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的隔震与减振控制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数新建建筑都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从古到今,建筑抗震的质量和水平都在不断地提高,从以前的“砖木茅草”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甚至的钢材。但是如何提高建筑的隔震与减振性能,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抗震;隔震;减震
  建筑的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能力。为了达到这 个目的,工程师门往往会选择价格相对较贵的建筑材料,以保障楼房 在受到震动时也不轻易坍塌。但是,要使建筑在更大程度上减轻震动所带来的损害,就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材料、结构、地形。 楼房在受到震动的时候,由于强烈振动使得建筑各部位发生位移,空间结构的变形,部分支柱的承载力出现瞬间不足,使得建筑在短时间内坍塌。如果结构布置合理,能够有足够的隔震与减振能力,就算遇到强烈的震动,建筑内的支柱能够均匀支撑着楼房的各个位置,并且就算在坍塌的时候,也有足够的变形时间,让人们找到合适的位置去躲避,去减轻人员的伤害。如何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除了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施工水平和方法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建筑结构的隔震与减振性能。现就从建筑结构方面分析,介绍建筑的隔震与减振控制技术的应用,以及现阶段建筑结构的隔 震与减振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 建筑结构的隔震与减振控制的应用和分析
  1.1建筑结构隔震与减振控制的应用
  目前建筑结构隔震与减振技术上主要采用的是被动减振,其原理为消能构件减震体系,这种体系是利用结构的非承重构件作为消能装置的结构减震体系。常用的方式有:消能构件有:消能支撑、耗能交叉支撑、摩擦耗能支撑、耗能偏心支撑、耗能隔撑。消能剪力墙:竖缝消能剪力强、 横缝消能剪力墙、周边缝消能剪力墙等。其混凝土的接缝面可以填充粘性材料能或用钢筋联接。强烈地震时,出现非弹性的缝面错动,产生阻尼,消耗地震能量。遭遇较强地震时,结构部位发生较大变形,从而使装设在该部位的阻尼器有效的发挥消能作用。
  主动控制减震体系是利用外部能源,在结构受地震激烈振动过程中,瞬时改变结构动力特性和施加控制力,以衰减结构地震反应的自动控制体系。根据控制器的工作方式,主动控制体系分三种类型: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开闭环控制制。主动控制是振动控制的现代方法, 它已广泛用于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但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该方法进行结构主动控制尚是一个新兴研究方向。
  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半主动控制兼有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的 优点。它具备主动控制的效果又只需很小的电能通过调节和改变结构的性能减小地震反应,因此比较适合于改善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混合控制是将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结合起来应用或采用其它复合控制方 式通常称为混合控制,其最常用的形式是用作动器拖动调谐质量阻尼器(HMS)。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由于都需要实时观测建筑结构反应并进行实时分析和反馈控制,系统极为复杂,在推广应用方面受制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相比之下以增加结构阻尼、避免共振的被动 控制技术则更适合在众多的实际工程中应用。
  1.2建筑结构隔震与减振控制的分析
  近几年以来,地球的地壳运动频繁,震害发生较多。鉴于此现状,我国在工程结构的隔震与减振、震动控制方面的研究特别活跃,结构的隔震与减振应用在工程中日益增多,人们对居住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不断地提高,不能够仅仅关注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更需要重视所居住建筑的安全性能,工程师们正在从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案设计、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分析研究,向工程试点和应用的方向发展,集中使用的隔震体系在规范化和产业化的产业生产中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鉴于对理论方面的专业知识未能真正地运用到实践中,国家还需设立建筑研究基地,在原有的理论知识上加上建筑实践,不仅可以在实际上掌握结构布局的方案,同时还可以延伸建筑工程的研究方向,提高建筑质量和多种类的结构布局方案。
  二、建筑结构的隔震与减振控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1建筑结构的隔震与减振控制技术的现状
  曾经的老建筑与当下建筑相比,很少应用到隔震与减振的技术,旧楼房体现出来的实际情况是遇到一般震动时,都会有轻微的振动感,旧的营建模式都被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所取代,可是当下的许多建筑结构都是鉴于以往的建筑结构。要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需要考虑3个方面:根据现阶段的科学技术,分析建筑地方的地理位置,选择适用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提高楼房的耐用和抗震能力。目前,建筑商还是缺乏对建筑结构的研究,往往都只是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而忽视了通过建筑结构空间的布置去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需要根据隔震与减振研究反应出来的现状和需求,在建造过程中进一步的完善,做到材料好,设计新,结构布置恰当,同时采用到隔震与减振的技术。
  2.2建筑结构的隔震与减振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结构延性抗震措施是以一定的损伤为代价减小地震反应,应用隔震与减振技术则可以在结构上减轻的损伤,对各类结构基本上能使用,其减震效果对地面运动特性依赖性较小,耗资也不是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增大阻尼在减小结构相对位移反应和变形的过程中有时会使结构的绝对速度和加速度增大,从而对建筑内部的设备和人员带来某些不利影响。基础隔震对在短周期内地面运动影响下的中短周期结构而言,其减震效果比消能技术更好,但对地面运动输人特性比较敏感,不能完全消除共振的危险性。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方法可以满足不同的设防要求,对于地面运动和结构本身不确定性的地适应能力更强,可以提高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引入智能元件以后,其效果会更好,因此是值得重视的新领域。此外尚应在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开展合作和交叉研究,开发使用的装置、机构和配套技术,尽快形成新的产业,以支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和应用需要把传统的建造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使结构的安全保障系统成为智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营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总论
  对于建筑结构,我们还需不断努力,在原有的建筑结构技术上,通过隔震与减振技术进一步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满足居民的居住水平要求。
  参考文献:
  [1]孔枫.结构隔震设计方法与应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
  [2]杨润林.结构模糊振动控制的研究[D].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03
  [3]阆鹏刚.空间结构智能稳定控制的基本理论与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要】:外墙保温材料是建筑外墙的防火保温外衣,具有隔热防火保温的效果。随着近年来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型外墙保温材料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建筑保温材料选用的依据,探讨了新型外墙保温材料的发展趋势。并以水泥发泡板为例介绍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的优势。  【关键词】:建筑保温材料;绿色环保;不燃;水泥发泡板  我国目前城乡既有建筑面积430亿平方米,具备节能标准的还不到5%,在“十二五”期间,建筑节能建
期刊
【摘要】: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及其特点: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醇类汽车,氢燃料汽车,二甲醚汽车,气动汽车,电动汽车,以植物油为燃料的汽车。  【关键词】:能源;汽车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和各大汽车公司以及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致力于开发清洁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获得了长足发展。汽油和柴油是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能源,利用除此以外的
期刊
【摘要】:山神信仰是藏区社会的一种集体表象,是藏族文化中重要的象征体系。体系化建构的山神与社会结构具有紧密的相互映照关系。本文运用宗教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分析热贡地区的山神夏琼和热贡社会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热贡;社会;夏琼  笔者认为藏传佛教的信仰体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为基础的寺院信仰体系,二是以神山崇拜为基础的民间信仰体系。这两大体系都是藏族社会的产物,一方面继承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大小型农用拖拉机的实际运用也在逐渐增加。由于中国农民的本身素质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因此对于农用机械的使用也只能算是基本能用,农民对于农用拖拉机实际上基本都是生手。在实际运用中,当拖拉机出现故障时,大多数农民都是束手无策的,故而掌握农用拖拉机的一些基本知识,学习农用拖拉机常见故障的应急修理技术是当前我国农民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探讨农用拖拉机的维修保养,
期刊
【摘要】: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和内容创新的现实需要,是引导检察人员树立正确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凝聚和调动检察人员积极性、塑造良好的检察职业形象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检察文化;塑造;途径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历练,检察文化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从封建时期的传统法律文化到借鉴吸收了西方法律文化的近现代检察文化,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在移植西方法律文化的同时注重
期刊
【摘要】:在社会发展市场逐步扩张的今天,农用拖拉机和各式运输车逐渐被应用到日常农作生产中,这就出现了一些并没有经过培训但在使用拖拉机的人员,当机器有毛病时而不知道如何去解决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见。因此,能够主动去学习农用拖拉机的相关维修保养知识,而达到在出现故障时能做出基本维修,是本文希望达到的目的。  【关键词】:保养维修;农用拖拉机;注意问题  引 言:  一些没有经过培训而使用拖拉机的人,他们大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桥梁震害的主要原因,抗震设计思想和方法、结构设计基本要求等方面对桥梁抗震设计的常用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突出桥梁抗震设计对提升桥梁抗震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桥梁的震害;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其中公路、桥梁遭受的破坏更为严重。在抗震抢险救灾中,交通运输是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尽快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重要保障,
期刊
【摘要】:平安时代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位置,在这一时期,物语,假名,和歌都大放异彩,尤其是女性作家在文坛上的活跃,以《源氏物语》和《枕草子》为代表,女性文学代表作不断登场,衍生出日记文学这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并对以后的日本古典和近现代文学都造成了深远影响。本文重点以分析研究平安时代女性日记文学的特征为切入点,试图探究其诞生的原因和对以后造成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平安时代;女性;日记文学;
期刊
【摘要】: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其所带动的产业规模和就业人数在各行业首屈一指,其近年来又成为实行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环保的重要领域。建筑材料的可持续使用与人居环境的质量息息相关,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载体,其本身是现代绿色建筑的发展及绿色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建材  1、绿色建材的概念  绿色建材的涵义相当宽,又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材料或生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存在有安全、成本、质量、进度等控制与管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尤为突出,其存在着很多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主体不明、监督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再加之本身施工条件恶劣,究其原因有人、设备和制度的因素。通过进一步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和监督落实体系,不断规范作业教育,有效保障安全管理专项资金等措施,严防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安全风险  一、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