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油茶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光山县开展无人机飞防油茶生理落果作业

来源 :乡村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der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3月26—28日,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油茶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专家李良厚研究员一行到光山县开展了油茶生理落果防治第一次无人机飞防作业。27日上午,李良厚研究员一行先来到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扶贫驻光山县罗陈乡周湾村的油茶示范基地,配制药液、装入机器、操作飞行,有条不紊地进行了无人机飞防作业。完成周湾村油茶示范基地无人机飞防作业后,服务团又到光山县诚信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文殊乡油茶基地,对大面积油茶园进行了全面的无人机飞防作业。
其他文献
为准确计算樟子松断裂时在表面和内部传播的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信号传播速度,对樟子松表面和内部传播AE信号的有效频段进行研究。为得到樟子松断裂时候产生的AE信号,使用万能力学试验机进行三点弯曲压断试验,并在试件表面相距固定距离的2个点采集原始AE信号。为得到不同频段的AE信号,对原始AE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并重构AE波形。针对不同频段的AE信号,采用信号相关性分析法计算信号到达2个传感器的传播时差,以此计算AE信号的传播速度。根据AE信号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以及AE信号的传播速度
2021年3月25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张清军到获嘉县亢村镇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参训人员主要是亢村、冯庄、大新庄等周边乡镇的种植大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50余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张清军在获嘉县嘉由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会议室利用上午时间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通过解读《条例》,围绕农药减施增效,向学员讲解配药、施药安全防护知识。
2021年3月30日,河南省花生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成员臧秀旺研究员、张俊副研究员、高伟博士赴正阳县进行2021年度工作对接,并深入产区进行实地调研。服务团一行来到正阳县花生办、河南邦农种业、新天地草业等单位,就标准化种植、产业园提升、花生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详细了解了正阳县花生全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为2021年的精准科技服务提供指导。
了解不同光强对小×胡杨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可为进一步评价小×胡杨新品种适应性提供基础数据,为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防护林体系的更新及造林树种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不同光强下小×胡杨的光合生理参数,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关系,计算光饱和速率(A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效率(RD)等光合生理参数。结果表明,在光合有效辐射(PAR)0~1500μmol·m
将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菌丝块人工接种于意大利石松(Pinus pinea)、辐射松(P.radiata)、华山松(P.armandii)3种宿主植物的幼苗根部合成外生菌根,结果表明:松乳菇与意大利石松、辐射松、华山松均可形成外生菌根,菌根呈二叉状分支,分支末端呈棒状,整体呈鲜黄色至橘黄色。在合成松乳菇菌根过程中发现,杂菌1号可与意大利石松形成外生菌根,菌根呈二叉状分支,分支端细长,呈冠状膨大,菌套表面菌丝呈卷毛状,赭色至黄棕色,颜色随着时间变深棕色;杂菌2号可与华山松形成外生
以滹沱河流域山区段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05、2010年Landsat ETM影像和2015年Landsat OLI影像数据,获取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数据,应用Logistic方法改进的CA-Markov模型对2020、2025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预测和模拟。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整个研究区以草地为主,而且面积占比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由41.31%下降至41.07%;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快且增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地利用动态度由1.33%增至1.84%后又降至1.64%;耕地
大熊猫是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是全世界珍稀动物的旗舰保护物种。经过历史环境的不断演变,野生大熊猫不仅仅在食性上由食肉转变为食竹,而且其个体形态、行为和生理等方面也有一定改变。由于大熊猫种群数量的稀少和习性的改变,相关保护工作和科学研究更具意义。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人类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来减轻大熊猫生境破碎化。基于大熊猫繁殖生境分布较为破碎和大熊猫种群数量较少,本研究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大熊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MaxEnt模型和GIS空间技术对岷山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时空变化分析及21世纪50、
2017~2019年,对丹霞山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发现大型真菌290种,其隶属于2门7纲18目59科139属,对其中4个中国新记录种亚洲靴耳Crepidotus asiaticus、库鲁瓦老伞Gerronema kuruvense、小笠原须腹菌Rhizopogon boninensis和橙黄沃尔夫盘菌Wolfina aurantiopsis进行形态特征描述,并构建系统发育树。丹霞山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鹅膏科Amanit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小皮伞科Marasmiac
为充分挖掘植物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潜力,揭示P高效利用植物对低P逆境的响应机制,选育P高效利用基因型以应对森林土壤有效P匮乏。选择前期研究筛选出的P高效利用杉木M1、M4与P利用效率一般的M24为研究对象,解析不同P利用效率杉木在低P胁迫下的形态及养分分配差异。结果表明,P利用效率一般的M24地上部分生长受低P胁迫的影响大于M1与M4,且地下部的根系增生能力也弱于P高效利用杉木。应对低P胁迫,M1与M4的响应策略也存在差异,其中,M1地上部生长量大,M4地下根系增生能力强,以吸收更多培养介质中的P养分,且更多
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事关社会民生,历来备受瞩目。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大体可以分为两轮,第一轮为浙江省嘉兴市为代表的“两分两换”宅基地制度改革,第二轮为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施行宅基地制度改革。基于对我国各地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分析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分歧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