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素材储备,书写灵动习作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kf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生这个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会有两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对于前者来讲,学生还有具体的教材可以参照,配合老师的讲解,学习起来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对于写作来说,好多学生就会特别被动。每次写作文时,笔者都会听到学生发出无奈的感慨:我到底该写什么啊?学生觉得没有内容可以参照和选择,导致写出来的文章,内容贫乏,感情空洞,让人读来味同嚼蜡。这样的写作训练现状,与我们新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习作要求是:讲真话,感情真实,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惧怕写作,关键在于他们缺乏素材的积累。
  俗語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用的材料,就相当于煮饭用的大米。没有了丰富的素材,何以写出流畅、灵动的文章呢?素材的积累是一个由少到多,循序渐进,持续不断的累积过程,到最后,才能够达到厚积薄发的境界。
  教师应该如何在日常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他们的写作储备充足的材料呢?笔者认为,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做好工作:
  一、走入生活大舞台,深入挖掘好素材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我们只有去向生活要素材,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够丰富、灵动。”确实,生活是引导学生开展写作练习永不枯竭的源泉。当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时,要时刻保持一颗敏感的心,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去寻找,去触摸,如此写作素材自然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深入观察:思考自我,及自己与同学之间的故事,自己与家庭之间的关联,和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等。这些都是切切实实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自然丰富、生动。因为是真实的,可感的,所以写出来的内容自然也是鲜活的,灵动的。
  例如,有个学生在介绍自己奶奶的时候,没有落入俗套。他不写写奶奶的慈祥和蔼,勤俭节约等,而是另辟蹊径,写到了最近流行的广场舞。写到奶奶对广场舞的热爱,反映出奶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小作者抓住了生活热点问题,把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及时地记录下来,捕捉到了心灵的感触,从而让写作真正融入到生活中,甚至融入到生命之中。
  二、巧妙挖掘语文教材,使其内化为写作素材
  初中语文教材,精选了多篇名家名作,以及优秀的带有时代特色的文章。教材给学生提供了非常生动的参考资料,蕴含了丰富的写作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用好这个教学素材,促使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掌握写作技能。
  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巧妙地迁移,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或者是借用课文的体裁结构等等。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作者通过描写父亲转身去买橘子,然后攀爬月台这样一个微小的细节,展现父亲对儿子的爱。我们便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通过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刻画和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学生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就知道要抓住各方面的特征,写出来的文章不再是千人一面,而是各具特色。
  可以说,巧妙地依托教材,深入地挖掘教材,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非常实用的好办法。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增强素材的储备
  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的确如此,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而丰富的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习作素材的有效途径之一。新的课程标准对七到九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作了明确的要求,即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所以学生只有真正地投身阅读,日积月累,才能够顺利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阅读可以在文中与作者进行思想沟通,了解别人的生活经历,并有效迁移运用,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世界。
  例如,我们平时在班级中,开辟了图书角,安排学生每个人定期带一两本课外书籍进行传阅,让学生的阅读量不断地增加。教师每天都会给学生安排固定的读书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可以让学生对课外书中的新词、美词、精彩的句段进行摘录;也可以用简单的话,概括文章的大意;也可以针对文章中的一个小小的细节,或者是人物的形象进行评述等。
  做好习作素材的积累,学生写作水平才会有质的飞跃。学生的思路打开之后,才能够兼收并蓄,博彩众家之长,写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灵动文章。
其他文献
SECI知识螺旋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一种知识创造的螺旋上升模型,文章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移转化与专利创造、专利运营与专利保护的动态专利管理流程相结
通过对冬小麦设定的5个生育期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冬小麦的耗水量呈双峰型,且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大.本文利用了气象和作物观测资料对不同
本文通过对人体热量平衡方程的建立和分析结合不同年龄人群的新陈代谢特点 ,求得凉爽条件下 (日平均气温 Ta<2 1℃ )体感温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和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
按照树龄大小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对于幼龄果树,由于根系不太发达,为了避伤幼根,一般依照树冠大小,在根部采用环状施肥方法。对于成年果树,墒情好的果园,可以打穴深施或用锄穴施,但
本文取1960~2000年全省25个代表站7月降水资料和北半球500hPa高度场资料、以及500 hPa面上的极涡、中纬度环流、青藏高原高度场(即高原地区等压面高度场)、副热带高压等74个环
期刊
该文根据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教学实效性不协调之现状,阐明了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改革,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教育观的转变、人才观的转变和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入手,以实现
利用改进后的大气环流谱模式(简称SF-AGCM)进行长时间积分,分别在青藏高原冬季感热、潜热减少,夏季感热、潜热增加和地形减半等三种情况下,求出其相应的我国温度情况.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