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市场需求的林科特色材料专业人才培养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ke594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首先分析市场需求对林科特色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为林科特色材料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注重与产业、地域和学科交叉等相匹配,最后预测林科特色材料专业毕业生将在功能与结构生物质材料、胶黏剂与涂料和新兴复合材料等方面形成具有林科特色材料专业的新市场。
  关键词材料专业;市场需求;人才培养;农林生物质材料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27-0236-02
  AbstractIn this research,we analyzed the importance of market deman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in forestry materials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Then,we discussed that forestry materials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needed to focus on the matching with the industry,regional and cross disciplinary.Finally,we predicted that graduates in forestry materials major would form new market in the aspects of function and structure of biomass materials,adhesives & paints and new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so on.
  Key wordsMaterial major; Market demand; Talent cultivatio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biomass materials
  我国现已进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期,新的人力资源结构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转型提供支持,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便成为与各地区和各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高,林业院校有关专业的就业状况更加严峻。学生就业的专业性日渐减弱,严重影响招生情况和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1-3]。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林业院校的专业无法满足变化的市场需求。
  近年来,各涉林高校纷纷在各自的优势学科上设立新专业,材料专业是其中之一。农林院校材料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重特色”的指导思想,突出可再生资源材料的研究特点,强调生物基纤维复合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应用。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石,如何建设林科特色的材料专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4-8]。笔者着重分析了市场需求对林科特色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林科特色材料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注重的方面以及将来的就业特色。
  1面向市场需求对林科特色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经济的飞速发展必然会产生大量新兴行业,也自然需要足够数量的专业人才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人才培养单位随时掌握新兴行业的信息,不断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设立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专业。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发生着剧烈变动的今天,人才要求得生存,必须不断寻求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此高校的专业设置也必然要进行相应的变动[9-11]。行业和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才需求,要求人才培养单位坚持面向市场办学,要积极把握目前经济社会走势,主动适应人才需求,灵活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既要重视少数高、精、尖人才的培养,更要加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拓宽其理论功底和知识领域,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学校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特别是工程方面课程,并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主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学生的就业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因为各专业的就业率及其对口性可以明显地反映劳动力市场对各专业的人才需求程度,即大部分专业的社会需求能够在就业市场上得到明显反映。因此,林科特色材料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市场需要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才能在就业市场上具备竞争优势。
  2林科特色材料专业人才培养重点
  2.1注重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相一致
  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一方面,产业和行业结构决定着对不同专业人才需求量和吸收量的比例,因此,教育应设置相应的新专业并确定各专业在培养规模上的合理比例。专业设置是产业结构在教育上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教育就应以此为据来设置、调整专业,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教育的专业结构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人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是以人为主体进行的,而专业人才的培养则必须依靠专业教育。只有教育的专业结构与经济的产业结构相匹配,才会使教育结构和经济结构进入良性循环。林科特色材料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适应这种发展并增加相应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基础和工程技术方面知识,或在原专业基础上进行升级。
  2.2注重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相匹配
  当前,江苏省确定了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装备。江苏省的目标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要让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和支柱产业。目前,新兴产业销售收入从2010年的2.0万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3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24%提高到29.7%。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新兴产业领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前沿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人力资源结构配套完善,产业集约集聚效应逐步放大,竞争力不断增强。应该说,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林科特色材料专业需要加强面向区域发展的人才培养课程和评价体系调整,在原有专业基础上,通过材料专业建设,使人才培养逐渐顺应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   2.3注重人才培养与新兴学科相交叉
  交叉学科是在2个或2个以上不同学科的边缘交叉领域生成的新学科的统称。随着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社会的到来,“以学科为中心”的大学教育正面临严峻挑战。首先,专业划分过细导致知识过分“割裂”。知识在学科之间被分离和肢解,而现实日益变成多学科性、多维度、总体化和全球化的,这两者之间的不适应变得日益严重。强调专业的细分化,使得培养出的专门人才知识构成相对单一,缺乏从广阔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知识基础和创新能力。其次,专才教育模式容易忽视把教育对象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进行培养。林科特色材料专业要在坚持农林生物质材料天然、可再生和环保等特色的基础上,寻找与材料专业,特别是高分子材料相交叉的地方,如复合材料,特别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木塑复合材料,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材料专业。
  3毕业生就业方向分析
  3.1功能与结构生物质材料
  随着世界经济向生态化社会发展,木材工业面临资源紧缺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我国一方面木材紧缺,另一方面木材利用率低。1998年国家正式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使得天然大径级木材越来越少。在保护天然林的同时,也要兼顾人类生存与发展对木材及其制品的需求,因此,培育和使用人工速生林是最好的措施。近年来我国以利用速生材、小径级材、低质材以及农作物秸秆等制造的人造板产业的发展非常迅猛,特别是2000年以后,我国已成为世界人造板生产第一大国和世界家具与木地板制造中心。功能与结构生物质材料将成为下一个发展重点。人才培养应该顺应市场和行业发展安排材料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
  3.2胶黏剂与涂料
  胶黏剂与涂料一直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主干课程,环境保护和高性能产品化对木材胶黏剂与涂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低甲醛释放胶黏剂和水性涂料。深化和拓展胶黏剂与涂料工程方向将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和行业需求,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学生就业满意度。南京林业大学于2009年在木材科学与技术下设立胶黏剂与涂料工程专业方向,目前已招收4届学生。学生就业面广,就业范围宽,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基础,学风明显提高。
  3.3新兴复合材料
  从可再生的农林剩余物直接变为聚合物,缩短了化石基塑料从二氧化碳到石油再到聚合物的转化过程和时间,使地球上的碳能维持在平衡状态,充分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国内外农林生物质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作为一个新兴的材料产业,农林生物质材料与传统的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产业仍然存在规模和生产成本方面的差距。随着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持续紧张,生物质塑料等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材料行业新的发展方向。美国计划到2020 年化学基础产品中至少有10%来自农林生物质, 2050 年提高到50%。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制订战略目标。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2004 年9 月的研究报告指出,各国政府应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林生物质高附加值化学品生产领域的技术创新,减少与传统化石原料的价格差距,以最终达到替代的效果。这方面的发展必将形成新的人才需求,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
  4结语
  林科特色材料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前提,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要在宏观层面上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态势与走向,中观层面上掌握产业结构的调整及行业布局的变化,微观层面上了解企业和岗位供求的市场状况以及行业、企业、岗位等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要深入市场调查、做好市场分析,认真进行专业设置的前期工作;要剖析某职业、某岗位或岗位群的具体工作,并系统地归纳出从事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等素质要求,为相关专业教学计划的确立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也要对教育市场的需求加以分析,包括自我分析和受教育者的需求分析,要明确自身的办学特色以及自身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清楚学生的知识取向和就业需求,结合学校的现实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林业院校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相关课程和培养计划。
  参考文献
  [1]
  杜庆章,张德强.新形势下林业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3):26-29.
  [2] 张容基,肖思依,孙瑞杰.大学认同和专业认同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4):17-20.
  [3] 杨秀芹,刘贵友,周艳球.高等农林院校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中国农业教育,2007,75(1):22-23,41.
  [4] 赵东,王洋,洪翔飞,等.农林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路径及规律探析: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和AHP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5,126(4):53-58,71.
  [5] 王传贵,张双燕,赵东.农林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及发展思考:基于SWOT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5,125(3):39-44.
  [6] 邸明伟,张大伟,朱丽滨.林业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152(10):66-67.
  [7] 董先明,倪春林,禹筱元,等.农林院校材料类专业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初探[J].实验室科学,2013,78(4):136-138,144.
  [8] 张新民.材料化学专业在高等林业院校的定位与建设实践[J].广东化工,2010,203(3):241-242.
  [9] 张金山,林文雄.对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科学定位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240(6):10-12,33.
  [10] 陈然,李大胜.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设置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教育,2010,93(1):9-11,43.
  [11] 郝婷,王国栋.关于农林院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41(4):359-362.
其他文献
摘要将使用后评价(POE)方法引入园区景观更新中,目的是想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项目建成后各项运作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对所得到信息和数据的整理,得出使用状况评价分析报告,全面鉴定项目景观更新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群体的需要。通过与前面所述景观更新信息的比较,找出园区景观更新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为该园区景观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将来其他创意产业园景观更新提供可靠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使用
期刊
摘要通过星地同步地面试验,建立起洞庭湖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遥感反演模型,运用2011年4月~2012年4月的多期环境一号卫星CCD数据,对洞庭湖叶绿素a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一号卫星CCD数据第三通道(HJ3)反射率与第二通道(HJ2)和第四通道(HJ4)反射率之和的比值与洞庭湖水体叶绿素浓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从而构建基于环境一号卫星多光谱数据的洞庭湖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采用多期环
期刊
摘要根据对江苏省徐州市30个中心镇的调研分析,总结了当前中心镇人口和城市化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心镇园区建设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镇园区建设以及由此支撑的产业集群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促进农村城镇化和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作为起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镇,更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壮大产业集群,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劳动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劳动力转移;中心镇  中图分类号S-9文
期刊
摘要通过检索近几年中外相关研究文献,概述了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合物、聚合物胶束、脂质体、纳米乳等新型载药系统的制备工艺、工艺优化和包封率情况;同时进一步介绍了大黄素新型制剂在发挥抗肿瘤药效时具有的组织相容性好、治疗浓度低、靶向性好、药物溶解度高、半衰期久等显著优势,为大黄素新型制剂抗肿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黄素;新剂型;抗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为了提升气象网络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业务质量,榆林市气象局通信网络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开发基于.NET平台,采用C#、PHP、TSQL等语言,实现了网络状态自动监控、故障短信报警、故障原因填报、网络运行质量统计、固定IP签到、单机断电检测6个功能,具有实用性、易管理、低成本、可扩展等特点。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开发的技术方法、系统结构和功能,详细阐述了网络自动监控、短信发送和接收、大数据存储、
期刊
摘要针对近年来蔬菜大棚因为降雪而出现的大面积减产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和LabVIEW的蔬菜大棚积雪量检测系统。系统的传感器节点、路由节点、协调器节点都以CC2530为核心,分别分布在不同位置的终端节点,采集积雪厚度后,通过路由节点将数据传送到协调器节点;协调器通过以太网网关将数据发送到上位机检测;上位机界面采用LabVIEW开发,可实现实时检测、历史数据查询及报警等功能。
期刊
摘要通过遥感影像来构造反照率(Albedo)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特征空间是一种提取土地荒漠化信息的有效方法。该研究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来构造赤峰及周边地区Albedo-NDVI特征空间,分析当地2000和2008年的沙漠化状况。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植被覆盖度有所增加,土壤含水量以及沙漠化程度有所改善,政府政策的引导已见成效。  关键词沙漠化;Albedo;NDVI;特征空间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中兽药宫衣净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该酊剂中的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确定该酊剂中葛根、红花、急性子和川牛膝的薄层鉴别方法。[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色谱斑点分离较好,该鉴别方法能够有效鉴别葛根、红花和急性子。[结论]该试验中所建立的TLC方法简单、易操作、专一性强、重复性好,可为宫衣酊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宫衣净酊;薄层色谱法;质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果蔬采后处理课程的特点,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内容多、课时少,课堂效果不佳,实验教学内容综合性与实践性弱等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紧跟科学发展前沿,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优化了该课程教学的新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果蔬采后处理;教学改革;综合能力;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
期刊
摘要邢窑白瓷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种传统茶具,它也是我国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邢窑白瓷创制于北齐,发展于隋朝,兴盛于唐朝,衰落于唐末五代,虽仅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茶文化遗产;邢窑白瓷;茶具;历史  中图分类号S-0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27-0238-02  AbstractXin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