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架式抗滑桩设计参数优化与桩体变形分析

来源 :地质论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ananjing31306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因门架式抗滑桩具有较高的能效比,可以更为经济地实现有效加固,因而在大型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中被广泛使用.门架式抗滑桩的设计参数选取是实际工程中的难点,因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设计参数的选取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对门架式抗滑桩的加固机理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了桩土的耦合作用.然后,基于加固后边坡稳定性的变化以及潜在滑移面的形态演变,对桩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到门架式抗滑桩的显著特点是在联系梁作用下桩体结构的受力协调,本文重点量化分析了分级堆载情况下门架式抗滑桩体结构的受力协调性,特别是利用荷载分担比来量化分析前后排桩的受力协调性,根据其在不同设计参数下的变化规律,得出桩体最佳桩间距和桩排距范围分别是3D~5D和3D~4D(D为桩径);最后,建立了最佳桩体设计参数条件下桩顶位移与堆载之间关系的指数函数方程.这一研究将为门式抗滑桩的设计与变形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云南毛坪和会泽铅锌矿床是川滇黔碳酸盐岩型铅锌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滇东北铅锌矿集区内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超大型矿床.靠近铅锌矿体常见透镜状、囊状产出的蚀变围岩,因呈麻点状而被俗称为“麻石”,空间上与断裂、矿化结伴出现,是重要找矿标志.本文以这种麻点状的蚀变围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大比例尺坑道剖面精细测量、岩相分析、电子探针分析、X射线微区衍射分析、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研究其物质组成、组构特征及形成过程.根据组构特征将蚀变围岩分为两类,Ⅰ类呈砂糖状,矿物颗粒主要为粗晶结构(0.5~1 mm)的白云石和方解石,
金柳滩韧性剪切带位于北祁连构造带东端山门镇,是陇山岩群与葫芦河岩群拼贴的构造边界.通过陇山岩群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和金柳滩韧性剪切带内的花岗质糜棱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发现:陇山岩群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形成于461.9±7.0 Ma;金柳滩韧性剪切带内的花岗质糜棱岩获得了~460 Ma,~420 Ma和~380 Ma三组年龄.其中,~460 Ma的锆石具清晰的振荡环带、高的Th/U值、左倾型的REE模式和显著的Ce正异常以及Eu负异常的特征,表明了~460 Ma为原岩的形成年龄;~420
大兴凸起东缘断裂位于北京平原的东南部,是控制大兴凸起与廊固凹陷的边界断裂,向N与控制大厂凹陷的曾发生1679年8级地震的NNE向夏垫断裂斜接,总体走向NE,倾向SE.以往的研究认为该断裂断错的最新地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其不属于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断裂.文中在高精度浅层地震勘探的基础上开展了高密度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获得了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具有明显活动的证据.该断裂在钻孔联合地质剖面中显示出正断活动特征,一套厚约7m的粉砂质黏土标志层在其断层下盘的顶界面埋深约为74m,而在其上盘的顶界面埋深约为102m,位
《地质学报》(中、英文版)和《地质论评》三刊编辑部努力学习领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髓,积极落实“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技期刊”的要求,努力工作,默默奉献,2021年度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期刊
疏勒河尾闾区是护卫敦煌绿洲及文化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对地下水化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次研究在野外调查及采样测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离子相关性分析、Gibbs图及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明确了疏勒河尾闾区的地下水化学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疏勒河尾闾区地下水水质总体呈弱碱性,具有高溶解性总固体及高硬度的特征,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SO24--Na+型.地下水水化学演化是由蒸发浓缩作用主导,同时风化溶解和阳离子交换共同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中的Ca2+及Mg2+主要来自于蒸发岩及
花岗石是指以硅铝质岩石为原材料,主要为花岗岩类,可包括中酸性、中性岩浆岩及硅铝质高级变质岩等,制作的石材.贺州区域的花岗石石材资源丰富,随着石材产业的不断发展,花岗石加工产业和及其荒料利用等发展前景空间广阔,此外还得到了国家和地方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对推动贺州市花岗石石材产业市场,拉动贺州市以及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在2021年9月12日的维也纳马拉松赛上,一位埃塞俄比亚选手以2小时09分22秒的优异成绩,获得该比赛的冠军.但在比赛结束后45分钟,他的成绩被取消,原因是他穿着的参赛跑鞋违反了世界田联的跑鞋最新规定.按照规定,跑鞋的鞋底厚度不能超过40毫米,但是该选手的鞋底厚达50毫米.更厚的鞋底可以提供更好的弹力,帮助选手节省体力.
期刊
容重是描述泥石流性质的重要基础参数.本文基于泥石流运动过程的时空特征,厘定了最大容重、峰值容重和平均容重3个容重特征值.以蒋家沟1987年以来的泥石流观测数据为分析对象,分析了3个容重特征值在数值上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最大容重与峰值容重的关系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最大容重与平均容重的关系式具有实际计算适宜性;②最大容重和峰值容重均与泥石流峰值流量呈正相关,与泥石流冲出规模关系不明显.在现有泥石流容重计算方法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泥石流容重取样、计算和校验方法,构建了泥石流灾害特征值计算中容重独立
在距离秘鲁太平洋海岸内陆1千米的海洋沉积物中,科学家发现了 4300万年前的鲸鱼化石.这种鲸鱼体长4米,奇特的是它长有四条腿,还有蹄子和蹼足.科学家认为,这种鲸鱼的身体构造表明它适合在陆地上行走.或许这些鲸鱼原来在陆上生活,但也会游泳.随着它们的身体对海水愈加适应,在它们进入海里生活后,四条腿才逐渐消失.
期刊
山东德州的华能德州丁庄水库发电站,是世界最大的单体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在该水库的水面上,漂浮着面积1.47平方千米的太阳能光伏板,设计总容量为320兆瓦,第一期建成了200兆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