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防及护理分析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70例行急诊冠状动脉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者术后出现造影剂肾病,设为实验组,另12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制定专项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造影剂肾病的概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67%,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PCI术治疗后,容易发生造影剂肾病,影响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及造影剂使用剂量等。因此,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造影剂肾病;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护理措施
  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現并发症,如因造影剂使用引起的造影剂肾病,特别是术前已存在肾功能异常的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病率更高[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造影剂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中,造影剂多经肾脏代谢,由此导致的急性肾损伤患者也随之增多,部分患者可发展为医源性肾衰。本研究通过分析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并应用于50例需要行急诊冠状动脉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观察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70例行急诊冠状动脉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者术后出现造影剂肾病,设为实验组,另12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男52例,女68例,平均年龄(60.02±2.01)岁;实验组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60.11±1.05)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患者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根据急诊PCI手术后的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术后常规护理。
  1.2.2 实验组
  (1)准确评估患者基本资料:手术前,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完善患者术前健康教育,并对各项生命指标进行严格监测,针对存在糖尿病、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列为高风险因素患者,在手术前需要严格按照《冠心病介入诊疗对比剂的应用指南》中推荐的相关静脉水化方案进行治疗。(2)术前心理干预:除了要完善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护理常识的理解和对保健知识的了解,还应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支持,获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术前可能出现的消极心理,稳定术前心理状态,便于优化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1)分析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2)分析两组发生造影剂肾病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进行对数据的统计和整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出现造影剂肾病,其中高血压10例、糖尿病25例、心功能不全15例,造影剂用量(151.68±29.98) ml;70例患者未发生造影剂肾病,其中高血压5例、糖尿病10例、心功能不全12例,造影剂用量(102.38±25.22) ml。发生造影剂肾病组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基础疾病合并率及造影剂用量高于未发生造影剂肾病组,P<0.05,提示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及高造影剂用量,可能是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2.2 两组术后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应用PCI技术治疗的成功率越来越高,且有很多医院已经开始推崇并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使得接受PCI手术治疗的患者也逐渐增加。但是,PCI术后容易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其中造影剂肾病是一种医源性的病症,尤其是对于需急诊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时间是最宝贵的,应对于存在造影剂肾病风险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能够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中就显示,实验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PCI术治疗后,容易发生造影剂肾病,影响因素主要有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造影剂使用剂量等因素。
  参考文献
  [1]李永亮.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急诊冠脉介入(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与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11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用系统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从2019年4月~2020年9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择8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采取常规护理,实验采取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7.5%,实验组更高,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全程护理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中的重要价值。方法:选取68例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程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及希望水平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希望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纳入标准:经活检、骨髓中浆细胞比例等综合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符合化疗指征;年龄40~70岁。排除标准:无法积极合作;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膝關节康复操在训练伤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13例在训练中受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膝关节康复操治疗。结果:研究组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推拿手法治疗,首先对患者患侧腿进行轻揉,随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干预对胃炎胃溃疡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胃炎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护理组,每组44例。干预组采用饮食护理,护理组采用常规干预,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与护理组对比,干预组腹痛消失时间、反酸消失时间、烧灼感消失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组对比,干预组生存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干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7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行整体护理服务),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抑郁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1.2 纳入及排除標准  1.2.1 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心理状况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诊的96例痤疮患者,隨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进行临床生化检验出现误差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生化检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影响生化检验的因素,并制定对策。结果: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分别为饮食(6.67%)、用药(12.50%)、血液采集方法不当(32.50%)、严重溶血(25.83%)、实验室处理不当(20.83%)、仪器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高位颈椎骨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32例高位颈椎骨折患者,将其分为一般组和观察组,各16例。一般组采用单纯骨科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第1天、第7天及出院前疼痛评分低于一般组(P<0.05)。结论:在现阶段通過在高位颈椎骨折患者中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其具有一定的效果,应用价值良好。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高位颈椎骨折;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营养状态及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胃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2例。实验组予以综合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营养状况评分及化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告知患者化疗必要性,介绍化疗流程,同时辅以健康教育、饮食指
期刊
摘要:目的:肿瘤内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分析人性化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9月接诊的98例肿瘤内科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常规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整体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实际开展肿瘤内科护理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应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能够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