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water_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是提升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深入的分析了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性,并对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制定。
  关键字:中学语文;文学;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07-01
  前言: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活动贯彻新课改活动的不断推进,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当前很多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中文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实施制定,是当前很多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高度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当下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水平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体制对标准化考试的重视程度很高,一些中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仅仅能够对常规的教学活动实施设计,并不能保证对中学语文的鉴赏工作进行细节的制定,使得很多的中学语文教学活动虽然可以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目标,却不能保证对文学鉴赏能力进行必要的提高[1]。此外,一些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体制较为固定,相关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活动只能够结合教学任务的要求进行设计,并不能保证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常规活动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使得很多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得不到正规的培养。目前,很多中学生在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方面依然受课外阅读活动的影响较多,而对于一些正规的文学鉴赏教育,则缺乏足够的培训活动支持。
  二、培养中学生文化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一)陶冶学生情操。在进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中学生不仅可以对文学作品当中的信息进行记忆,也可以在情感层面得到更多的陶冶机会,并且使中学生能够更加清醒的进行社会环境的理解和适应,并保证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文學作品的研究和运用活动当中[2]。另外,文学作品的鉴赏活动可以在中学语文教学当中同教学的实际内容实现良好的结合,使常规的教学活动可以顺应文学鉴赏业务推进过程中的程序设计要求,保证学生的情操在规范的程序中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
  (二)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即是保证中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使中学生能够更好应对社会事务考验的关键性素质。因此,文学鉴赏活动的开展,可以使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较为理想的培养,保证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3]。文学鉴赏活动的推进过程也是使中学生更高质量的实施文学阅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得到有效的增强。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必须保证中学生可以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使文学作品的鉴赏价值得到更高水平的实现。
  (三)理解传统文化。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增强中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使中学生更加完整和深刻的进行传统文化的理解[4]。此外,文学作品不仅包含较为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可以有效的容纳传统文化当中的艺术性因素实现其社会影响。因此,在中学的语文课程中对文学鉴赏能力进行单独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文学作品具备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能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具备全新的理解,并且保证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当中的积极因素进行弘扬,对消极负面因素实施屏蔽,保证传统文化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正面影响。
  三、培养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反复朗读法。朗读是增强中学生对文学作品记忆的重要手段,也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深度。在进行反复朗读法运用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可以对具备感知性特点的文学因素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并且使朗读训练能够在朗读活动推进的过程中进行社会影响力的实现,保证朗读训练的实效性可以得到完整的发挥[5]。此外,要结合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实际特点,对学生的当前已经具备的文学鉴赏能力实施分析,使学生可以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大声朗读加深对文学作品各个细节的记忆,并且对默读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细节性因素和不容易读懂的因素加深理解,使反复朗读法的价值可以得到充分的实现。
  (二)精神融入法。精神融入法是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水平的重要方法,教师要首先对中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并且使中学生可以通过精神的有效融入更加完整深刻的实施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应用。使用精神融入法的优势很多,既能够使中学生动用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当中,也能使中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更好的利用休息时间对文学作品进行思考,以便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活动可以进行时间范围的延长,保证精神融入法的价值可以得到更高水平的实现。
  (三)课外阅读法。提升课外阅读的数量,是提升学生为文学鉴赏能力的关键。首先,教师要结合文学鉴赏培养活动的具体要求,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进行选择,以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的进行课外知识的阅读,并且保证相关知识可以适应文学鉴赏活动的要求。此外,要结合文学鉴赏工作对于课外基础知识的要求,对学生实施必要的导读,以便学生可以在完成基础性课外阅读之后,对大量课外阅读资源的核心要素进行集中学习,提升课外阅读法的实施质量。课外阅读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必须保证学生能够模仿课外书籍进行一定的仿写,以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摸索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思想,并将文学鉴赏活动同写作思维进行综合考量,使课外阅读法的价值可以得到更深层次的实现。课外阅读活动还必须保证具备足够的时间。教师要更大程度上压缩常规的语文教学课程,保证学生拥有足够的阅读时间。
  四、结论
  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深入的分析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现状,并对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具体执行策略进行制定,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阎秀萍.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3:57-60.
  [2]李翠青.中学现代散文鉴赏教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
  [3]欧珠.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培养路径初探[J].学周刊,2015,36:196-197.
  [4]李新玲.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5,Z1:41.
  [5]罗贞与.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3,12:125.
  作者简介:恩特马克·萨都(1972.3-),男,哈萨克族,新疆塔城人,本科,高级讲师,毕业于新疆伊犁师范学院,研究方向: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
其他文献
高校改革正在不断推进,在很多科研领域和教学方法上都有所创新.在高等医学院校,就革新出体育俱乐部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应用中被高等医学院校的师生广泛认可.尽管如此,在实施过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然而,我国企业的薪酬福利机制不够完善,员工满意度较低.本文提出,应当不断优化企业薪酬结构体系,为员工提供灵活的福利选择以及制定高效的考核
摘要:近年来,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的趋势,一些高校英语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使得学校采用大班上课的模式,减少了学生必要的锻炼机会,导致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导致高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出现滑坡现象。文章对高校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英语;写作教学;问题;对策  近年来,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的趋势
摘要:实现教育公平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一大问题,这也是提升各国国民综合素质的手段之一。尤其当今,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在对我们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有许多自身的问题,比如义务教育公平问题。这就使得许多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未能全部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并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的义务教育问题,本文通过以行政伦理的视角来
问:编辑同志,我于1971年至1976年在县港口装卸运输公司工作,但我办理退休时,当地社保经办部门认为我曾在运输公司工作时间因不符合政策规定,不能计算为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我不服。请问,我于1971年至1976年曾在运输公司工作的时间能否计算为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读者:卢先生  答:读者您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日工被吸收录用为国家固定职工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
期刊
新时代下,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本文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以美育思想渊源与高校美育发展现状为线索,探讨地方师范类高校美育工作的有益探索、不足之处和改革措
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转型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其涉及到岗位安排、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三支柱模型的特点和功能进行分析,探讨其对
1988~1992年应用蝗蛇抗栓酶(svate胎疗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45例,其有效率达95%,现将临床观察结果予以报道.1临床资料和结果男Zo例,女25例,年龄7~14岁,其中<1岁3例,-3岁12例,-7岁ZO例,-14岁Ic例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骨钙素(BGP)水平及骨密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法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58例男性酒精
硝普钠(50 mg/支)是一种速效强效降压药,能直接扩张小动脉、静脉,降低外周阻力,使血压下降,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但硝普钠必须避光保存,而且6 h需更换.目前许多临床科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