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实验课、演示课,创设研究性氛围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y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去实验与演示化学,我们基础教学往往是停留在对某些化学反应的说明,这在认识论上就是“一叶障目”。通过对实验类型的分类,可以找出一条研究教学的途径,可以很好地从能力上将教材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如何上好实验课,除了课堂实验观察,还应当充分利用企业与研究部门的教学资源,我们与企业、高校实验室、科技园区的高科技建设项目进行学习模拟活动,在综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上将基础知识教学向工业研究延伸,让学生看到基础知识在化学工业上的重要性;在教学手段上,引进企业研究项目的各类电子资料,进行电化教学,让学生虚拟整个科研活动,使学生升学有基础,应用有能力,就业有特长,发展有空间。在化学知识处理上,我们就“分离”与“纯化”,“辩识”与“鉴定”,“化学模型基本实验技能”等应用知识、化学方法,采取到化工企业进行教学的办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我们将实验分成几个方式:
  
  一、 模仿自然
  首先,我们先弄清楚一个天然物质的分子是由哪些原子构成的,例如,“靛蓝”、蓝草、海螺有上亿年时光就首先创造出靛蓝,而化学家最近才学会合成靛蓝分子。培养观察能力,对化学研究至关重要,也是掌握化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二、 目标自定,合成新的分子
  为了具体应用,发展新材料,人类去作C60这样的分子。我们在教学上要广泛了解人类对分子合成的现有成果,为学生的研究与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三、 虚拟自然
  为了让细菌、病毒满足某种需求,人类往往用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生产,用部分结构合成,比如更便宜的青霉素、糖精、耐高温塑料的不粘锅。人类甚至还创造性地将元素周期表上的惰性气体拿来进行分子制造。了解化学虚拟无疑可以打开学生的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化学学习富有创造力。
  总之,人是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的统一体。化学实验教学是整个化学教学的基础,不能仅仅停留在头脑演示、特征记忆的传统方法上。设计实验与应用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尤其不能忽视或偏向一面。特别是“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对化学教学提出了化学文化、化工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尤其需要研究化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打开研究性学习的新局面,使之形成一个浓厚的研究性氛围。
  (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在实验室条件下选取CaCO3,MnO2和CeO2作为添加物质加入所配制的煤粉中进行燃烧试验。试验过程中,按正交表L16(45)安排正交实验。总体上,混有添加剂煤粉的燃烧率相对于未添加任
本报讯年初以来,大庆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和林业草原主管部门提早谋划,积极推进落实造林绿化工作。目前,春季造林绿化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这意味着如今的教育教学必须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通过透析学生的各项心理活动,将心理学和数学教学有效地结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根据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学习的现状,结合平时的词汇教学以及词汇教学实践与探索,从培养和训练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角度,具体叙述了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所做的一些尝试性活动。   关键词:新课程;词汇学习;识记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功能单位,是其基础。忽视词汇的记忆,英语学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如何切实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变得尤为
数学能力是指足以使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数学活动的一种心理特征,是数学意识的特征水平。数学能力的构成有五大部分,即数学观察力、数学记忆力、空间想象力、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化能力,而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必须针对学生实际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抛弃以往的注入式、满堂灌的做法
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一位哲学家说过:“教育就是润泽、点化生命”,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更具有生命力,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特征已由“圈养式”转变为“游牧式”即课堂不仅是预设的,更是生成的。本文仅从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必然的、课堂教学生成性的基础在于预设、课堂教学生成性的关键在于灵活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 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必
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着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发展。本文着重阐述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将情感、态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