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产之土韵和合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陶土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制陶技艺,虽历经千年,古老的制陶技术依然在云南的角落中默默生存,从手制到轮制,从柴炙到窑烧,时至今日,制陶技艺越发炉火纯青且特色各异。历史上,云南多数陶器制品都是具有实用功能的日常生活用品,具有特定的功能。但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不同地域的民间陶器生产方式。云南土陶采用含有多种矿物质的云南红土,经700—800摄氏度低温烧制成为红土陶,呈现出土红、象牙黄、淡青灰等色彩。而在云南这块红土地上,黏土俯首皆是,大多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不同地区不同制陶原料、成型工艺和制陶技艺,形成了造型风格、装饰形式各异的多元发展局面。面对大自然的馈赠,高原人民把陶艺淋漓尽致地用到了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云南美食汽锅鸡要使用建水紫陶才能烹饪,傣族人的陶甑、陶壶能保持水的清甜甘冽、经久不腐,纳西人的陶酥油茶壶、陶烟斗、哈尼族的陶烟罐、土锅……都因土为质而显现出别样的朴拙温暖。现在无论云南的城市与乡村,云南陶器抬眼可见,伸手可触,建水紫陶、华宁陶、西双版纳傣族土陶、香格里拉藏族黑陶等最负盛名和特色。
  “抟泥成雅器,厚水濡文礼。烈焰炙金身,刻填笃精艺。无釉弃浮华,百砺就虹霓。建极有尚陶,心能融瀚宇”说的是建水紫陶独特的制作技艺和文韵雅兴。独一无二的工艺,成全了建水紫陶非同凡响的魅力。同时,建水紫陶还具有耐酸、抗碱、透气、防潮和保温的特点,以及“茶壶泡茶不变味,茶缸贮茶不变色,花盆栽花不烂根,器皿盛食隔夜不餿”的说法。现在的建水紫陶在产品类型上丰富有加,壶、杯、瓶、鼎、盆、盘、碗、碟、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等一百多个品种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喜好、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
  华宁陶,古称“宁州陶”,有“滇国古陶”、“华夏古陶”之美誉,是云南品种最齐全的陶器,历史悠久,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市场销量很大。相传明朝初年,制陶艺匠从江西景德镇到华宁来建窑制陶,至今近600年。华宁陶器质地细腻,造型古朴,有“白如玉,黄如橙,绿似翡翠”的美誉。用来盛放食物,能耐高温,保持色味不变。近年来,其品种不断增加,制作更加精巧。
  建水紫陶与华宁陶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陶产业链条也不断得到完善和延展,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业态,并且在与旅游业的互动中显现出较强的整合带动效应。傣族土陶和藏族的黑陶以其技艺的珍贵和文化的独特性,正逐步走入到人们的关注中,随着文化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傣族土陶和藏族黑陶必然会逐步淡化日常生活用品的功能,向纪念、鉴赏和收藏价值更为突出的文化商品转化,其生产制作和与现代市场的结合,也必然成为带动当地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云南陶器,糅合的是云岭土泥特有的博大与润泽,彰显的是高温烧制或者古法柴烤的坚韧与朴拙。以土成业,云南陶土产业已经成为民族民间工艺业中地位显赫、影响深远,在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陶器的生产制作与产业化发展不仅和合于天地自然、记载和传承了人类最古远的智慧和文化,也成为和合于现代文化消费需求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特色文化产业代表形态。
其他文献
浸、绘、扎、缝、染、漂、拆、碾。用灵巧的双手把线在织物打绞成结后,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最终变化为极具特色的手工艺品——扎染。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神奇的魔术表演。  据史料记载,早在南诏、大理国时代,本地居民就以扎染服饰为日常服饰之一,从《南诏国传》中人物的衣着服饰来看,早在一千多年前,先民们便懂得了“扎采纹绣”。特别是盛唐时期,扎染在大理地区一度成为民间最受追捧的商品,逐渐升级为贡品。
期刊
云南布艺,涵盖了织锦、扎染、蜡染、布扎、刺绣等等多种类型的以布为主要材质或者原料的工艺技艺及其生产制作的产品,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绘就了独具魅力的霓章虹幅。令人眼花缭乱的少数民族服饰是为明证,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各具特色,对织物的处理技法多样独特,手工与机械在很多地方并存,机械不能够替代的技艺如扎染中的扎花与拆花等技法,仍然被完好地传承延续并发扬光大。  一直以来,布艺在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业的发展中占据
期刊
傣锦,即傣族的织锦,是流传在傣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主要产地分布于傣族世居的云南德宏、西双版纳、耿马、孟连等地的河谷平坝地区及景谷、景东、元江、金平等县和金沙江流域一带。傣锦反映了傣族农耕社会的面貌,在许多其他民族农耕社会相关的手工艺都消亡的时候,傣锦就显得特别珍罕。  傣錦,当地称“娑罗布”。汉代傣族属“哀牢”。傣锦也有棉织锦和丝织锦二种。棉织锦基本用通纬起
期刊
明正德七年(1512年),永昌(云南隆阳区)人李德章(字俊贤),在反复多次用永昌盛产的南红玛瑙、黄龙玉、翡翠、琥珀等原料尝试制作棋子之后,终于成功烧制成了“色白如蛋清,黑如鸦青”的世间围棋第一珍品——永子。  从嘉靖皇帝开始,永昌棋子便被列为每年上贡之物,李德章家族烧永子的窑炉也由此有”李氏官窑”的地位,李家烧制的棋子,也从此被视为“国宝”。历史人物传纪《曾国藩》曾提到曾国藩当年手上就有一盒永子棋
期刊
珠宝玉石产业是云南的传统产业,云南人发现、开发翡翠的历史已有600多年。因而,云南自古就拥有“翡翠之乡”“玉出云南”的美誉。在珠宝玉石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云南珠宝玉石行业正再次焕发新机,把“玉出云南”的口号再次叫响。  云南拥有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供应优势。数百年来,云南是缅甸翡翠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形成了云南历史上玉石贸易和加工的传统优势。同时,云南自身也是我国玉石主产地之一,拥有哀牢山、高黎贡山、
期刊
云南的平均温度在5-24℃左右,总体来说可以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云南海拔最高点在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怒山山脉梅里——太子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红河汇合处,海拔76.4米。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差达6000多米。因纬度而造成的温差,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而在同一个纬度,一般高原每上升100米,温度即降低0.6℃左右,呈现出“立体气候”的
期刊
在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里,香格里拉是一个雪山环抱的地方,蓝月山谷中那状如金字塔的卡拉卡尔雪山高耸入云,吸引着到来者的目光和心灵。而在藏传佛教关于香巴拉的传说中,神秘的王国是一处由雪山围成的八瓣莲花之地。在虚幻与巧合之间,人们找到了香格里拉,从昆明往西北去,离开剑川县城后很快就能看到雪山,映入眼帘的是耸峙的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两山之间金沙江穿流,形成了著名的长江第一湾和虎跳峡。雪山给香格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金融等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城乡文化消费市场,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在传统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节庆会展等产业的基础上,“金木土石布”特色文化产业、休闲娱乐业、民族演艺、文化创意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稳步增长,主要指标明显提高。根据政府权威部门的发布,2
期刊
冬季的大山包展現出了它最为迷人的一面,冰天雪地、玉宇琼花,一片冰清玉洁、晶莹剔透,黑颈鹤如约而至,在大山包的跳墩河水库、大海子水库可看到成群结队的黑颈鹤舞姿蹁跹的倩影。对于多数摄友而言,这是最出彩的时候了。被誉为“鸟类熊猫”的黑颈鹤,是人类发现最晚,也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高原的珍贵禽类。它与大熊猫齐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稀有的国宝。目前全世界仅存6000多只,且大部分生活在中国。而昭通的大
期刊
新年来临之际,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上了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字字温暖,催人奋进,贺词里这样说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騖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四季更迭,从春走到冬,又从冬走到春,既是终点又是起点,生生不息。最好的时光,总是“现在”。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想用杂志陪伴着读者和游客,像剥洋葱一样一点一点地把云南的美展示出来,因此我们从风光、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