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发光碳纳米点,有望取代金属量子点

来源 :金属功能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u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新材料在线5月21日消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近日研究发现,无毒且经济的碳纳米点中的超级发射体可以替代金属量子点(由具有毒性且非常昂贵的金属制成)应用于诸多领域。研究发现,大约20%的碳纳米点是理想发射体,而大约80%的碳纳米点在排热之前具有非常短的发光状态。研究人员使用超快速纳米成像,结合纳米空间分辨率和飞秒时间分辨率来记录处于激发态的量子点,辨别出碳点群中的好发射体和坏发射体,下一步将优质发射体从中筛选出来便可以替代现有的金属量子点。
其他文献
日前,全省首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培育企业、改革试点产业基地培育名单出炉,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培育企业。
吴昌硕的祖上,世代显赫,以耕读传家。据《吴氏宗谱》所记,周太王欲传位,泰伯(太王长子)三让王位,从周原(今陕西宝鸡岐山、扶风)避居梅里(今江苏无锡梅村),建勾吴国,泰伯为吴氏始祖。春秋时传至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无锡常州),称“延陵季子”,为吴氏鼻祖。
山长水远怀大千,水清木华载人间。2021年4月,值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校庆大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10年前,苗日新教授曾在百年校庆前夕撰毕其大著《熙春园·清华园考—清华园三百年记忆》,其中对于陈梦雷所编纂《古今图书集成》的地点和历程进行了严谨考证,由此可证得熙春园便是此书诞生之地,进一步证明了“集成馆”曾“设立于熙春园西部(今近春园·荒岛)”,亦从细枝末节破解了清华园的身世之谜。此著作之部分焚余书亦同嘉庆“水木湛清华”玺印一并陈列于本次大展
北京画院最初为“北京中国画院”。建院六十多年来,在一代代同仁的坚守和传承下,以逆水行舟的姿态,不断发展进步。北京画院(后文简称“画院”)自身独特的发展史,已经成为新中国对传统文化继承发扬的生动实例。其重要性、典型性与借鉴意义,在国内类似机构之中首屈一指。
底泥作为河流营养物质的主要储集层,其主导的内源污染物释放对河流上覆水及其微生物多样性有重要影响。文章以绵阳市木龙河为研究对象,对河道上覆水与底泥中污染物质分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内源污染释放构效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结果发现木龙河上游到下游上覆水总氮(TN)、氨氮(NH3-N)及总磷(TP)浓度均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对应的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却呈明显下降趋势,且主要优势物种为浮游藻类与真菌;在木龙河底泥中,总碳、总有机碳、TN、TP从上游到下游呈现递减的趋势,与上覆水成反相关,且主要优
该研究于2017年9月-2018年2月连续采集长沙市大气PM2.5样品,分析了PM2.5样品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浓度变化及其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对比分析了清洁天和污染天WSOC浓度特征,并基于后向轨迹分析(HYSPLIT)和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PSCF)方法探讨了秋冬季WSOC的传输路径及潜在来源贡献。结果表明,秋、冬季WSOC平均浓度分别为6.22、7.00μg/m3,WSOC与相对湿度和风速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温度相关性不明显。
得句呈佛,一种态度,一种修为,一种境界。年轻时的金农就与佛有缘。西湖后岭,他“青鞋布袜,常造精庐,得句呈佛,旬日忘返”;中年以后,金农不改旧志,“念玉溪生有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誓愿,因亦誓愿五十之年便将衣祴入林,得句呈佛,以送馀生”。
雷·阿曼特劳特是一位荣获普利策奖的美国诗人。尽管时常被人称之为语言诗西海岸分支的一位创立人,她还被公认为该创作运动某些方面的早期批评者。她的发言,“诗的无声”(1985),表明了反对不同散文诗(名为新句)种类的立场,认为她的许多同行写作时只为了趋附一种断然的、警示性的风格,她将此风格划归阳刚的范畴。相反,她力荐一种线性、断裂但又容纳“无声”的抒情诗。通过阅读阿曼特劳特同时代诗人朗·斯利曼的作品,以及她本人当时的诗歌,本文重温“诗的无声,”并重构其针对语言诗流派诗学的介入。她启用无声来设法解释她
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迫在眉睫。氢能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具有质量轻、能量密度高(120~140 MJ·kg-1)、环境友好、储量丰富且储存便利等优点,因此氢气被视为未来理想的高效能源载体。在众多制氢技术中,电解水制氢对于未来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具有极大的意义,为了提高电解水制氢的效率,目前很多科研工作者致力于开发具有高效析氢反应的催化剂。围绕贵金属催化剂、金属硫化物、金属硒化物和金属磷化物等这几种析氢高效催化剂来展开讨论了近几年析
据cnBeta网5月18日消息,美国罗德岛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当伤口发生感染时能够发光的新型智能绷带。该绷带的辅料聚合物纤维中含有改良的单壁碳纳米管,可与伤口部位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当人体白血球探测到致病细菌存在时会产生化合物过氧化氢,从而使纳米管发出荧光,并启动绷带上的检测装置,以分析这种荧光,随后将警报传送到智能手机等工具上。该设备有望在早期阶段诊断出感染,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防止截肢等恶劣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