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非遗传承的逻辑必然、实践困境与纾解策略r——以京族独弦琴为例

来源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dx0544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京族独弦琴艺术被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历史维度考察,独弦琴内蕴强化民族认同、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功能;从现实语境考量,独弦琴非遗驱动乡村振兴,保护与传承独弦琴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重要.由于渔猎农耕文化的逐步消解与城镇化进程的强烈冲击,京族独弦琴非遗传承面临主体困境、模式困境、载体困境、价值困境、发展困境等一系列生存危机.为此,要从传承主体突破,加强传承意识,完善保障机制;从传承模式突破,优化传承模式,进行多元化传承;从传承载体突破,保护传承载体,扩大宣传力度;从产业发展突破,塑造整体品牌,促进文化再生产;从文化认同突破,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培训,提升文化自觉.
其他文献
徐德明著述老舍传记共三部,即《老舍自传》《图本老舍传》《老舍自述:注疏本》.其研究和著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一是引论老舍对三十年代“自传热”的反应,以凸显《老舍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