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讨论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方法。结果:妇产科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患者在精心护理后迅速恢复了正常状态,满意率达98%以上。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通过全面评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母婴安全及术后康复均能起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58-01
  剖宫产是通过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方法,是终止因各种原因所致难产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迅速上升,使得剖宫产术前及术后的护理问题已成为护理医学中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4月在妇产科就诊患者。主要询问护理对象末次月经时间、预产期的推算、产前检查情况、主要不适症状等。此外,还应了解护理对象目前的饮食、营养、排泄、睡眠、活动等日常生活状况。
  1 术前护理
  1.1 皮肤准备:其目的是保证术野周围皮肤洁净无污染,并去除干扰手术进行的密集毛发,在备皮过程中应避免产生新的创面,增加感染机会。腹部手术的备皮范围:上自剑突下,下至两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包括外阴部的皮肤准备。
  1.2 消化道准备:一般手术前灌肠1~2次,使患者排便3次以上。
  術前8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饮水,以减少术中因牵拉内脏而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同时促进术后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1.3 其他 病人推入手术室后,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各种仪器设备,以及护士、医生忙碌的身影变会产生紧张、恐惧、孤独无助的心理,此时巡回护士要一直陪伴在病人身旁,询问病人的睡眠情况并给予舒适体位及相应保暖,适时地给病人以安慰、鼓励,尽量让病人在手术室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感受到温暖的同时协助麻醉师摆好麻醉体位,嘱其身体放松,耐心解释以取得合作顺利完成麻醉。巡回护士温和的语言会让病人有一种安全感,病人会在短时间内尽最大可能配合术者和麻醉师,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2 手术中心理护理
  2.1 胎儿取出时的心理护理
  剖宫产病人在术中最不舒服的就是取压孩子时,巡回护士在配合麻醉医师、手术者、器械护士完成各种技术操作外,还要时刻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我们护士在病人身旁不断地安慰与鼓励,可握住病人的手,用温柔的语言指导其做深呼吸,告知千万不要乱喊乱叫,只要坚持住,一会儿孩子取出后就会舒服很多。让病人对我们有信心、有依赖,以取得密切配合,对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是十分有益的。
  2.2 胎儿取出后的心理护理
  胎儿取出处理完脐带后,要告知胎儿性别、发育情况等,让其与孩子进行肌肤接触,贴贴脸,看一看自己的宝宝,以缓解产妇对孩子的担心,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但此时也可引起部分病人情绪波动,表现为神情沮丧或兴奋,这两种情况均可直接通过大脑皮层影响其对子宫收缩调节,导致宫缩乏力而大出血,此时一方面给予子宫收缩剂加强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另一方面就要对病人进一步劝慰,嘱其不要过分激动,心情要平静下来,才会对恢复身体有益,才能尽快顺利完成手术,安全返回病房。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应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及切口周围有无红、肿、热、痛等征象。还应注意观察产妇子宫复旧、恶露排出及乳汁分泌情况等。
  3.2 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术后应平卧6~8小时,以防止发生头痛不适,6~8小时后可改为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以降低腹部、腹股沟与外阴的张力,有利于伤口愈合及减轻切口疼痛。剖宫产术后产妇平卧位子宫收缩时疼痛最敏感,故可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使身体与床成20°~30°。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或盆底修补术的患者,术后应平卧位,禁止半卧位,以降低外阴、阴道张力,促进伤口愈合。
  3.3 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尤其是增加切口张力的动作,如咳嗽等都会加剧疼痛。护士应评估疼痛的性质、时间和程度,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减轻疼痛方法进行有效止痛。如在患者翻身、咳嗽时协助按压腹部切口,采用音乐疗法或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疼痛,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止痛药治疗。
  3.4 术后留置导尿者应注意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防止导尿管脱出、扭曲、受压,准确测量并记录尿量、性质,注意无菌操作,避免逆行感染。导尿管一般留置24小时可拔除。
  3.5 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应尽早让患者下床活动,以防发生肺部感染与脏器粘连等并发症,剖宫产术后早期活动,还有利于产妇恶露的排出。
  3.6 饮食护理 一般术后6小时可进流食,少食多餐,在排气前不宜进产气且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肉类、糖类食品,排气后可进普食。剖宫产后产妇身体恢复和子宫复旧均比经阴道分娩者慢,因此,更要保证产妇营养摄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有利于乳汁分泌。
  3.7 剖宫产术后不能很快恢复进食,可能会使乳汁分泌减少,哺乳的时间推迟,但应鼓励产妇坚持母乳喂养,创造机会使母子多接触,让孩子经常吸吮乳头,以刺激乳汁分泌,同时应加强乳房
  4 结论
  在剖宫产的整个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始终以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来做病人的心理护理,把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手术的全过程,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宁、温馨、舒适的环境,以缓解紧张情绪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巡回护士术中的全程陪伴,并且用温柔的语言讲明如何配合麻醉医生可减轻不适。分娩后护理人员的及时告知,也大大缓解了产妇对胎儿的担心。这些都是确保手术顺利成功的关键因素。剖宫产病人在手术室滞留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却是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病人心灵最脆弱的时候,通过对产妇的心理护理,使产妇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爱心。每一个步骤都有护士的全程陪伴,时刻在安慰鼓励着病人,并且对其非常有耐心,使病人从进手术室到出手术室都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这大大增强了病人的自信心,从而勇敢地面对手术,保障了手术的顺利完成,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风险率,确保了母婴的安全。
其他文献
患者34岁,住院号0 2 1 85 6。孕2产0 ,因妊娠2 8+ 5周,持续性脐周疼痛2h ,腹泻3次,于2 0 0 2年1 1月1 4日1 4时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 0 0 2年4月2 4日。预产期2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硬化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通过心理护理、严格的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呼吸道护理等。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并发症相对减少。  【关键词】护理干预;系统性硬化症;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56-01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以局限性和弥漫性皮肤增厚及内脏器官结缔组
期刊
33例四肢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年龄11~62岁,平均32岁;病程20~25 d,平均22 d;上肢肱骨干骨折4例、肱骨外髁骨折6例、尺骨鹰嘴骨折5例、尺桡骨干双骨折5例、柯力氏(Colls)骨折
期刊
[目的]介绍前外侧入路胸椎后纵韧带骨化截骨切除术(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TOPLL)的手术方法.[方法]经肋骨横突切除术的入路抵达椎体和
目的 探讨表达CD 7抗原的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 选择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AML患儿 2 8例。应用一组CD系列
文章对失眠的药物治疗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57-01  对我院四年来9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脑出血患者顺利到达病房,在病房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脑出血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院前心理疏导、呼吸系统维护、病情处理,观察及护理到位,有利于脑出血患者的康复。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系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多在活动状
期刊
期刊
文章对失眠的预防和自我调节相关内容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