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探讨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42953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本县社区卫生所对慢性病人的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本县61例慢性病患者,对本县管理的慢性病人进行预防与控制对策干预,并与干预前相比,观察干预效果。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对慢性病知识、体育锻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本县慢性病积极进行预防与控制对策干预,能有效提升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病;预防;健康知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K8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376-01
  慢性病是指病因较为复杂、治疗过程长并需长期服药控制病情的非传染性疾病,较为常见类型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1]。研究发现,在慢性病控制中,本县社区卫生所防控为稳定慢性病病情重要方式,能有效预防慢性病发作,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对减少医疗费用均有积极作用。此次研究,为进一步探析本县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选取相应患者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2月本县61例慢性病患者展开研究,61例患者中,男45例,女16例,年龄41~77岁,平均(59.68±3.65)岁,疾病类型,高血压34例、糖尿病21例、其他6例,病程2~12年,平均(7.09±0.76)年。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研究对象均为慢性病患者。(2)均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者。(2)传染性疾病者。(3)认知功能异常者。
  1.3 方法
  于2019年1月~12月对本县社区卫生所进行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对策干预,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病情与联系方式、家庭住址、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建立健康档案,便于对慢病患者进行后续针对性宣教活动。(2)全面评估。询问患者病史、加强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对慢病知识掌握程度、日常是否有锻炼行为等,评估患者存在的可能诱发疾病的危險因素,便于进行针对性开展预防与护理,预防疾病发作,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3)健康宣教。定期举行常见慢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知识健康宣教,宣教内容主要为口头介绍慢病临床表现,如何预防、如何护理、日常禁忌等健康知识,提升患者对慢性病知识掌握水平。宣传讲座上鼓励患者踊跃提出内心疑惑,积极进行解答,消除患者疑惑,规范行为,减少慢病发作。宣教结束后,为其发放常见慢性病疾病健康知识宣传资料,使其更好了解慢性疾病相关知识。(4)心理辅导。慢病较难治愈、需长时间治疗,患者内心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疗效,不利于疾病控制。由此需加强患者心理辅导。如可定时邀请慢病患者来社区卫生所参与心理活动建设,如可通过比赛唱歌、分享平复心情方法等使患者心情愉悦,还可鼓励患者培养自身兴趣爱好,如跳广场舞、下象棋等愉悦身心,减轻内心烦躁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5)自我管理干预。告知患者自我管理对预防慢病发作与控制慢病进一步发展积极性。如可指导患者如何进行饮食管理(饮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强食物)、锻炼管理(加强日常生活中锻炼、锻炼项目如太极、慢跑)、环境管理(保持环境干净舒适、减少病源)、心理管理(戒焦戒燥)、生活管理(起居有时、早睡早起、戒烟戒酒)等,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有效控制病情。(6)定期家访。依据患者健康档案上家庭住址,定期进行家访,了解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自我管理情况,并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予以纠正,鼓励家属对其监督,观察患者生活环境,找寻是否存在诱发疾病发作危险因素,及时予以制止,稳定患者病情。并询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对疾病控制相关疑惑,及时予以解答,便于患者规范自身行为。
  1.4 观察指标
  (1)观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应用自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估量表,干预前后从本县慢性病知识、体育锻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综合评估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各项满分为25分,分值高低与掌握程度成正比,详情如表1所示。
  (2)观察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满分为100分,分值高低与满意度成正比,详情如表2所示。
  1.5 统计学分析
  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t检验、对比,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比较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对本县慢性病知识、体育锻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升高(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见表2。
  3 讨论
  相关资料显示,在慢性病治疗预防中,本县的预防与控制对策干预在稳定病情中有积极作用。此次研究,为进一步探析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意义,对本县慢性病患者展开研究。
  观察预防与控制对策干预中,首先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全面评估,有利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预防干预,保障干预有效性。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辅导、自我管理干预、定期家访最大程度提升患者对慢性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对慢性病知识、体育锻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可知,对慢性病患者积极进行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干预效果显著,能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慢性病积极进行预防与控制对策干预,能有效提升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稳定病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战, 宫恩莹, 彭伟霞,等.社区赋能在慢性病防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9,22(10):1153-1160.
  [2] 汪良淦. 社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4, 000(006):3543-3544.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代创伤中,骨科创伤发生率较高,患者常进行手术治疗,但是经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情况,并且伴随疼痛感。在其病情的进展下,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情况,如肢体残缺,影响其正常生活。因此,患者术后加强下肢肿胀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下肢肿胀治疗方法较多,如药物、抬高患肢、冰敷法、骨折创伤治疗仪、足踝泵、早期锻炼,人们已经对此有了较多的研究。本文针对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的防治进展展开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延续性护理有效性。方法:从2020-02至2021-02这一年期间,将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选择88例用于此次的研究,并以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分组,包括44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以及44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的延续性护理,展开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期刊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首要健康威胁,血压能够反应出人体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况,是临床上诊断疾病、观察治疗效果、进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现有血压测量方法可以分为有创测量和无创测量两类。相较于有创测量,无创血压测量方法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更小、有更高的舒适度,是临床应用和基础医学中常见的测量方法。本文基于专利数据,从专利申请的角度出发,对无创血压测量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无创血压测
期刊
摘要:艾滋病(AIDS)是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传染病,HIV感染后主要损害CD4+T淋巴细胞,降低机体免疫机能,增加多发性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常常累及全身各个系统脏器的功能受损,如心血管、肺、腹部、胃肠道、泌尿、神经系统等,其中心血管发病率占比较高,常见为心脏病变如心肌炎、心肌病、心脏功能损伤、心包积液等。超声作为临床常见影像学检查,可观察患者的心脏心包病变及血管壁变化、血管内血栓及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无痛胃肠镜检查出现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无痛胃肠镜患者386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86例患者中,98例发生不良事件,其中以腹痛、呕吐、腹胀、呛咳、一过性心率减慢、低血压、血氧饱和度下降、心律失常为主。年龄≥60岁、有肥胖、有基础疾病、有吸烟史和有肺部疾病史并发症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手术室临床护士10名,发放调查问卷,收回并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实施防范措施。结果 85%以上被调查护士发生过针刺伤,在处理物品和处理医疗垃圾时发生率最高,手术室锐器伤主要发生在学历低、工龄短、职称低的护士中。结论 应加强临床注射操作中及注射结束物品处理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护士的培训。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通过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转出ICU过渡期护理的沟通、内容、随访等进行概述,从而为国内进行ICU患者转出提供相应的指导,以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和质量。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过渡期护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294-02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常病情危重,治疗难度高,大部分的患者入院后需进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不同水平淋巴细胞胸部CT资料,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9日至2020年2月19日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及胸部CT图像,根据淋巴细胞(LYM)水平分为两组:低于0.9组(LYM0.05),与高于0.9组相比,低于0.9组易累及多个肺叶(3.93±1.63vs 3.28±1.85,t=2.3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提高合格率。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所收集的送检不合格体液标本134例,调查患者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标本送检不合格原因。结果: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中送检不及时与容器错误为主要原因(占比20.90%),其次为标本污染(占比16.42%)、药物影响(占比15.67%)。结论: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主要与送检不及时、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抑郁症病区、睡眠障碍病区、儿童青少年心理病区)发生的30例不良事件做回顾性调查分析。按照资料类别进行归纳汇总。分析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对策。结果:从护理级别来看,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Ⅱ级的护理级别中,占总发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