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会经历多个阶段,在众多的阶段中小学是最为基础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显得格外重要,也是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素养与学习习惯的关键。数学的核心素养实际是针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就如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提出了如下建议,希望能够为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
  教育部明确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一要求明确了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能力。从国家的重视程度不难看出,“核心素养”在现如今的教学中已经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数学教学中更应该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很多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始终提不起兴趣,所以,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更多层面是教师要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已是必然趋势。
  一、从教材着手对核心素养进行挖掘
  在构建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时,对教材中涉及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帮助学生进行充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在对教材的学习中找到自信,提高创造力。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关注,从而帮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对数学学习技能进行有效的把握。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于不懂的问题及时提出质疑,帮助他们深化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解决问题,重视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长方形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开展学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自我推导。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实现对问题的高效解决。通过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使其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从而建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
  二、设定教学情境进而强化核心素养
  构建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体系,不仅需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的掌握,还需要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为小学生还处于认知的初期,他们还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所以这时教师要对教学情境进行设定,使他们能够产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教师要对教学情境进行设定,从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对教学情境进行设计,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例如,在对“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用生活中存在的图形帮助学生了解图形。在圆的学习中,可以利用车胎进行解释,积极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设定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还能够锻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其实,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处可见,将书本上的知识融入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相关的分类,看到它们之间是存在联系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使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能够运用生活中的事物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将核心素养与数学意识进行融合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要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进行塑造,从而使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运用数学意识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引导,能够对数学的学习素养及数学课程体系的建立产生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有一定的灵敏度,将灵敏度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将实际情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生活来帮助小学生形成对于数学的认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小学生的数学意识进行培养,从而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建构小学教师课程体系。例如,在对小学数学中的“分数乘除法”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于分数的乘法运算,教师可以就特点进行详细的讲解,使他们掌握乘法运算,之后教师可以以乘法运算为基础进行除法运算的讲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的运算印象。要想实现数学学习的高效率,就要注重学生的意识培养。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在对小学的课程体系进行建构时,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式很多,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深入挖掘,使学生得到积极性的提高,通过设立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意识,使他们对于问题处理的独立性得到提高。将小学数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结合,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最终实现小学数学课程建构体系。
  参考文献:
  [1]周淑红.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管云霞.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确立[J].学周刊,2017(11):8-9.
  编辑 赵飞飞
其他文献
为解决立交地涵施工期混凝土的温控防裂问题,用三维温度场和应力场有限元法对淮安某立交地涵工程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期的仿真计算分析,对结构施工分层、设置后浇带、部分整体
介绍清江防洪与梯级调度仿真系统数据库的设计方案.为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系统数据库采用了内、外编码映射变换技术进行站码管理,设计完善的预报结果表,保证各子系统的输
摘 要: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过于繁重而且效率也没有理想的好,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以达到减缓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压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合理科学地布置家庭作业,需要借助多元智能理论来进行设计分析。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优化  家庭作业布置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在课堂讲过的知识,加强记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是过多的作业量,让学生的学习压力剧增,导致学生学习的
摘 要:多媒体教学的理念已经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普遍存在软件运用面狭窄、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探索可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软件,关注效率,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更多质的提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建议  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各种新技术如雨后春笋,小学教学的主体,已经从“零零后”悄然逐渐过渡到“一零后”人群,他们是在信息时代、多媒体
摘 要: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形象的知识,以此来确保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然而,现如今,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基于此,重点分析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多媒体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较而言,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多媒体教学模式要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出更大的推动作
根据某钢管拱桥钢管混凝土的试验资料,分析了掺和料、外加剂、砂率及钢纤维掺量等因素对大流动度钢纤维钢管混凝土流动性及物理力学等性能的影响.所配制的混凝土具有大流动度
由河海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2005年8月19~22日在河海大学隆重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近200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交流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探讨岩土工程
利用VBA平台在AutoCAD中实现二次开发 ,使得仅需在超单元结点处点击鼠标 ,就可将结点坐标及单元信息写入文件 ,自动在图上标出相应的结点号 ;通过单元信息和结点信息绘制平面有限元网格图形 ,并复核其正确性 ,形成空间单元信息后 ,可高效绘制三维空间有限元网格 .
当代法哲学面临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学三个层面上的基本理论困境,即法的事实与价值、科学思维与形而上学思维、理想语言观与日常语言观的对立,并因此而形成“三大”法学流派的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处理力学问题的三大方法之一,也是高中物理的教学重难点之一。而力学问题中,弹簧类问题又由于其弹力一般不是恒力,使得物理过程较为复杂。特别是解决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