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虚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中医证型。该证患者经常会出现倦怠乏力、头晕、胸闷、心慌气促、易出汗、易感冒等症状。气虚患者在去医院进行各项临床检查时,往往不会发现任何实质性的病变。因此,西医对气虚证往往难以做出明确的诊断,治疗起来也很困难。笔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发现,有一种非常简便易行的方法可治疗此证。这种疗法是:取生黄芪15克,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连续服用2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一个疗程即可有效地改善气虚的各种症状。
五六年前,我还是一个医学院校的学生。那时我经常会出现乏力、心慌胸闷、易疲劳、易感冒、易出汗等气虚的症状。后来,我偶然得到启发,开始服用生黄芪水进行治疗。在连续用药20天后,我乏力、易疲劳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感冒的次数也明显地减少了。即便偶尔患了感冒,症状也很轻微,往往不需用药就可痊愈。我到医院工作后,遇到了不少和我有类似症状的患者。这些患者经我建议服用黄芪水后均获得了非常好的疗效。随着临床经验的逐渐积累,我发现黄芪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此药对所有出现乏力、易疲劳等虚弱症候的疾病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那么,单味黄芪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
中医认为,黄芪性温、味甘,可入肺经、脾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乏力、易感冒、心慌、胸闷等气虚的症状,被人们誉为“补气升阳药之首药”。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能促进骨髓细胞的分化和红细胞、白细胞的生成,使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及多核白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从而可明显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此外,黄芪还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强心、抗衰老、抗病毒、抗细菌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气虚患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点,方可服用黄芪水进行治疗:①病情确实属于虚证。②没有患急性的感染性疾病。③没有出现壮热烦躁、面红目赤、渴喜冷饮、胸痛痰黄、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实等实热证的表现。如果出现了实热证,则需在黄芪水中加入适量的菊花、金银花等清凉的药物。
五六年前,我还是一个医学院校的学生。那时我经常会出现乏力、心慌胸闷、易疲劳、易感冒、易出汗等气虚的症状。后来,我偶然得到启发,开始服用生黄芪水进行治疗。在连续用药20天后,我乏力、易疲劳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患感冒的次数也明显地减少了。即便偶尔患了感冒,症状也很轻微,往往不需用药就可痊愈。我到医院工作后,遇到了不少和我有类似症状的患者。这些患者经我建议服用黄芪水后均获得了非常好的疗效。随着临床经验的逐渐积累,我发现黄芪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此药对所有出现乏力、易疲劳等虚弱症候的疾病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那么,单味黄芪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
中医认为,黄芪性温、味甘,可入肺经、脾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乏力、易感冒、心慌、胸闷等气虚的症状,被人们誉为“补气升阳药之首药”。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能促进骨髓细胞的分化和红细胞、白细胞的生成,使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及多核白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从而可明显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此外,黄芪还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强心、抗衰老、抗病毒、抗细菌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气虚患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点,方可服用黄芪水进行治疗:①病情确实属于虚证。②没有患急性的感染性疾病。③没有出现壮热烦躁、面红目赤、渴喜冷饮、胸痛痰黄、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实等实热证的表现。如果出现了实热证,则需在黄芪水中加入适量的菊花、金银花等清凉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