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格林童话》。当年,格林兄弟历尽艰辛,采访市井小民,收集了两百多个在民间流传的童话故事,编写成了世界名著《格林童话》。《格林童话》诞生后,马上风靡全球,至今已有140多种语言版本,其中有《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青蛙王子》《小红帽》等,真正是家喻户晓。
然而,德国还有一条童话街,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条童话街就是以格林童话为线索,沿着当年格林兄弟的足迹,把格林兄弟一生停留过和收集民间童话的城镇串起来。1975年,格林兄弟诞生二百周年的时候。德国政府就特别规划了这条以哈瑙为起点一直到不来梅、全长600公里的童话街。
我问女儿:“想不想去童话街走一走?”
跟许多孩子一样,女儿也是个童话迷,她听说德国还有这样一条街,不假思索就嚷起来:“当然想去了,到格林兄弟的童话街上走一走,等于到格林童话的发生地体验一下童话的魅力,那才有意思呢!”
于是,我们父女俩就真正走进了迷人的格林童话——
格林兄弟的童年故乡
童话街的起点哈瑙,距法兰克福才20公里,所以我们坐飞机到法兰克福,然后再坐巴士,才20来分钟就到了哈瑙。
哈瑙是个非常宁静的小镇,街道两边店铺的门口都种满了鲜花,清晨的阳光洒下来,在碎石路上留下了长长的斜影,令人陶醉。
这座宁静的小镇就是格林兄弟的诞生地,格林兄弟在这里虽然只住了5年。但人们仍然为家乡出了名人而自豪。这里的纸上剧场一直在上演由格林童话改编的童话剧,这种童话剧全部以纸为材料,背景是纸的,演出工具和人物也都是纸的,非常有趣。菲利普思鲁尔城堡的一楼还专门为格林兄弟设立了展厅,《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童话纸影剧,在城堡的纸影剧场轮番上演……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坐落在市政厅广场前的格林兄弟铜像雕塑,两兄弟一站一坐,站着的是哥哥,坐着的是弟弟。女儿不解地问:“照理应该哥哥坐着,为什么反而让弟弟坐呢?”我告诉她:“因为弟弟体弱多病,哥哥照顾他呢。”女儿笑了笑,感慨地点点头:“他们的兄弟情谊可真深呀!”
我们凝视着兄弟俩的表情,似乎觉得兄弟俩正在讨论“这个童话该如何下笔”。
而铜像雕塑的底座上则写着:
哈瑙至不来梅之间的童话由此启程——
我们这就开始了这趟特别的童话旅行……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个美丽的小公主。有一天,她有一样东西掉水池里了,一只青蛙帮她捡了回来。但小公主嫌它丑陋,不愿意履行承诺,还一气之下把青蛙扔了出去。她哪里想到这只青蛙竟是一个英俊王子的化身……
这个童话就是《青蛙王子》,童话发生地是史丹瑙。
史丹瑙离哈瑙40公里,格林兄弟的父亲原来在哈瑙当书记,1791年调到史丹瑙任法官,于是格林兄弟也来到了史丹瑙。史丹瑙有古堡,也有美丽的森林,生性好奇的格林兄弟经常去古堡和森林玩,于是就有了《青蛙王子》和《糖果屋》。
我们的巴士向史丹瑙驶去,沿途尽是宁静安详、美丽如画的乡村风情。巴士经常会经过一些小镇;小镇很小,但教堂和市政厅总不会少,并且历史悠久。乡村小屋通常都是半木结构,屋前屋后万紫千红,漫步其间,真是又舒坦又浪漫。德国的乡村小镇虽没有特别惊人的名山胜景。但却是值得细细品味的。我们都知道,德国的城市不如小镇漂亮,小镇又不如乡村漂亮。只要富有童趣懂得情调,就能在这里品味到最美的风景。大约半个小时,巴士就驶进了史丹瑙,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史丹瑙古堡。大胡子司机一边停车一边告诉我们:“古堡里有格林兄弟博物馆,展示着格林兄弟的手稿和以格林童话为,主一题的版画,你们可以去看一下。”而我们却对古堡前小镇广场上的“童话喷水池”特别有兴趣。巴士刚停稳,我们就在“童话喷水池”前欢呼雀跃起来。那个“童话喷水池”真的非常有意思,池中的圆柱上刻着许多《格林童话》里的故事,池子里雕了一只青蛙,池沿边则斜坐着小公主;青蛙和小公主四目相对。好像正在述说着《青蛙王子》的故事。而古堡后面的那片森林,就是当年发生童话故事《糖果屋》的地方……我们又是赞叹又是拍照,兴奋了好一阵,才走进古堡参观格林兄弟博物馆,然后又在史丹瑙戏院看了一场根据《青蛙王子》改编的木偶戏。
这就是格林兄弟的童年故乡,哈瑙宁静,史丹瑙有趣,沿途风光美丽;我们是踩着格林兄弟的脚印,走进格林兄弟美丽的童年故乡的。
“真幸运,想不到在童话街第一站就有这么大的收获!”我感叹着。女儿更是激动不已:“也许美丽的风光感染了格林兄弟吧,所以才使他们笔下的《格林童话》如此美丽动人。”
萨芭堡的婚礼
接下来我们要去卡塞尔。这是一个比较热闹的小城,是格林兄弟住了30年的地方,是《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等著名童话的诞生地。那里有格林兄弟广场,有格林兄弟博物馆。更有令人向往的萨芭堡——睡美人的城堡。
相传睡美人在萨芭堡整整沉睡了100年,只因国王在她16岁生日时忘了宴请黑巫,狠心的黑巫便让城堡里的人全都陷入魔咒。如今,睡美人依旧沉睡在城堡顶端高达35米的塔楼上,等待着英俊的王子来亲吻她一下,吻醒她……
这里就是萨芭堡,传说中的睡美人城堡。
萨芭堡离格林兄弟居住了30年的卡塞尔不远,沿着威悉河谷,穿越莱茵哈德森林,很快就能到达萨芭堡。
这个神秘的童话城堡被森林包围着,我们的巴士驶进这片森林后,就好像一下子与世隔绝了。那些古橡树少说也有几百年了吧,浓浓密密,又高又大,在太阳的照耀下,就像一个晶莹的色彩斑斓的大罩子,把我们的思绪拉到了几百年前。我突然感觉到,当年王子骑着骏马,去萨芭堡寻找公主,恐怕也是从这里走过的吧。我们坐着巴士,但似乎觉得也是骑着骏马,一路上,还时不时地看到一些动物在密林里走动;偶尔会出现一片草地,可爱的鹿群在草地上玩耍……据说,这片超过一平方公里的森林里,至少有650多种植物和70多种动物。而萨芭堡就耸立在森林中高高的山崖岩壁上,古堡高达35米的塔楼就是睡美人故事的场景,爬满一面墙的藤蔓为这座城堡增添了许多沉睡百年的沧桑感。 萨芭堡原来是十五世纪黑森公爵的狩猎行宫,随着黑森王国的灭亡,萨芭堡也衰败了,衰败了很久很久,就跟睡美人一样沉睡了100年。还是在格林兄弟的妙笔下,衰败的萨芭堡才改变了它的命运。
巴士驶近萨芭堡的时候,女儿突然惊奇地说:“爸爸你看呀,古堡前的草地上怎么有那么多新郎新娘呀?”我也觉得奇怪,所以一下车就去打听原因。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睡美人》的故事深入人心,许多爱侣都很羡慕王子和公主等待了100年的美满而浪漫的婚姻,都希望到萨芭堡来举行婚礼。当地政府甚至就在古堡内设立婚姻登记处,爱侣们随时可以在古堡内举行经典浪漫的古堡婚礼。
让人感到特别刺激的是,半夜时分,我们在月光的沐浴下,悄悄登上古堡楼顶密室,看到了当年刺昏睡美人的纺锥,感受到了公主沉睡场景的神秘,还体验了一下等待一位英俊王子来吻醒的心情……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夜晚。
在吹牛大王雕塑前比赛吹牛
在土耳其战争中,我骑马冲进城门;让马喝水时,发现那马怎么也喝不够。我回头一看,马的后半截身子没有了,所以它喝进去的水。都从后面流了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我冲进城门时,马的后半截身子被放下的闸门切掉了。我就到城门外寻找后半截马,想不到那匹无头马正在草地上悠哉游哉地自寻快乐呢!我请军医用月桂树的嫩枝把两半截马缝合在一起。伤口愈合了,怪事又发生,月桂树嫩枝竟在马的体内生根发芽,不断地生长……
这是菲德烈伯爵在《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书里吹牛,吹得是神乎其神。
这本奇书我看过好多遍,每次搬家,都不会忘记带上它,并且总是放在书橱的最显眼处。女儿也很喜欢,常常被《吹牛大王历险记》逗引得哈哈大笑。因此,我们有幸经过菲德烈伯爵家乡波登佛德尔小城时,就理所当然地渴望着去拜访了一下这位吹牛大王。
吹牛大王的家乡在莱茵河畔,巷道很窄,两边都是半木结构的传统尖顶小屋,就像一个童话世界。当年这个家伙大吹特吹自己曾在土耳其战争中骑过半匹马,如今在波登佛德尔小城的市政厅广场上,果真设立了一尊半匹马的雕塑;吹牛大王骑在半匹马上,从半截马里还不停地喷出水来呢……
这尊雕塑实在是太有趣了,看得我们忍不住哈哈大笑。我们俩一边笑,一边就坐在吹牛大王雕塑前比赛起吹牛来。我吹了一个《打猎》的故事,女儿吹了一个《一拳打进狼的肚子里》;我又吹了一个《八条腿的兔子》,女儿不甘示弱,又吹了一个《骑着炮弹飞行》……
我们对《吹牛大王历险记》的故事都很熟,所以赛了半天也没分出胜负。于是我们又比赛即兴自编的吹牛故事,结果女儿赢了(其实我是故意让她的,她成了不体面的吹牛大王,还蒙在鼓里沾沾自喜呢……)
哈米伦到处是“老鼠”
很久很久以前,哈米伦遭遇严重鼠患,镇长贴出告示:消除鼠患者,可得一大笔金钱。
有一天,来了一个穿花衣裳的吹笛人,自称可以消除鼠患。他吹起笛子,那笛声悠扬悦耳,就像魔咒使满街的老鼠昏昏欲睡,跟着他走到威悉河边,然后一只只跳到河里。鼠患解决了,可镇长却反悔了,硬说老鼠是自已跳到河里的,不是你吹笛人的功劳。
吹笛人气愤地离开了。过了几天,他又回来了,又吹起悠扬悦耳魔咒般的笛声,可是这次昏昏欲睡、跟在他后面的却是镇上130个孩子;他们被拐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哈米伦的吹笛人》是格林童话里一个很有影响的童话故事。它流传已久,常常被人们用来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据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哈米伦确实发生过这样的绑票事件,时间是1284年。
那么,现在的哈米伦究竟怎样呢?
喏,到了!远远看去,镇子并不大,但依山傍水的房子很鲜艳夺目。走进哈米伦,我们马上就有了一种神秘梦幻的童话感觉,街道两边的房子都不高,但装饰得非常漂亮;都有尖尖斜斜的红屋顶,但造型可爱,各式各样,一点也不呆板。街道是漂亮的石砖路,街上出现一条条弯弯曲曲、由许多白色圆点组成的路标。
“啊,老鼠!”女儿突然惊叫一声。
我随着她的视线低头仔细一看,哈,原来是一只白色小老鼠呀!它是一个路标。政府将哈米伦所有的旅游景点,都用漆把地上的白色小老鼠连接起来,只要沿着老鼠脚印走,就可以看到针对《哈米伦的吹笛人》这个童话设计的主题雕塑和各种表演。真有意思!我们就嘻嘻哈哈地跟着白色小老鼠,去游览领略“捕鼠人的传奇”——
那幢文艺复兴式的莱特馆非常华丽,拱形入口处立着身穿花衣裳的“捕鼠人”,许多游客兴高采烈地排着队等候,都想跟“捕鼠人”合影:里面就是“捕鼠人展示馆”……
婚礼之家西边靠近广场的墙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吊钟,钟声响起,吊钟奏出《捕鼠人之歌》和《威悉河之歌》。每天下午,吊钟里的小人偶会跟着捕鼠人出来跳舞。
这时,露天剧场正巧在上演“捕鼠人的故事”,我们看到穿着花衣裳的捕鼠人吹着笛子,后面跟着一大群小朋友扮演的老鼠,进行着一场大游行,那种场面又壮观又有趣……
今天的哈米伦,到处都是“老鼠”:路上涂着白漆的白色小老鼠不说,各种商标也都用老鼠代替;店家则以老鼠为主题,制作各种糕点、布偶和玩具。我们还在一家称为“捕鼠人之家”的饭店吃饭,所有的菜名都离不开老鼠,生意好得不得了……
女儿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老鼠”菜,一边疑惑地咕哝:“哈米伦这地方真有点怪异,以前是满镇老鼠,老鼠带来灾难:现在又是满镇老鼠,而老鼠却带来了欢乐。这是为什么呢?”
我说:“这大概也算是明星效应吧。不过,哈米伦人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醒大家记住‘言而有信’吧!”
真的,在哈米伦一条小巷的墙上,仍然刻着当年花衣裳吹笛人诱拐孩童出城的路线;而这条街上,至今有着禁止跳舞嬉闹的传统……
就这样,哈米伦以《哈米伦的吹笛人》为背景舞台,用造型可爱的童话房子烘托气氛,使它成为童话街上不可错过的美丽城镇。
童话街走完了,我们站在可爱的不来梅城市音乐家面前,久久不愿离去。
童话街沿途并没有特别惊人的名山胜景,有的只是小而美的乡村小镇,是需要具备悠闲的心情,去细细品味的。但德国人却专门规划开辟了这样一条童话街,这是为什么呢?为了吸引游客,赢取利益,还是为了心灵深处那份童话情结?好像都有点意思,但细细一想,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意图恐怕还是后者。规划这条童话街的政府官员、设计师、艺术家和工程人员,也许都是当年《格林童话》的小读者,童年阅读的美好印象,在他们成年的人生和梦境里,仍然时隐时现、紧紧缠绕、挥之不去,于是他们就兴致勃勃、热情高涨地试图去再现童年阅读所带来的那份美好!童话街就是他们的心灵寄托,是他们留给自己,也是留给世界的童年再现。
这就是童话的魅力!
几天来,我们在童话街上走着,童话街的角角落落几乎都是童话。我们不断地从一个乡村到一个小镇,就像不断地在一个个童话里进进出出,不断地重温着一个个童话的趣味!沿途所见,别说那些经典景点,就是市井小民的住宅也都融进了浓浓的童话。你看,有的人家把窗户设计成一个童话场景,让人觉得他们是住在童话世界里;有家咖啡馆的门面和整个一堵墙就是一个童话场景,在这样的场境里品尝咖啡,自然就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滋味。突然看到兔子、乌龟、蚂蚁和昆虫在惊慌失措地逃跑,一只大灰狼在后面紧紧地追赶,走到面前仔细一看,哈,竟是一幅巨大的墙壁画……
这就是德国人精雕细刻的童话世界。他们创造了童话,然后又住在童话里供自己慢慢享用,供到此一游的游客享用……我和女儿有幸能够在这条童话街上走一走,实际上就是在享用他们童年阅读的美好,回味自己美好的童年阅读。
回家路上,我在日记本里写了几行字,递给女儿;女儿看完后,深情地念了出来:
很久很久以前……童话都是这样开头。
从此以后……童话都是这样结尾。
从此以后,童话街的故事,在我们心底,留下了更加温馨美好的记。
然而,德国还有一条童话街,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条童话街就是以格林童话为线索,沿着当年格林兄弟的足迹,把格林兄弟一生停留过和收集民间童话的城镇串起来。1975年,格林兄弟诞生二百周年的时候。德国政府就特别规划了这条以哈瑙为起点一直到不来梅、全长600公里的童话街。
我问女儿:“想不想去童话街走一走?”
跟许多孩子一样,女儿也是个童话迷,她听说德国还有这样一条街,不假思索就嚷起来:“当然想去了,到格林兄弟的童话街上走一走,等于到格林童话的发生地体验一下童话的魅力,那才有意思呢!”
于是,我们父女俩就真正走进了迷人的格林童话——
格林兄弟的童年故乡
童话街的起点哈瑙,距法兰克福才20公里,所以我们坐飞机到法兰克福,然后再坐巴士,才20来分钟就到了哈瑙。
哈瑙是个非常宁静的小镇,街道两边店铺的门口都种满了鲜花,清晨的阳光洒下来,在碎石路上留下了长长的斜影,令人陶醉。
这座宁静的小镇就是格林兄弟的诞生地,格林兄弟在这里虽然只住了5年。但人们仍然为家乡出了名人而自豪。这里的纸上剧场一直在上演由格林童话改编的童话剧,这种童话剧全部以纸为材料,背景是纸的,演出工具和人物也都是纸的,非常有趣。菲利普思鲁尔城堡的一楼还专门为格林兄弟设立了展厅,《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童话纸影剧,在城堡的纸影剧场轮番上演……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坐落在市政厅广场前的格林兄弟铜像雕塑,两兄弟一站一坐,站着的是哥哥,坐着的是弟弟。女儿不解地问:“照理应该哥哥坐着,为什么反而让弟弟坐呢?”我告诉她:“因为弟弟体弱多病,哥哥照顾他呢。”女儿笑了笑,感慨地点点头:“他们的兄弟情谊可真深呀!”
我们凝视着兄弟俩的表情,似乎觉得兄弟俩正在讨论“这个童话该如何下笔”。
而铜像雕塑的底座上则写着:
哈瑙至不来梅之间的童话由此启程——
我们这就开始了这趟特别的童话旅行……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个美丽的小公主。有一天,她有一样东西掉水池里了,一只青蛙帮她捡了回来。但小公主嫌它丑陋,不愿意履行承诺,还一气之下把青蛙扔了出去。她哪里想到这只青蛙竟是一个英俊王子的化身……
这个童话就是《青蛙王子》,童话发生地是史丹瑙。
史丹瑙离哈瑙40公里,格林兄弟的父亲原来在哈瑙当书记,1791年调到史丹瑙任法官,于是格林兄弟也来到了史丹瑙。史丹瑙有古堡,也有美丽的森林,生性好奇的格林兄弟经常去古堡和森林玩,于是就有了《青蛙王子》和《糖果屋》。
我们的巴士向史丹瑙驶去,沿途尽是宁静安详、美丽如画的乡村风情。巴士经常会经过一些小镇;小镇很小,但教堂和市政厅总不会少,并且历史悠久。乡村小屋通常都是半木结构,屋前屋后万紫千红,漫步其间,真是又舒坦又浪漫。德国的乡村小镇虽没有特别惊人的名山胜景。但却是值得细细品味的。我们都知道,德国的城市不如小镇漂亮,小镇又不如乡村漂亮。只要富有童趣懂得情调,就能在这里品味到最美的风景。大约半个小时,巴士就驶进了史丹瑙,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史丹瑙古堡。大胡子司机一边停车一边告诉我们:“古堡里有格林兄弟博物馆,展示着格林兄弟的手稿和以格林童话为,主一题的版画,你们可以去看一下。”而我们却对古堡前小镇广场上的“童话喷水池”特别有兴趣。巴士刚停稳,我们就在“童话喷水池”前欢呼雀跃起来。那个“童话喷水池”真的非常有意思,池中的圆柱上刻着许多《格林童话》里的故事,池子里雕了一只青蛙,池沿边则斜坐着小公主;青蛙和小公主四目相对。好像正在述说着《青蛙王子》的故事。而古堡后面的那片森林,就是当年发生童话故事《糖果屋》的地方……我们又是赞叹又是拍照,兴奋了好一阵,才走进古堡参观格林兄弟博物馆,然后又在史丹瑙戏院看了一场根据《青蛙王子》改编的木偶戏。
这就是格林兄弟的童年故乡,哈瑙宁静,史丹瑙有趣,沿途风光美丽;我们是踩着格林兄弟的脚印,走进格林兄弟美丽的童年故乡的。
“真幸运,想不到在童话街第一站就有这么大的收获!”我感叹着。女儿更是激动不已:“也许美丽的风光感染了格林兄弟吧,所以才使他们笔下的《格林童话》如此美丽动人。”
萨芭堡的婚礼
接下来我们要去卡塞尔。这是一个比较热闹的小城,是格林兄弟住了30年的地方,是《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等著名童话的诞生地。那里有格林兄弟广场,有格林兄弟博物馆。更有令人向往的萨芭堡——睡美人的城堡。
相传睡美人在萨芭堡整整沉睡了100年,只因国王在她16岁生日时忘了宴请黑巫,狠心的黑巫便让城堡里的人全都陷入魔咒。如今,睡美人依旧沉睡在城堡顶端高达35米的塔楼上,等待着英俊的王子来亲吻她一下,吻醒她……
这里就是萨芭堡,传说中的睡美人城堡。
萨芭堡离格林兄弟居住了30年的卡塞尔不远,沿着威悉河谷,穿越莱茵哈德森林,很快就能到达萨芭堡。
这个神秘的童话城堡被森林包围着,我们的巴士驶进这片森林后,就好像一下子与世隔绝了。那些古橡树少说也有几百年了吧,浓浓密密,又高又大,在太阳的照耀下,就像一个晶莹的色彩斑斓的大罩子,把我们的思绪拉到了几百年前。我突然感觉到,当年王子骑着骏马,去萨芭堡寻找公主,恐怕也是从这里走过的吧。我们坐着巴士,但似乎觉得也是骑着骏马,一路上,还时不时地看到一些动物在密林里走动;偶尔会出现一片草地,可爱的鹿群在草地上玩耍……据说,这片超过一平方公里的森林里,至少有650多种植物和70多种动物。而萨芭堡就耸立在森林中高高的山崖岩壁上,古堡高达35米的塔楼就是睡美人故事的场景,爬满一面墙的藤蔓为这座城堡增添了许多沉睡百年的沧桑感。 萨芭堡原来是十五世纪黑森公爵的狩猎行宫,随着黑森王国的灭亡,萨芭堡也衰败了,衰败了很久很久,就跟睡美人一样沉睡了100年。还是在格林兄弟的妙笔下,衰败的萨芭堡才改变了它的命运。
巴士驶近萨芭堡的时候,女儿突然惊奇地说:“爸爸你看呀,古堡前的草地上怎么有那么多新郎新娘呀?”我也觉得奇怪,所以一下车就去打听原因。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睡美人》的故事深入人心,许多爱侣都很羡慕王子和公主等待了100年的美满而浪漫的婚姻,都希望到萨芭堡来举行婚礼。当地政府甚至就在古堡内设立婚姻登记处,爱侣们随时可以在古堡内举行经典浪漫的古堡婚礼。
让人感到特别刺激的是,半夜时分,我们在月光的沐浴下,悄悄登上古堡楼顶密室,看到了当年刺昏睡美人的纺锥,感受到了公主沉睡场景的神秘,还体验了一下等待一位英俊王子来吻醒的心情……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夜晚。
在吹牛大王雕塑前比赛吹牛
在土耳其战争中,我骑马冲进城门;让马喝水时,发现那马怎么也喝不够。我回头一看,马的后半截身子没有了,所以它喝进去的水。都从后面流了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我冲进城门时,马的后半截身子被放下的闸门切掉了。我就到城门外寻找后半截马,想不到那匹无头马正在草地上悠哉游哉地自寻快乐呢!我请军医用月桂树的嫩枝把两半截马缝合在一起。伤口愈合了,怪事又发生,月桂树嫩枝竟在马的体内生根发芽,不断地生长……
这是菲德烈伯爵在《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书里吹牛,吹得是神乎其神。
这本奇书我看过好多遍,每次搬家,都不会忘记带上它,并且总是放在书橱的最显眼处。女儿也很喜欢,常常被《吹牛大王历险记》逗引得哈哈大笑。因此,我们有幸经过菲德烈伯爵家乡波登佛德尔小城时,就理所当然地渴望着去拜访了一下这位吹牛大王。
吹牛大王的家乡在莱茵河畔,巷道很窄,两边都是半木结构的传统尖顶小屋,就像一个童话世界。当年这个家伙大吹特吹自己曾在土耳其战争中骑过半匹马,如今在波登佛德尔小城的市政厅广场上,果真设立了一尊半匹马的雕塑;吹牛大王骑在半匹马上,从半截马里还不停地喷出水来呢……
这尊雕塑实在是太有趣了,看得我们忍不住哈哈大笑。我们俩一边笑,一边就坐在吹牛大王雕塑前比赛起吹牛来。我吹了一个《打猎》的故事,女儿吹了一个《一拳打进狼的肚子里》;我又吹了一个《八条腿的兔子》,女儿不甘示弱,又吹了一个《骑着炮弹飞行》……
我们对《吹牛大王历险记》的故事都很熟,所以赛了半天也没分出胜负。于是我们又比赛即兴自编的吹牛故事,结果女儿赢了(其实我是故意让她的,她成了不体面的吹牛大王,还蒙在鼓里沾沾自喜呢……)
哈米伦到处是“老鼠”
很久很久以前,哈米伦遭遇严重鼠患,镇长贴出告示:消除鼠患者,可得一大笔金钱。
有一天,来了一个穿花衣裳的吹笛人,自称可以消除鼠患。他吹起笛子,那笛声悠扬悦耳,就像魔咒使满街的老鼠昏昏欲睡,跟着他走到威悉河边,然后一只只跳到河里。鼠患解决了,可镇长却反悔了,硬说老鼠是自已跳到河里的,不是你吹笛人的功劳。
吹笛人气愤地离开了。过了几天,他又回来了,又吹起悠扬悦耳魔咒般的笛声,可是这次昏昏欲睡、跟在他后面的却是镇上130个孩子;他们被拐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哈米伦的吹笛人》是格林童话里一个很有影响的童话故事。它流传已久,常常被人们用来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据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哈米伦确实发生过这样的绑票事件,时间是1284年。
那么,现在的哈米伦究竟怎样呢?
喏,到了!远远看去,镇子并不大,但依山傍水的房子很鲜艳夺目。走进哈米伦,我们马上就有了一种神秘梦幻的童话感觉,街道两边的房子都不高,但装饰得非常漂亮;都有尖尖斜斜的红屋顶,但造型可爱,各式各样,一点也不呆板。街道是漂亮的石砖路,街上出现一条条弯弯曲曲、由许多白色圆点组成的路标。
“啊,老鼠!”女儿突然惊叫一声。
我随着她的视线低头仔细一看,哈,原来是一只白色小老鼠呀!它是一个路标。政府将哈米伦所有的旅游景点,都用漆把地上的白色小老鼠连接起来,只要沿着老鼠脚印走,就可以看到针对《哈米伦的吹笛人》这个童话设计的主题雕塑和各种表演。真有意思!我们就嘻嘻哈哈地跟着白色小老鼠,去游览领略“捕鼠人的传奇”——
那幢文艺复兴式的莱特馆非常华丽,拱形入口处立着身穿花衣裳的“捕鼠人”,许多游客兴高采烈地排着队等候,都想跟“捕鼠人”合影:里面就是“捕鼠人展示馆”……
婚礼之家西边靠近广场的墙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吊钟,钟声响起,吊钟奏出《捕鼠人之歌》和《威悉河之歌》。每天下午,吊钟里的小人偶会跟着捕鼠人出来跳舞。
这时,露天剧场正巧在上演“捕鼠人的故事”,我们看到穿着花衣裳的捕鼠人吹着笛子,后面跟着一大群小朋友扮演的老鼠,进行着一场大游行,那种场面又壮观又有趣……
今天的哈米伦,到处都是“老鼠”:路上涂着白漆的白色小老鼠不说,各种商标也都用老鼠代替;店家则以老鼠为主题,制作各种糕点、布偶和玩具。我们还在一家称为“捕鼠人之家”的饭店吃饭,所有的菜名都离不开老鼠,生意好得不得了……
女儿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老鼠”菜,一边疑惑地咕哝:“哈米伦这地方真有点怪异,以前是满镇老鼠,老鼠带来灾难:现在又是满镇老鼠,而老鼠却带来了欢乐。这是为什么呢?”
我说:“这大概也算是明星效应吧。不过,哈米伦人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醒大家记住‘言而有信’吧!”
真的,在哈米伦一条小巷的墙上,仍然刻着当年花衣裳吹笛人诱拐孩童出城的路线;而这条街上,至今有着禁止跳舞嬉闹的传统……
就这样,哈米伦以《哈米伦的吹笛人》为背景舞台,用造型可爱的童话房子烘托气氛,使它成为童话街上不可错过的美丽城镇。
童话街走完了,我们站在可爱的不来梅城市音乐家面前,久久不愿离去。
童话街沿途并没有特别惊人的名山胜景,有的只是小而美的乡村小镇,是需要具备悠闲的心情,去细细品味的。但德国人却专门规划开辟了这样一条童话街,这是为什么呢?为了吸引游客,赢取利益,还是为了心灵深处那份童话情结?好像都有点意思,但细细一想,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意图恐怕还是后者。规划这条童话街的政府官员、设计师、艺术家和工程人员,也许都是当年《格林童话》的小读者,童年阅读的美好印象,在他们成年的人生和梦境里,仍然时隐时现、紧紧缠绕、挥之不去,于是他们就兴致勃勃、热情高涨地试图去再现童年阅读所带来的那份美好!童话街就是他们的心灵寄托,是他们留给自己,也是留给世界的童年再现。
这就是童话的魅力!
几天来,我们在童话街上走着,童话街的角角落落几乎都是童话。我们不断地从一个乡村到一个小镇,就像不断地在一个个童话里进进出出,不断地重温着一个个童话的趣味!沿途所见,别说那些经典景点,就是市井小民的住宅也都融进了浓浓的童话。你看,有的人家把窗户设计成一个童话场景,让人觉得他们是住在童话世界里;有家咖啡馆的门面和整个一堵墙就是一个童话场景,在这样的场境里品尝咖啡,自然就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滋味。突然看到兔子、乌龟、蚂蚁和昆虫在惊慌失措地逃跑,一只大灰狼在后面紧紧地追赶,走到面前仔细一看,哈,竟是一幅巨大的墙壁画……
这就是德国人精雕细刻的童话世界。他们创造了童话,然后又住在童话里供自己慢慢享用,供到此一游的游客享用……我和女儿有幸能够在这条童话街上走一走,实际上就是在享用他们童年阅读的美好,回味自己美好的童年阅读。
回家路上,我在日记本里写了几行字,递给女儿;女儿看完后,深情地念了出来:
很久很久以前……童话都是这样开头。
从此以后……童话都是这样结尾。
从此以后,童话街的故事,在我们心底,留下了更加温馨美好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