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培养探讨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KAII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个中学校也加大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与以往的教育体制相比,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体育课是培养学生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此,本文对关于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望相关人员可以借鉴和采纳,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身体素质培养;探讨
  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个人理想的基本条件。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在我国沿用的时间较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步。因此,在今后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大对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保证学生的身心可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一、中学生体育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对于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高。因此,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为国家储备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学校要想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就一定要保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以朝着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中学作为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阶段,学校管理人员以及教师更加应该加大对其的重视程度,意识到中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根据当前我国中学生体育教学的水平来看,很多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家长经常会从孩子自身的爱好以及兴趣出发,让其具备一门特长,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这种情况下,学生追求知识的渠道具有一定的单一性以及专一性。比如:有的学生注重书本知识,忽视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会让学生自身素质朝着畸形状态发展,违背了事物的整体性原则,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1]。在这种形势下,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加大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提升中学生体育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有效对策探讨
  (一)加大准备活动开展力度
  任何运动的开展都离不开适当的准备活动,良好的准备活动,对于身体素质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传统中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将体育学科认为是一门玩乐的课程,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意的玩耍和打闹。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程度不足,同时也没有培养自身身体素质的意识,使得学生的体育水平和能力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体育运动的前期阶段,教师应该适当的进行准备活动,让学生可以有效提升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避免因为剧烈运动对身体造成伤害,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让学生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在实际中学生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准备活动,为后续的体育运动学习奠定基础[2]。比如: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徒手操,包括:扩胸运动、伸展运动等,让学生的身体机能可以得到合理的调动,唤醒学生的身体器官。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适当身体柔韧性练习,增强学生身体的灵活性,防止学生出现拉伤等情况。当前期准备活动完成以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慢跑,如:400米、800米,促进学生血液循环,让学生的关节得到充分的活动,进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提升体育训练的技巧
  在中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才可以让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在实际的体育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对主动的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并且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但是,由于中学生缺乏对体育的认识,再加上没有正确训练技巧,使得学生在实际的体育训练中,经常一开始就进行超负荷的激烈运动[3]。这种情况下不仅不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受伤,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为了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身体受到损伤,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学生可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训练技巧,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接受能力,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方案和计划,让学生可以在科学的环境下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训练技巧进行指导和规范,对学生体育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教师在进行足球运动项目进行教学时,经常会遇到由于学生对足球相关技能掌握程度不足,而做出超负荷的行为,致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一些学生在足球比赛的过程中,经常为了赢得比赛,在进攻时加大了推进的速度,从而消耗了自身大量的体力[4]。此外,还有一些学生经常在阵地进攻中强迫自己传出超远距离的球,致使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了拉伤,不仅不会赢得比赛,还不利于身体素质的培养。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对学生体育课中的行为和活动进行严格的规范,防止学生因为参加超剧烈的活动而受伤。同时,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如:喜欢乒乓球的分为乒乓球小组,喜欢足球的分为足球小组等。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各个小组所属运动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技能和技巧传授,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水平都可以得到提升。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教师要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不合理、不规范的技术动作进行严格的规范,保证在提升学生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意识
  对于中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而言,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體育学科与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相同,都需要学生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循序渐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因此,为了可以进一步培养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那么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意识,同时让学生养成一个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的体育水平可以得到全面提升。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期间,教师要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量,防止出现太大的落差,不要让学生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这样不仅不会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对体育学习产生一种消极的态度,从而制约了学生的良好发展[5]。
  在中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过程中,良好的体育学习意识对于学生体育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在中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定量的8组徒手操和1000米慢跑,同时根据体育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球类运动或者小型团队比赛,并且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此外,在体育教学期间,为了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体育运动的励志故事、小知识或是趣闻等,让学生不仅可以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课堂中,还可以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6]。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会意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即便是在课余的时间,学生也会自发组织开展一些篮球、足球等活动,有利于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三、结束语
  新形势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各个中学校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地开展一些体育活动,加强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让学生树立在终身体育的意识,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得到全面提升,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奖利.探究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的主动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0):212-212.
  [2]王学文,王瑞江.关于有效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教学设计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5):21-22.
  [3]廖志宏.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147-147.
  [4]刘洪池.基于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引文版:社会科学,2015(4):43-43.
  [5]李娟.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路径初探[J].学苑教育,2017(12):30-30.
  [6]相玉芹.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 (12):26-26.
  (作者单位:湖南省醴陵市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电影《芳华》以怀旧文艺片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70年代的文工团生活。电影突出了女性视角和战争场景,尤其在使用音乐和舞蹈等叙事手法与20世纪70年代广为流传的芭
通过对常用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结构的深入分析,采用实体建模、模块化、参数化等技术开发了圆柱齿轮传动的三维参数化快速设计系统。系统是以Pro/ENGINEER三维CAD软件为开发平
道德利他是现实道德生活之中一种特殊的道德现象,它与制度伦理有着紧密的联系。一定的制度和制度体系既可能构成道德利他现象生成的障碍,也可能构成道德利他现象生成的动力。从
在动物界同一种群动物个体之间经常会发生互相攻击的行为。随着行为遗传学的研究,结果发现,攻击行为是一个多因素调控、彼此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遗传对动物攻击行为具有独立作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复合型人才成为各大企业争相吸纳的对象。因此,在职业能力引领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显得非常必要。由于专业不同的学生对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推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需要因系制宜、因人制宜。充分结合学生的情况,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高职体育教学的优化。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高职体育教学的情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
以Bi(NO3)3·5H2O和(C4H9O)4Ti为原料,分别以柠檬酸、乙酸、EDTA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i4Ti3O12,探讨了不同络合剂对所得粉体组成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
基于低维纳米Bi2Te3材料的微观结构,阐明纳米Bi2Te3的合成机理,总结不同形貌纳米BiaTe3材料的合成工艺及其对热电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纳米Bi2Te3材料的热电性能提供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