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思达教学法的阅读教学实践

来源 :启迪·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分析
  文本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英语》 Book II Unit 1 Cultural Heritage 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主题语境:人与社会—文化遗产保护,语篇类型:叙事性文章。本单元的核心话题是“了解怎样解决问题展开,引导学生分析和探讨在修建阿斯旺大坝的过程中,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以及解决过程和办法。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关注国际合作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与协调关系。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善于合作,不断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和方式。(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2019)”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本校高一(3)班学生,共47人。经过三年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了学习本节课内容所需的基本语言能力。能梳理英语文章的基本结构,能够使用一定的英文思维提取所需信息。同时,他们能够通过合作学习,较为恰当地用英语在设定的情景中描述问题和提出建议。学生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且愿意表达。
  教学目标:
  1. 获取梳理文中平衡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2. 概括、整合、阐释为保护神庙所做的努力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等;
  3. 能够理解分析文本结构和逻辑联系;
  4. 能够读出文本各段落的中心思想,找出关键词和主题句;
  5. 能够联结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积极思考如何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本的主要信息和篇章结构;引导学生根据合适文本体裁运用阅读策略“制作时间线”;指导学生综合概括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过程,阐述文物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2019)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梳理文中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概括、整合、阐释为保护神庙所做的努力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积极思考如何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达到对the Spirit of Aswan Dam project的深层理解。
  教学设计思路: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的“读思达”教学法:面向所有学科、学段的通式教学法。学科学习(教学)=学科阅读+学科思考+学科表达。“讀思达”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认知加工理论,完整的认知过程包括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三个环节。与此相对应,完整的学习过程也包括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文如其人,阅读是与作者的交流,重点要把握住两方面:1.其核心要表达什么?2.作者的态度是什么?思维品质是核心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于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的定位,thinking是主旋律,要分析逻辑联系,概括要点,评价内容,感悟语言、赏析语言。做活动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活动,提高活动完成质量的关键:1.是要提高思维的主动性,强调活动间的逻辑和过渡;2.重视活动的过程性,要有足够的时间阅读,能读出脉络、读出结构、读出关键细节,画出思维导图。语言知识是融合的,知识的获得与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同步的。关联是连接文本世界和现实世界,加深理解语篇,内化语言,能就相识的情境或任务进行迁移,努力使作者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
  二、教学过程
  Step1:Lead-in
  T: What comes to your mind when we refer to Egypt? What do you think the text will be about?
  Ss: Pyramids 、The Nile River ……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创建真实的情景,通过观察图片与标题,设置问题链,直奔主题。
  Step2: Predict
  T: Look at title and the picture, is there any link between the two pictures?
  Can you predict what topics are mentioned?
  Ss: problems 、solutions
  T: What else are mentioned? Can you predict?
  Ss: result
  T: Yes. Or we can say significance. Now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and find the answer, start!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先预测、后验证”这种阅读策略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带入相关话题,产生阅读期待。
  Step3: The First Reading(读短)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以求在阅读中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教师通过追问和学生画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读出文本的脉络、读出文本的结构、读出文本的关键细节即读出文本的逻辑。
  T: Are problems mentioned? In which paragraphs are “problems” mentioned?
  Ss: Paragraph1 and Paragraph2
  T: What problems are they?
  Ss: It’s a problem of balance. (How to balance progress and protection)
  T: What other problem?
  Ss: Water from the dam would likely cause damage to the cultural relics.   T: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problems? (General problem and detailed problem)
  Can the government cope with the problem? Why?
  Ss: Maybe lack money and experts.
  T: How did UN solve the problem? Draw a mind map to show y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problems were solved.
  [设计意图]重视教材活动及其完成质量,体现单元整体谋划。梳理文本的脉络与结构(按时间顺序),有助于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信息结构化,还可以针对这些重要事件,设计问题追问更多的细节信息。
  Step4: Language study
  基于语篇的语言学习。课标指出:“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词语记忆,也不是独立的词语操练,而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利用文本语境实施词汇教学,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以下词汇:
  committee establish fund investigate conduct proposal donate 利用课文的句子来呈现单词,根据课文的语境猜测词义,开展词汇教学。
  [设计意图]根据情境,理解关键词汇。语言知识的学习和阅读教学是融合的。
  Step5: Focus on the significance (paragraph5-6)
  T: Why is the Aswan Dam Project a great success? Let’s discuss it.
  Ss: 1.Find a way to develop without causing damage to the cultural relics.2.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 What is the spirit of the Aswan Dam Project?
  Ss: The spirit of the Aswan Dam project is cooperative, creative, determined as well as persistent.
  [设计意图]思考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分析文本结构和逻辑联系,读出文本的逻辑。
  Step6: The Second Reading(读透)
  T: What is the topic sentence in each paragraph? What are the key words in each paragraph?
  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关键词challenge;第二段的第四句,关键词 proposal、 protests;第三、四、五、六段的第一句都是主题句,关键词committee 、 established; brought together; success; spirit.
  [设计意图]找出各段的关键词和主题句,读出中心思想。
  Step7:Connection(关联)
  Discuss the questions in groups
  1. A lot of money was spent to protect the temples. Do you think it was worthwhile? Why?
  2. What impresses you most?
  [設计意图]巩固并整合所学语言和内容,学生通过讨论问题并分享观点。师生共同探讨如何积极面对挑战,善于合作,不断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和方式,深化主题意义,联结文本世界和现实世界,加强德育浸润,体现迁移创新。
  四、教学反思
  1.提高活动完成的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思维的主动性,教师所设置的问题链要关联学生的生活经验、文本世界与真实世界。其次要重视活动的过程性,学生在明确阅读任务和要求后开始阅读,学生应静静地、持续地读完全文,在独立阅读中输入语言信息、理解课文大意。学生获取信息和梳理信息的过程是个体的认知过程,教师要给学生自主阅读和探寻答案的机会。教师要重视活动间的逻辑和过渡,使其主动探寻主题意义。现场授课时,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存在缺漏现象,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探究,达成一致的意见,教学过程是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适时追问问题,创新教学,避免按部就班或机械式的教学。这样能促进教师在开发学生的同时,也开发自己,使得教学相长。
  2. 信息加工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提升的过程。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思维活动(思索、探究与交流),帮助学生梳理信息,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使其结构化。首先,让学生预测文本内容,引导学生与文本的互动,使学生理解文本结构、段落主旨等属于整体理解;接着,训练学生用时间线将重要事件串联起来的能力;最后,通过小组讨论“Why is it important to protect and preserve our cultural heritage? What are some examples of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让学生交换意见(如何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内化语言,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英语:必修.第二册[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 翁其华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向前推进,教师应当针对高中数学课堂的实际问题进行不断的总结和研究,找到学生的真正难点,激活课堂的活跃气氛,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收获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数学思维。在从学生出发的数学课堂,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将教学方法调整为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内容,并能够巧用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课堂互动、探究和解决。学生形成了数学学习的关键性思维模式,并能够不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加深,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间的资源竞争逐渐演变为了人才竞争,人才流失问题是现阶段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困境,中小企业如何进行体制内部变革,如何能够使得企业更好的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心,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成为许多中小企业关注问题的焦点。本文主要结合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剖析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加之学生的认知经验尚未形成体系,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也导致学生难以对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数学学科中出现了一大批学困生,在学困生转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探索学困生出现学困的原因,这样才能因材施教,通过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才能达到转化学困生的预期目标。基于此,本文首先探索了小学数学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困生转化的策略,旨在从整体上提高小
期刊
《美术新课标》指出:“小学美术是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一门艺术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課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个人主观的认为,这需要我们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物流业在方便人们生产生活中慢慢的成为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行业,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行业,所以说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本篇文章主要是对构建中职物流实训室及实训课程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职物流实训室;实训课程;有效性  物流行业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而得到一定的进步,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物流行业人才的稀缺,
期刊
摘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有效实施德育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本身就是德育课程。将德育和《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在一起,是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的选择。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德育教育融合的时候,以学校德育工作为依托,加强德育团队建设,提升教师师德建设水平;弘扬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塑造良好行为习惯;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塑造思想道德认知。在这篇文章中
期刊
摘要:实验是化学之眼,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实验研究相关,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在高中学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培养科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化学实验;对策;实验改进;教学现状;  一、研究的背景  化学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应用学科,化学常识不但是化学工作者的专业性知识,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知识
期刊
摘要: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新的目标。作为初中的教师,我们要全面关注每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在实际的课堂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形式主义,做表面上的文章,而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真正地为他们解决心理上存在的困惑。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策略分析  一、青春期初中学生问题心理的具体表现  (一)情绪跌宕起伏,飘忽不定  青春期由于生理上的变化突出,
期刊
课题信息:本文系藤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小课题《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效融合途径的研究》(课题编号:2020X014)研究成果  摘要:当今时代下,随着电子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强,文化之间的特征也开始进入大同小异的同质化阶段。然而,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优秀文化依旧能够在纷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以其自身优秀的文化魅力以十分强大的感染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为21世纪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手段和教学途径,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一直是教育界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将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学教学相结合,提供图文、声、像等多元化的教育情境,以及协作学习、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