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职业教育设计素描教学改革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tuss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视觉造型艺术中,素描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各类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专业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必修课程,并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教学理论模式。不过,在设计专业中,素描教学却仍处于徘徊和探索中。由于受到传统素描观念、既定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设计素描教学在表现方式、素描视觉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改革。结合设计素描的特点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对高等职业教育素描设计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特点;重要意义;实践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6-0110-02
   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宽泛的学科,并且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接受和认可。与此同时,设计素描这一服务于设计专业的素描概念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在我国当前很多高等职业教育中,对于设计素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缺乏系统、有效的研究,因而缺乏充足的合理性,使得教学效果难以得到真正的提升。对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当认识到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基于设计素描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改革。
  一、设计素描的主要特点
  (一)包容性
  在造型艺术中,设计素描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融合了素描当中的大量知识,服务于设计艺术设计专业。通过对各种艺术形式中相关元素的借鉴,利用素描对艺术形象进行良好的创造。在调性、体积、空间、点、线、面等表现要素当中,都能够体现出设计素描的包容性。这些表现要素是造型艺术当中最为基本的元素,并在其中有着完美的融合。设计素描包含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素描艺术研究成果,为造型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性
   设计素描的主要作用是要服务于实践应用,在不断发展中,产生了十分丰富的表现图式和素描语言体系。设计素描应当服务于设计专业,其对于设计专业的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和基础作用。例如,根据专业实践的走向可划分为视觉传达素描、产品造型素描、环境设计素描等。
  (三)指向性
   由于设计素描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因此它应当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同时凸显鲜明的专业特征。设计素描主要是为了服务于艺术设计专业,而不会对自身的纯艺术特点进行刻意的体现,也不会对自身独立的价值进行过度的追求。在设计素描中,除了技术方面外,还应当考虑与设计专业的有效融合。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应当对造型方面的问题、思维方面的问题、专业指向性方面的问题等进行充分的研究,从而使设计素描专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开放性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设计素描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点。在艺术设计应用课程中,设计素描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最为基础的部分。其主要载体为平面形式,但却并不局限于二维表现形式。在三维空间的造型中,也需要其作为表现基础。在设计素描中,应当体现出多维链接的思想,充分借鉴现代、古典、时尚、传统等不同时期的表现思想,对各种不同的感知和表现形式加以运用,从触觉、味觉、嗅觉、听觉等诸多感知方面加以处理,从而带给人们更为良好的整体体验。
  二、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在设计素描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设计素描作为专业学习中的基础性课程,所采用的依然是普通素描教学的方式。对于素描的专业理解,仍然沿用传统素描对于光源、黑白灰、投影、固有色等方面关系的知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设计素描的教学与设计专业之间就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由于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中,对客观形态的再现这一教学思路,已经难以满足设计素描专业的实际发展和应用需求。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在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应当对设计素描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和优化,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实用型设计素描人才。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设计的知识及其应用。作为我国当前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产业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随着世界一体化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设计领域及相关行业也要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转变。因此,为了不断地提高我国设计专业领域中人才的水平和质量,推动设计产业的不断发展,应当积极对高等职业教育设计素描教学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实践方式
  (一)理论知识和认知
   在培养设计素描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对于其理论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培养,主要应当选择设计素描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认知能力。对于设计素描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应当从理论层面入手进行分析。教师在教授设计素描相关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对设计素描教学的课程重点、研究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解,同时对事物的观察方式和基本方法进行更加充分的掌握。对于教学目的,应当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艺术设计而设计素描教学,同时应当把握素描教学与设计专业之间的联系。
  (二)构图原理和画面经营
   在讲解构图原理和培养画面经营能力的过程中,教学方式应当注重辅导与讲授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基于原有的造型认识,建立更加合理的造型观念。通过分组联系不同的客体,使学生对设计与抽象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对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一思维过程进行充分体会。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认识能力等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学习以后的设计素描专业课程知识。
  (三)精细写实造型
   用对客观物体进行精细写实的具体训练,可以使学生的精细写实造型能力得到提高。利用肌理、质感、细节等方面所引起的视觉感受,得到生动化、具体化、形象化的体会和理解。同时,可以促使学生增强局部描绘的能力,从而对形式中的不同构成意味进行挖掘。然后,重新回归到具体实物的写实训练当中,从而引导学生转变潜在的思维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设计素描专业学生对事物的灵魂和本质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与体会,进而提升学生对事物的敏感领悟能力。
  (四)创意思维和表现能力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素描教学中模拟说的理论核心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设计领域的实际需求。因此,应当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现能力,从而发展出创意素描和设计素描。在对设计能力进行衡量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是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对于创意思维的产生与发展,想象能力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事物的发现和观察,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思维方式进行,同时利用意象思维、换位思维、逆向思维等方式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意思维和表现能力的目的。
  (五)素材搜集和概括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对构图方式的组织和设定,对学生的素材搜集和概括能力进行训练。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因此,可引导学生利用结构素描的方式,对物体的外部构造、内部构造以及二者之间的整合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将光影效果、固有色、形体质感等因素排除,系统地进行透视知识、结构与空间关系、形体组合、比例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
  总之,设计素描是素描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与艺术设计和造型设计专业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重要联系。不同于传统素描的是,设计素描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因此在设计素描的教学中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此,在高等职业教育设计素描教学中,应当对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进行合理的改革,从而使设计素描教育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庆云.论高等职业教育中设计素描教学的现状与困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111-113.
  [2]李庆云.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设计素描教学抉择[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24-127.
  [3]白培章.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现状的几点体会[D].山东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学位
该文探讨了冶金企业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阐述了相应的空间数据的采集和建立空间数据库的方法,提出了室内法采集空间数据的必要措施和建立拓扑关系的有效方法.
该文根据多年的GPS测量实践,建立了局部高程异常的基本几何模型,并提出了利用高程异常几何模型将GPS高程转化为正常高的新方法.
本文根据高中英语教学中常见的语法现象,重点探讨距离象似性原理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体现与运用;以此为英语语法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理据;并为学生枯燥的语法学习实践提供别
SMILE (Solar wind Magnetosphere Ionosphere Link Explorer) mission is a joint ESA-CAS space science project.The working orbit is a 19 Re 5000 km HEO with 4 scien
实现民族地区的发展,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人才是一种可持续开发的资源,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云南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国家实施新一
10月23日,由湖南省文联、浙江省文联主办,湖南省画院、浙江画院承办的“湖湘意蕴——湖南省画院作品浙江展”开幕,来自湖南省画院12位艺术家的近50幅作品亮相浙江画院。参加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直接影响,也影响着小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力度越来越大,小学语文也面临着改革的教学挑战。将“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