵成,呈现出新的画貌和审美趣味,取得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朱兴华经过长期在宣纸上进行极工细的白描勾勒训练,练就了扎实的线条基本功,很好的掌握了笔法要领,行笔的气质和功力得到了提升,同时造型能力极大的培养起来,对人物刻画更加胸有成竹,运笔自如。这得益于他常年不间断的勤奋刻苦,他画了一批优秀的白描稿和小品画,有些自己珍藏,我和同学一日得见,赞叹不已。人物造型的特点是采用变形手法,早期能看到陈洪绶、任伯年的印记,中期之后有了更多的独创性特点。创作作品继承了传统绘画的特点,创作作品中的造型人物几乎完全不采用西方透视原理,不使用西方的人体结构和比例方法,而是主要以人体构成的团块构成人体,比例依照画面所需设置,如古代人物的宽袍大袖来形成画面的构成,最具特点的当属面部变形处理,亦巧妙、亦可爱、亦或深沉冥思状,脑门和下巴前凸巧妙,鼻子尖巧,这两方面俊俏的变形夸张展现出一种书生的气息。二、效果上,画面没有西方的透视,追求平面,但衣纹的组合有充分展现出了浑圆的立体效果,这主要是借助来龙去脉的线的穿插形成线的前后关系而产生的效果。中国绘画强调人物造型的整体性,局部偶可能失去固有的形态,却用动态的韵律来统一进去,意到为止,不在意客观上是否非常准确,中国画有很强的意味感,在阴柔中极具表现性,是内敛的艺术。
  总之,亟待将来在中西结合的造型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更多地把中国传统的造型方法引入教学,使河北产生更多继承传统造型方法的美术工作者并创作出优秀的传统又有现代感的国画艺术。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认为中国画讲究“意境”,具有“意境美”。指出“意境”的概念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和意境反射出来在古人作画的一种美,这种美不仅仅是画面的美还是心境之美。  【关键词】:意境论;中国画;启示  引 言  宗白华曾经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说过“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形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应;化实境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
期刊
【摘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不仅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而且还具备这相当大的设计资源,就在我们国家一步步发展的过程中,从古至今形成了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传统文化,然而在它的的背后我们需要依靠广告宣传媒体来使传统文化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志设计。但是在我们人类从野蛮进化为文明的过程中,提炼出了很多的元素,从元素到图案,图案再由我们的智慧转化为标志,从而在整体上体现出其他所不可代替的。  标志设计再
期刊
【摘要】:象似性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理论。象似性作为语言的一大特征,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湖南花鼓戏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对花鼓戏的研究大都是从音律学,音韵学,方言学等研究领域展开的,且仅限于音乐、唱功的研究,涉及唱词本身的研究可谓是凤毛麟角。本文尝试运用象似性理论对湖南花鼓戏中名剧《补锅》的唱词进行研究,以期为花鼓戏唱词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丰富认知语
期刊
【摘要】:《论语·先进》“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一章一直被解释为颜路请孔子卖掉车子来换椁,历史上对此也有过质疑,但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关注。关于颜路请车应为颜路请求借孔子的车子来替颜渊送葬并以车代椁。  【关键词】:颜渊之死;颜路请车;卖车换椁;以车代椁  《论语·先进》第十一章云:“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
期刊
【摘要】:为了保持我们中国视觉设计的个性,就需要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和现代视觉元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使得我国的VI设计具有自己的特点。为此对其进行了研究,在赣州印象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并在赣州进行实地考察。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VI设计中的应用。笔者进行的工作主要就是针对赣州印象来进行了城市VI的设计,通过实践以后,就能够将传统文化更好地应用于城市VI的设计过程中。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地区,生活着热情好客的朝鲜族人民。自古以来,朝鲜族都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与朝鲜族民间舞蹈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想要深入学习朝鲜族民间舞蹈,就需要了解朝鲜族的历史渊源及其民族舞蹈的形成与风格特征。  【关键词】:朝鲜族民间舞蹈;历史渊源;风格特点;表演形式  一、朝鲜民族概述  中国朝鲜族居住在我国的东北地区,自明、清时代开
期刊
1.演奏中的呼吸状态  什么才算是钢琴演奏中的呼吸状态,首先,人们的情绪变化,会使得血液的流速,脉搏,血压,以及呼吸的频率发生变化。所以人们在悲伤,快乐,激动时的呼吸频率是各不相同的。情绪愉悦时呼吸平缓,情绪悲伤时呼吸沉重,而情绪激动时呼吸急促。因此,呼吸这一被常人看作是极其普通的生理运动,事实上也是有种类划分的。(1).呼吸是由‘呼’和‘吸’两个不同的运动组成。(2).由于情绪的不同,呼吸的频率
期刊
【摘要】:龙应台是台湾著名的杂文家,1985年出版的《野火集》风靡一时,在台湾乃至大陆文艺界挂起了一股“龙卷风”。她的杂文犹如一把利刃将台湾社会的各种病毒挑出,她的思想冷峻犀利,将知识分子客观冷静的批判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鲁迅杂文;批判精神;理性;反思;家国情怀  一、鲁迅遗风:直面丑陋现实的批判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杂文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成为针砭时弊的极佳武器。作为一种文体
期刊
【摘要】:元代青花在纹样装饰风貌呈现出来两种特征,分别为主题明确的整体纹样和主体与辅助纹样组合装饰。在主体与辅助纹样组合装饰中其装饰纹样又呈现出三种特征,分别为纹样题材内容上丰富化、辅助纹样的多层化和体与辅助纹样的比例化呈现。元代青花瓷的装饰纹样十分具有时代性特征,纹样题材上的拓展丰富、呈现上的多层化和比例化都为我们今后的陶瓷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装饰纹样;丰富化;多层化;比例化 
期刊
【摘要】: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根植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形式丰富,区域鲜明化。民间美术是艺术之源,,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浓郁人情味,是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深刻反映了东方文明艺术的独特性。本文通过对民间美食中平面图案及造型材料工艺在服装配饰设计中的应用的研究分析,在传承和保护民间美术的基础上,又拓展了现代服装配饰设计的新思路。  【关键词】:民间美术;服装配饰;设计图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