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探究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k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小学科学课程特征的影响,探究式教学成为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价值意蕴,并深入分析和探讨了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科学教育为主要内涵的基础性课程,因此科学探究是这门课程的中心环节[1]。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充分发挥小学科学的价值和作用,促进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的科学认知水平。因此,了解当前小学科学课程开展应用探究式教学的现状,归纳相关应用策略,对促进小学科学教学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價值意蕴
  1.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政治发展规律,确定合适的教学模式。小学科学开设对象为一到六年级小学生,这一阶段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良好的抽象记忆能力。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自主探究式教学,可以将书本中各种抽象的科学知识,融合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阶段的课程学习具有具体化和动态发展的特征,在未完全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情况下,如果采取强行背诵的方式进行学习,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实践,也与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课程的初衷相违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可以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终目标,这也符合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和方向[2]。
  3. 可以为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通过学习科学课程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可以通过教学环节和探究活动的良好设计,实现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积累对世界的认知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探究活动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为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立足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二、小学科学课程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分析
  1. 情境设置策略
  对小学生而言,恰当的情景设置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常见导入方式[3]。因此,常见的情景设置大多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典型,特别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从而将学生有效引入学习活动中,为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例如,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拉开窗帘,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影子和阳光的关系,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当然,在进行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教学内容需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情境,同时在情境设置过程中,还可以设计教学环节和内容,实现对学生科学态度培养,引导他们加深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环境的深刻认知。
  2. 实验活动策略
  小学科学课程离不开探究性试验,只有学生亲身参与各种自主探究性实验,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很多学校由于场地和设施等诸多条件限制,教材中的各种实验设计难以得到完整呈现,因此教师在实验活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对课本规划的实验进行必要的调整。比如,很多实验涉及到一些专业的器材,可以利用一些身边的物品进行替代,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教学效果。例如,如果没有制作生态瓶的小玻璃缸,可以利用较大的塑料瓶来代替。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相对较差,同时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实验活动过程中,可以对实验环节进行灵活设置,对试验步骤进行必要的规划设计和改进,保证实验活动顺利进行。
  3. 合作交流策略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各种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还应充分保证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探究活动进行过程中,学生大部分活动以分组的形式开展,因此在探究活动结束后,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和组间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学生探究遇到的瓶颈性因素要及时解决和引导。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还应强调课堂纪律,保障交流活动能够按照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进行。
  4. 知识拓展策略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主体教学任务完成之后,还有必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展,确保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内化。不仅需要新知识学习之前和所学内容进行联系,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效衔接,同时还需要在课本内容学习完成后,为学生设置一些拓展性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课外进一步的探究和思考,从而构建起良好的知识框架结构,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拓展探究问题设置方面,必须控制好难度,确保问题本身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否则难以实现应有的效果。
  三、结语
  总之,教学的特点和小学生认知特征的影响,探究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改革方向和趋势,而该教学模式的实施,也是一项庞大和复杂的工程,这不仅需要相关学者在该领域进行持续性的深入研究,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同时还需要广大一线教师身体力行,为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必要的经验总结。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明选,陈金艳.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20,10:97-105.
  [2]何丽娟.小学科学探究实验设计策略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9:117-118+121.
  [3]林慧娇.如何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4:158.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是一门强调实验的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教学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逐渐成为高中物理的重点教学方向。但受高考影响,大部分教师依然是以拿高分作为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导致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上比较吃力。所以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物理教师要尝试对教学进行新的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能够让学生以另一种眼光看待世界的教学课程,从而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结合数学的计量手段探究世界,改造世界。对于客观事物,数学更能够进行定量的描绘,形象的概括,是一门应用型的教学课程。学生如果能够有效掌握其中的原理和奥妙,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帮助。应用题能够更好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拥有清晰的思路,连贯的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得到真实有效的应用。所以,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用题是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学生所积累的阅读就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反过来,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就是要写好文章。只有结合起读和写,才能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然而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让读和写成为有机的整体,就必须注重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以写促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了,当然农村也不例外。对于农村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而言,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不仅可以有效的缩小城乡在教育层次的差距,提高农村地区语文的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朝着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进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水平而言产生着一定的作用。但是据笔者了解,目前有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并不重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口风琴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阐述说明。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发展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也应当不断提升,从而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发展。小学音乐教学与口风琴的结合发展可以促进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口风琴;课堂教学;运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  引言:在素质教学发展的背景下,应当转变小学
期刊
摘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100年来发展的角度来了解中共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将学术研究与核心工作结合起来,满足的时代需求,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歷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思想政治教育 百年历程 经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  一、中国
期刊
摘要:通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让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质疑与问题解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作用进行阐述,提出了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质疑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  质疑是学生思考的体
期刊
摘要:本次联展的《崇尚英雄》等3篇原创作品,指导老师仍是贾勇教授。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白老师、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王博士、西北政法大学曹老师和胡老师等学者的有关文献,贾老师是陕西教育厅评定的省级优秀教材《大学语文》等书主编,曾连续三年在教师赛讲活动中夺冠;主持国际合作项目“部分学生厌读怕写的成因与对策”,获得美国福特基金资助并被北京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评为优秀课题。  关键词:张馨月;侯怡莎;沈帅臣;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发展的个体性与差异性,重视开发学生的個性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其强大的交互功能和超文本链接能力(包括图库资源、存储、回放等功能),有利于物理课堂教学的多维互动,有助于突出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交互式电子白板;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为唱而唱的歌谣教学,通常以学生重复地听唱歌谣为主,对歌谣文本的挖掘不充分,在歌谣的话题、内容、模式、规律等方面缺少充分的演示。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无法自主发现提炼歌谣的规律。本文通过对歌谣的句式特点、歌谣的主题内容、歌谣的音调旋律、歌谣用词的语音规律等具体的演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英语歌谣,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歌谣 韵律演示 内容演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