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沙苑回、汉民的经营方式与生态环境变迁

来源 :史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沙苑内的居民主要由回民和汉民构成。同治以前,主要以回民为主;同治以后,则全部为汉民。回民的经营方式具有多样性,主要从事蔬果种植、畜牧业和商业,这样的经营方式对沙苑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而汉民则主要从事单一的农田开垦且耕作方式粗放,这样的经营方式对沙苑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回民的经营方式就优于汉民的经营方式,只是在沙苑这样特殊的地域范围内,回民的经营方式更有利于其生态环境的良好运行。
其他文献
针对客户对高速卧式数控铣床的需求,设计了一套新的主传动结构,并对制造过程中的主轴箱体振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对改进前后的主轴进行了剩余不平衡量以及切削振
肿瘤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是一组重要的免疫检查
就碾压混凝土拱坝的现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青年水库淹没线下水利工程管理用地种植农作物的适宜性,淹没频率,治理措施,环境影响,经济效益,法律、法规的规定等方面论述了耕种的可行性。
关于秦讳,学者已做过较多的研究,但仍有不少歧异和模糊之处。笔者拟依出土简牍资料并结合传世文献对此做一探讨。不妥之处,祈望方家指正。
在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目前在中国大地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按其分布的地域和工艺文化特征,可划分为6个大的区域,即辽河流域的燕辽工艺文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