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椰糠配比基质对香石竹扦插育苗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椰糠代替草炭作为香石竹种苗扦插基质的可能性。[方法]以珍珠岩、椰糠为主要基质,通过设置不同配比对香石竹‘马斯特’(R3)、‘珍珠粉’(D24)2个品种进行扦插试验,统计成苗率。[结果]‘马斯特’(R3)采用椰糠和珍珠岩比例为5∶3或5∶7,成苗率虽略低于对照组,但其稀根率亦显著低于对照,具备替代草炭混合基质的可能性;‘珍珠粉’(D24)采用椰糠和珍珠岩比例为5∶5(1∶1)的混合基质扦插,成苗率高于对照,且稀根率亦显著低于对照,可替代草炭混合基质在‘珍珠粉’扦插育苗中使用。[结论]香石竹育苗过程中在基质中合理添加椰糠比例能够提高相应品种成苗率,同时摆脱无土扦插过程中对草炭的依赖。
  关键词 香石竹;椰糠;扦插
  中图分类号 S5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3-027-02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at studying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grass carbon cutting matrix of Dianthus caryophyllus can be replaced with coir. [Method] In the study, perlite and coir were used as main matrixes. Then the seeding rates were counted through conducting tests of cutting nursery on two varieties of Dianthus caryophyllus, the ‘Masters’ (R3) and the ‘Pink Pearl’ (D24) by setting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matrixes. [Result] Though seeding rates of the ‘Masters’ (R3) with matrix proportions of coir and perlite5∶3 or 5∶7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in root rates were also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meant that this kind of matrixes could possibly take place of the mixed grass carbon matrix; Though seeding rates of the ‘Pink Pearl’ (D24) with the matrix proportions of coir and perlite5∶5(1∶1)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in root rate was also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meant that this kind of matrix could take place of the mixed grass carbon matrix in the cutting nursery of Pearl Pink. [Conclus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Dianthus caryophyllus seeding, addition of reasonable coir proportion in matrixes helps corresponding varieties to enhance their seeding rates and also the dependence of grass carbon in the soilless cutting nursery.
  Key words Dianthus caryophyllus; Coir; Cutting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為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康乃馨。其花朵绮丽、高雅,花色丰富,单朵花期长,在插花、花束、花篮、花环等中均被广泛应用,观赏价值高,与月季、菊花、唐菖蒲一齐被誉为世界四大切花。香石竹在我国已被广泛栽培,近年来,随着国外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栽培技术的逐步掌握,香石竹在中国种植面积成倍增加[1]。云南省是我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是世界三大最适宜栽培香石竹的地区之一[2],香石竹种苗优劣直接影响着切花香石竹生产。
  目前,香石竹种苗生产已摆脱传统土壤扦插带来的各种障碍,现主要以珍珠岩加草炭模式作为无土扦插基质,草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且价格昂贵,使得种植成本大大增加,此外,对于草炭基质的大量开采将严重破坏环境资源,不利于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将使用椰糠代替草炭开展相关试验。
  椰糠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种价格低廉且可再生的新型基质,在我国花卉产业中逐渐得到应用。目前,已应用于东方百合(Lilium oriental)[3]、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4]、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5]、欧洲报春(Primula acaulis)[6]等花卉的生产中。椰糠基质的使用不但可以减少草炭的用量,还可再利用废弃物(椰壳),减轻环保处理的压力,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尚无椰糠作为草炭的替代基质应用于香石竹扦插育苗的相关报道。
  试验以珍珠岩和椰糠为主要材料,将其按不同比例混合作为香石竹无土扦插基质来研究其对香石竹成苗率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香石竹扦插的基质种类,以提高香石竹成苗率,实现以椰糠作为草炭替代基质的香石竹种苗的高效环保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品种。供试品种为‘马斯特’(R3)和‘珍珠粉’(D24)。‘马斯特’(R3)为大花品种,花朵红色,插穗叶片宽度适中,叶片开张角度略大,且茎较粗;‘珍珠粉’(D24)为多头品种,花朵粉色,插穗叶片细窄,叶片开张角度较小,且茎较细。
  1.1.2 试验基质。珍珠岩、草炭、椰糠,均为市售产品。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宝峰科研展示基地内进行,该基地母本棚和扦插棚均为自动控温、控光、控湿、通风,且都是离地苗床,棚区管理较为规范,可保证母本和扦插具备优良生长条件。
  1.2.2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扦插生根统计,2个品种基质配比相同,各设3次重复,每个品种设6个不同基质配比,其中A1为对照(CK)。详见表1。
  1.2.3 采穗。于2014年6月5日上午9:00在基地母本棚进行‘马斯特’(R3)和‘珍珠粉’(D24)采穗,釆穗时均选择优良、大小一致、无病虫害的穗条作为试验材料,具体标准为:‘马斯特’(R3)株高15 cm、茎粗0.6 cm、‘珍珠粉’(D24)株高13 cm、茎粗0.4 cm的穗条。采足试验设计数后迅速将插穗放入2~6 ℃冷库保存一夜,使其生理状态保持一致。
  1.2.4 扦插前准备。按试验设计对预留的苗床进行清洗和消毒。将椰糠经过粉碎灭菌和发酵后与珍珠岩混合并进行分筛,以保证所有基质粒径一致,然后按照各处理进行厚度为5 cm的基质摊铺,完毕后用清水浇基质至苗床底部均匀滴水为止以待插。
  1.2.5
  扦插。将从冷库取出的插穗蘸生根粉后插至基部第1对叶接触到基质表面为宜,株行距控制为2.5 cm,扦插完毕后对所有处理均匀浇1次水,浇至苗床底部刚好开始滴水为宜。
  1.2.6 扦插后管理。扦插后每天严格监控扦插棚,按照香石竹种苗扦插生产流程统一进行控温、控湿、通风、间歇喷雾以及病虫害防治,以消除各种因素对试验结果造成的不良影响。
  1.2.7 取苗和数据统计。28 d后于上午10:00对所有处理进行取苗,分别统计生根数、稀根数、成苗数,并计算生根率、稀根率、成苗率。
  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生根率=生根插穗数/插穗总数×100%(1)
  稀根率=稀根数/扦插总数×100%(2)
  成苗率=成苗数/生根数×100%(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配比对‘马斯特’(R3)生根率、稀根率及成苗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处理对‘马斯特’(R3)的生根率、稀根率、成苗率均有影响,其中对照处理A1基质配比为珍珠岩∶草炭=5∶3进行扦插时,‘马斯特’(R3)的生根率、成苗率分别为70.17%、28.08%,均高于其他处理。
  对照组的生根率显著高于各椰糠配比处理,但各椰糠配比处理的稀根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各处理中,成苗率由高到底分别为处理A5、处理A3、处理A4、处理A6、处理A2,其中,处理A5的成苗率为23.00%,处理A3的成苗率为22.33%,虽低于对照,但其稀根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可进一步开展研究,对椰糠配比进行细化调整。
  2.2 不同基质配比对‘珍珠粉’(D24)生根率、稀根率及成苗率的影响
  由表3可知,各处理对‘珍珠粉’(D24)生根率、稀根率、成苗率均有影响。对照处理A1的生根率为81.9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但在试验组中,处理A4、A5相对于其他处理的椰糠配比基质能获得相对较好的生根率,分别可达60.33%和55.17%。就稀根率而言,所有椰糠配比基质处理均低于对照处理,稀根苗的数量显著少于对照。在所有处理中,成苗率最高的为处理A4,为38.00%,且较对照处理A1要高,说明‘珍珠粉’(D24)采用处理A4的配比,椰糠基质可替代对照的草炭和珍珠岩混合基质;此外,处理A5的成苗率为34.67%,虽略低于对照处理A1,但其稀根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A1,可进行进一步研究。
  3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香石竹种苗生产过程中成苗率受多重因素影响,相同基质配比不同品种成苗率存在差距,同一品种不同基质配比成苗率也存在差距。生根率方面,2个品种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且差距较大;稀根率方面,2个品种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优势较明显;成苗率方面,品种‘马斯特’(R3)试验组成苗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处理A3、A5与对照较为接近。品种‘珍珠粉’(D24)处理A4、A5成苗率虽然分别高于和低于对照处理,但是与对照成苗率的差距较小,2个品种试验组最佳成苗率与对照组差距有高有低,但差距幅度都不大。因此,以椰糠代替草炭作为扦插基质是有可能的。
  影响香石竹扦插成苗率的因素较多,试验中扦插后管理并未针对各品种以及不同处理分别进行针对性的光照、水分、通风、温度管理,而是沿用传统香石竹基质配比,即珍珠岩∶草炭=5∶3的扦插模式进行统一标准管理,未对椰糠基质进行pH、EC值、孔隙度等进行相关测定,也未分析其对成苗
  率的影响,在后续试验中有望加入对上述内容的相关测定,同时也可考虑采用珍珠岩、草炭、椰糠三者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相关成苗率试验,达到以椰糠代替草炭或减少草炭比例的目的,减少基质对草炭的依赖,实现香石竹种苗生產过程中基质成本降低、循环利用和环保生产。
  参考文献
  [1] 宛淑艳,包秀凤.香石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12(6):114-117.
  [2] 李进昆,桂敏,张玲敏,等.香石竹采穗母本无土栽培基质和营养液试验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130-132.
  [3] 任爽英,刘春,冯冰,等.东方百合‘Sorbonne’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3):92-98.
  [4] 刘庆超.三种重要盆栽花卉的有机代用基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5] 孙君梅.红掌生长特性及苗期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0.
  [6] 李艳,张显,邹凤英,等.栽培基质对欧洲报春生长发育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6,34(1):237-241.
其他文献
摘要 以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循环处理为中心,通过介绍平衡计分卡的相关概念,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利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并结合其他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平衡计分卡在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机制的运用,详细论述了平衡计分法的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的4个模块如何应用到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机制中。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处理;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
期刊
摘要 利用广西都安县1977年航片数据以及1988、1999和2005年遥感影像数据,运用信息熵、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都安县1977~2005年28年来喀斯特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7~2005年28年间都安县土地利用系统演变过程表现为无序度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有序度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东部和北部为信息熵高值区,东南部和西南部为低值区。28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播种密度对玉米自交系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以郑58和Ph6wc这2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播种密度处理,对收获种子进行有关活力指标测定。[结果] 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2个玉米自交系种子的芽长、苗鲜重、活力指数、ADH和CAT活性,以及郑58的发芽势、Ph6wc的根长、干重和发芽指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浸泡液电导率基本呈下降趋势,平均发芽日数郑58各处理无显著
期刊
摘要 为了解青海省平安-乐都富硒区植物富硒特征状况,对富硒区48种植作物进行取样调查,发现富硒区不同种类植物、同种植物不同部位间硒含量差异明显。通过分析土壤全硒对植物硒的影响,发现大部分植物硒含量与土壤硒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过高的硒含量会降低植物对硒的吸收能力;进一步分析土壤有效态与植物硒的关系,认为有效态硒主要由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和碳酸盐态构成,为该区植物硒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来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酶抑制率法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准确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酶抑制率法测定蔬菜中有机磷类农药,研究测定过程中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方法等对蔬菜上残留农药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测定过程中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方法等对蔬菜上残留农药提取效率的影响有很大差别,25 ℃时15 min左右提取较充分,超声波能够提高提取效率。酶活性和酶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较大,37 ℃左右
期刊
摘要 [目的]探寻浚单29不同肥力水平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方法]研究在高产田与一般田2种肥力水平下浚单29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其相关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2种肥力水平下通过种植密度变化影响穗部性状来影响产量,相同密度,一般田肥力水平下,密度对穗部性状影响大于高产田对穗部性状影响。[结论]在一般田肥力水平下,浚单29最适宜密度为6.75万株/hm2,高产田肥力水平下,浚单29最适宜密度为7.50万株
期刊
摘要 [目的]提升低浓度下仲丁灵对烟草腋芽的抑制效果,降低烟叶中仲丁灵的残留量。[方法]尝试在仲丁灵中加入苯乙醇溶液,试验设计了11个处理,采用田间试验比较分析各处理对烟草腋芽抑制率和鲜重抑制效果。[结果]用37.3%的仲丁灵稀释240倍,同时加1.5%的苯乙醇溶液225 ml,与37.3%的仲丁灵120倍施用后相比较,在浓度降低50%的情况下,其对烟草腋芽的抑制有同等较好的作用效果。[结论]该研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播期与品种对荞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研究3种播期水平,4种品种下荞麦生长和产量的变化。[结果]随着播期的延迟,荞麦生育时期延迟,单株鲜重呈下降趋势,成熟期单株(根、茎、叶)干物质重量、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亦呈下降趋势。B1与B2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B4与B3相比增产极显著。[结论]该研究为荞麦高产栽培品种选择及适期播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通过愈伤组织途径诱导形成朱顶红原球茎。[方法]以朱顶红(Hippeastrum vittatum)鳞茎作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途径诱导形成原球茎,并建立再生植株。[结果]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NAA 1.0 mg/L,诱导率达到80%;诱导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1 mg/L,诱导原球茎系数达到15~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调制后降解产物对香气质、香气量的影响,旨在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研究了100%无机肥(T1)、25%饼肥+75%无机肥(T2)、50%饼肥+50%无机肥(T3)、75%饼肥+25%无机肥(T4)、100%饼肥(T5)对大田期烤烟质体色素含量及其调制后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 大田期生育期内烤烟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配施饼肥有利于提高烟叶叶片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