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芬太尼预注射对依托咪酯注射后肌阵挛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ntitymatr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雷米芬太尼预注射对依托咪酯注射后肌阵挛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择期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雷米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缓慢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前,雷米芬太尼组和对照组分别静脉注射雷米芬太尼0.5 μg/kg或等量0.9%氯化钠。观察并记录肌阵挛发生情况及程度,同时观察患者有无恶心、瘙痒、呼吸暂停出现。

结果

对照组发生肌阵挛22例(73.3%,22/30),其中轻度11例,中度10例,重度1例。雷米芬太尼组发生肌阵挛2例(6.7%,2/30),均为轻度。两组肌阵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发生肌阵挛比例为14/16,女性患者为8/14。在雷米芬太尼组,男性与女性患者各有1例发生肌阵挛。雷米芬太尼组未发生恶心、瘙痒、呼吸暂停。

结论

预注射雷米芬太尼0.5 μg/kg可有效降低依托咪酯注射后肌阵挛的发生率,并且不会出现恶心、瘙痒、呼吸暂停等不良反应。男性注射依托咪酯肌阵挛的发生率较女性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肺炎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患儿的粪便病原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肺炎继发AAD患儿粪便的病原学资料。结果208例患儿检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毒素A和/或B阳性标本46例,培养后检出优势生长念珠菌122例、大肠杆菌10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2例、产气荚膜梭菌28例、产酸克雷伯菌21例、阴沟肠杆菌18例、肺炎克雷伯菌12例、铜绿假单胞菌8例。结论肺炎继发AAD患儿的病原体种类
目的探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右心漂浮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53例CTEPH患者均行右心漂浮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3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为(84.9±21.6)mmHg (1 mmHg =0.133 kPa ),肺动脉舒张压为(31.1±9.7)mmHg,肺动脉
目的研究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磁共振灌注技术检测14例脑型(脑型组)和10例非脑型(非脑型组)HLD患者豆状核、丘脑等部位的rCBF,为避免灌注时间差的影响,计算相对局部脑血流量(rrCBF),并与13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HLD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尿排铜量、病程与rrCBF的相关性。结果脑型组左右侧额叶、颞叶、豆状核、尾状核头、丘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