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孝义市“荣泉”循环农业专业合作社集“养牛、沼气、种菜、加工”为一体,以蔬菜为载体,以沼气为纽带,是我市发展低碳循环农业的典型。本文以该合作社的后续管理为例,通过对该合作社的现状管理进行分析,发现在后续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研究,对其他循环农业建设大型沼气工程的后续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合作社建设大型沼气工程现状管理情况
1、合作社大型沼气工程情况
“荣泉”循环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在山西省孝义市大孝堡乡马庄营村的肉牛育肥场下风向西北6亩的空地上,采用存栏肉牛1000头的粪便及废水产沼,采用目前在山西运行良好的500m3改良型USR厌氧反应器一座,年产沼气24.69万m3,沼气用于该牧场生产生活用能和附近500户村民生活用能,年产沼液13578吨,经过固液分离的固体沼渣晒干粉碎后作有机固肥和饲料添加剂的干沼渣年产892吨,经过固液分离的液体沼液采用管道输送到领近的800余亩蔬菜田中喷灌、渗灌、和滴灌用肥,整个项目是“变废为宝、资源全面综合利用的生态环保工程”,对孝义市畜禽业发展和拉动有机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推动和示范意义。
2、现状管理情况
该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沼气服务组织,按照“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和“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制订沼气合作社章程及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该合作社建设50个高标准曰光温室,50个新型大棚,面积达到200亩。有专门的养牛饲养员、废水废弃物处理员、沼气技术员,沼气辅导员每季度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上门检查走访等,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为用户提供“保姆式”的服务。沼气用户遇到故障,就可直接拨打村级沼气辅导员电话,一个工作日内解决,遇到大难题,沼气技术辅导员与合作社联系,由合作社帮助解决。
我市大型沼气建设已初具规模,沼气设施的投入使用已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沼气使用维护管理服务网络建设已开始起步,取得的成效是肯定的。但是,农村沼气建设与发挥沼气的更佳经济效益协调发展还有一定差距,抓好已建沼气的后续维护管理任务繁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我们探索解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沼户对正确使用维护设施感到困难。据对已投入使用的306户沼气用户调查,能对沼气设施进行灶具维护、管路排水、管路排堵的分别为92户、66户、76户,分别只占30%、21.6%和24.8%,大多数用户对沼气设施的正确使用和维护管理存在较大困难。更使人担忧的是,调查的306户中,只有210户基本达到“改厨”要求,仅占68.6%,还有31.4%的用户灶具放置不规范。个别用户灶具甚至用木板垫底,内侧木板已被严重烧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急需整改。
2、沼气服务体系难以满足日常维护管理需要。目前,无论从配备的沼气维护设备、服务人员还是沼气服务体系建设,都远不能满足沼气日常维护管理的需要。虽然我市已有90名技工在部分项目村开展工作,发挥了一些作用,但由于维护设备缺乏,维修材料供应不便,技工发挥作用也往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沼气设施后续维护管理资金无保障。近几年国家安排的国债资金、地方的配套资金都是按规定专款用于沼气设施的建设,对于今后的维护管理、保障其持续利用并无资金扶持的政策。目前该合作社的沼气设施维护设备都急需配置,但购置维护设备的资金至今没有来源,今后的维修及更新更难以保障。
4、沼气建设服务管理力量薄弱。一是沼气建设虽已列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但对已建沼气的后续维护管理考核份量显少,“重建设轻管理”极易重蹈“建设-自毁-再建设”的覆辙,造成重复投资的再次浪费。二是沼气建设技工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我市沼气技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虽取得了上岗证,但在实地操作中仍难以保证建设质量;有的是能规范操作、合格建设,但对非常繁琐的维护服务技术仍很缺乏,有待再培训提高技术档次。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近两年的实施,我市大型沼气建设已初具规模,随着项目的续建,沼气数量将逐年增加。为使已建的沼气设施持续稳定发挥效益,促进续建项目的实施,在工作思路上应从“重建设轻管理”转到“三分建七分管”上来,确保政府引导扶持的大型沼气项目实施一个,巩固一个,把投入使用的沼气设施维护管理好,让其持续发挥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强大型沼气使用和维护技能的宣传工作
用户对设施会使用,能处理设施一般故障,是沼气设施发挥正常效益的基础。要充分发挥沼气管理服务体系和维修服务体系的优势,针对用户的不同情况,采取集中培训、分散辅导、个别指导、现场示教等方法,对用户进行沼气设施使用和科学维护知识的讲解与示范,帮助用户掌握正确使用、合理维护的基本技能。同时,应特别注意向用户介绍灶具的正确放置方法,可采用水泥板、地面砖、铁皮等作为隔热设施。重视对灶具不规范放置的整改工作,可发限时整改告知书,加强督改,消除灾情隐患,确保使用安全。
2、创新大型沼气设施维护管理方式
根据我市大型沼气设施维护管理现状,应积极创新,尝试采取不同的维护管理方式。一是入户管网维护,要有专人负责,二是沼气服务合作组织应建立沼气设施日常维护动态管理档案,及时、准确地掌握沼户数量、设施维护管理情况及设施使用变化情况等信息。
3、建立沼气设施维护管理资金扶持机制
资金保障是沼气设施后续维护管理的必备条件。要按照“三分建七分管”的沼气建设发展思路,加强沼气的后续维护管理,推进沼气建设的巩固和发展。建立相应的沼气设施后续维护管理资金扶持机制,是保障沼气设施后续维护管理的需要。
4、加强沼气维护管理队伍建设
抓好大型沼气维护管理队伍建设,是促进沼气后续维护管理、发挥持续效益的基础。因此,要把沼气维护管理队伍建设好,使用好,管理好,就要加强沼气服务人员的培训,对已取得合格证书的技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再提高培训,同时加强对沼户进行使用维护管理知识的宣传示教,努力达到“一户一个明白人”的目标。
5、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沼气建设与后续维护管理是个系统工程,除了市乡两级政府加强领导外,市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能源管理工作人员除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管理能力外,还要发挥好政府的“参谋”作用。加强对沼气建设与维护管理的督导,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沟通,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要完善沼气设施建设与后续维护管理考核体系,建议加大对乡镇沼气设施后续维护管理年终综合考核的份量,从制度上落实“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工作方略。
一、合作社建设大型沼气工程现状管理情况
1、合作社大型沼气工程情况
“荣泉”循环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在山西省孝义市大孝堡乡马庄营村的肉牛育肥场下风向西北6亩的空地上,采用存栏肉牛1000头的粪便及废水产沼,采用目前在山西运行良好的500m3改良型USR厌氧反应器一座,年产沼气24.69万m3,沼气用于该牧场生产生活用能和附近500户村民生活用能,年产沼液13578吨,经过固液分离的固体沼渣晒干粉碎后作有机固肥和饲料添加剂的干沼渣年产892吨,经过固液分离的液体沼液采用管道输送到领近的800余亩蔬菜田中喷灌、渗灌、和滴灌用肥,整个项目是“变废为宝、资源全面综合利用的生态环保工程”,对孝义市畜禽业发展和拉动有机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推动和示范意义。
2、现状管理情况
该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沼气服务组织,按照“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和“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制订沼气合作社章程及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该合作社建设50个高标准曰光温室,50个新型大棚,面积达到200亩。有专门的养牛饲养员、废水废弃物处理员、沼气技术员,沼气辅导员每季度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上门检查走访等,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为用户提供“保姆式”的服务。沼气用户遇到故障,就可直接拨打村级沼气辅导员电话,一个工作日内解决,遇到大难题,沼气技术辅导员与合作社联系,由合作社帮助解决。
我市大型沼气建设已初具规模,沼气设施的投入使用已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沼气使用维护管理服务网络建设已开始起步,取得的成效是肯定的。但是,农村沼气建设与发挥沼气的更佳经济效益协调发展还有一定差距,抓好已建沼气的后续维护管理任务繁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我们探索解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沼户对正确使用维护设施感到困难。据对已投入使用的306户沼气用户调查,能对沼气设施进行灶具维护、管路排水、管路排堵的分别为92户、66户、76户,分别只占30%、21.6%和24.8%,大多数用户对沼气设施的正确使用和维护管理存在较大困难。更使人担忧的是,调查的306户中,只有210户基本达到“改厨”要求,仅占68.6%,还有31.4%的用户灶具放置不规范。个别用户灶具甚至用木板垫底,内侧木板已被严重烧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急需整改。
2、沼气服务体系难以满足日常维护管理需要。目前,无论从配备的沼气维护设备、服务人员还是沼气服务体系建设,都远不能满足沼气日常维护管理的需要。虽然我市已有90名技工在部分项目村开展工作,发挥了一些作用,但由于维护设备缺乏,维修材料供应不便,技工发挥作用也往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沼气设施后续维护管理资金无保障。近几年国家安排的国债资金、地方的配套资金都是按规定专款用于沼气设施的建设,对于今后的维护管理、保障其持续利用并无资金扶持的政策。目前该合作社的沼气设施维护设备都急需配置,但购置维护设备的资金至今没有来源,今后的维修及更新更难以保障。
4、沼气建设服务管理力量薄弱。一是沼气建设虽已列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但对已建沼气的后续维护管理考核份量显少,“重建设轻管理”极易重蹈“建设-自毁-再建设”的覆辙,造成重复投资的再次浪费。二是沼气建设技工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我市沼气技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虽取得了上岗证,但在实地操作中仍难以保证建设质量;有的是能规范操作、合格建设,但对非常繁琐的维护服务技术仍很缺乏,有待再培训提高技术档次。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近两年的实施,我市大型沼气建设已初具规模,随着项目的续建,沼气数量将逐年增加。为使已建的沼气设施持续稳定发挥效益,促进续建项目的实施,在工作思路上应从“重建设轻管理”转到“三分建七分管”上来,确保政府引导扶持的大型沼气项目实施一个,巩固一个,把投入使用的沼气设施维护管理好,让其持续发挥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强大型沼气使用和维护技能的宣传工作
用户对设施会使用,能处理设施一般故障,是沼气设施发挥正常效益的基础。要充分发挥沼气管理服务体系和维修服务体系的优势,针对用户的不同情况,采取集中培训、分散辅导、个别指导、现场示教等方法,对用户进行沼气设施使用和科学维护知识的讲解与示范,帮助用户掌握正确使用、合理维护的基本技能。同时,应特别注意向用户介绍灶具的正确放置方法,可采用水泥板、地面砖、铁皮等作为隔热设施。重视对灶具不规范放置的整改工作,可发限时整改告知书,加强督改,消除灾情隐患,确保使用安全。
2、创新大型沼气设施维护管理方式
根据我市大型沼气设施维护管理现状,应积极创新,尝试采取不同的维护管理方式。一是入户管网维护,要有专人负责,二是沼气服务合作组织应建立沼气设施日常维护动态管理档案,及时、准确地掌握沼户数量、设施维护管理情况及设施使用变化情况等信息。
3、建立沼气设施维护管理资金扶持机制
资金保障是沼气设施后续维护管理的必备条件。要按照“三分建七分管”的沼气建设发展思路,加强沼气的后续维护管理,推进沼气建设的巩固和发展。建立相应的沼气设施后续维护管理资金扶持机制,是保障沼气设施后续维护管理的需要。
4、加强沼气维护管理队伍建设
抓好大型沼气维护管理队伍建设,是促进沼气后续维护管理、发挥持续效益的基础。因此,要把沼气维护管理队伍建设好,使用好,管理好,就要加强沼气服务人员的培训,对已取得合格证书的技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再提高培训,同时加强对沼户进行使用维护管理知识的宣传示教,努力达到“一户一个明白人”的目标。
5、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沼气建设与后续维护管理是个系统工程,除了市乡两级政府加强领导外,市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能源管理工作人员除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管理能力外,还要发挥好政府的“参谋”作用。加强对沼气建设与维护管理的督导,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沟通,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要完善沼气设施建设与后续维护管理考核体系,建议加大对乡镇沼气设施后续维护管理年终综合考核的份量,从制度上落实“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工作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