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信仰与核心价值观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仰是风帆,它能够指引青春之舟不偏离正确的航向;信仰是灯塔,它能够导引人生走出迷茫和困惑;信仰是支柱,它能够让青春之树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结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关键群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着重掌握的重要对象,青年思想素质、政治素养、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整个民族的前途和未来。
  灵敏的晴雨表
  正如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所说: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谋划人生的背后,是价值取向的选择;创造历史的背后,是价值观的坚守。青年是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信仰是什么?对方志敏来说,信仰是“可爱的中国”,是“欢歌代替了悲叹”;对邓恩铭来说,信仰是“不惜唯我身先死”;对董存瑞来说,信仰是“为了新中国,前进”!信仰是青年的精神脊梁,立身之本。迷失了信仰,青年的行为就会失规,心理就会失衡,道德就会失范,就会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逐年增多。党的十八大更进一步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实、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众所周知,青年是任何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和力量依托。胡锦涛曾说,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具有较强使命意识、能力素质的核心力量,既集中反映了整个青年群体的精神状态,又发挥着青年群体推动历史发展、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作用,其核心价值观也逐步受到重视。如今,被广泛接受的概念是: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发展机遇期,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所形成的关于价值、价值关系、价值信念、价值追求、价值目标,是以科学的理论性为指导、以深厚的传统性为支撑、以现代的先进性为主体、以自觉的群众性为保证的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共识。
  在学习中浸润
  信仰与核心价值观需要学习,更需要浸润。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邓拓说: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经验证明,人要树立信仰与核心价值观,就得认真看书,懂得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世间的一切道理。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当下正处于伟大复兴时期的大学生,应该具有“精于学业、善于创新、勇担责任、心怀感恩、志存高远”的基本学习特质与为人之本。其中,“精于学业”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首要任务,“善于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诉求,“勇担责任”是筑牢大学生灵魂阵地的精神围墙,“心怀感恩”是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灵的情感依托,“志存高远”是实现人生终极目标的信念支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该如何去构建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呢?首先,应遵循大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找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心理切入点,还应该坚持文化熏陶与文化滋养相结合,理论灌输与利益认同相结合,生活渗透与生活关心相结合,行为规范与行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去努力营造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作用,从而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勇于实践的特征,将教育与社会接轨,进一步提高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浇灌梦想之花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教育才刚刚起步,仍旧面临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高校教师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认识水平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素质能力水平,所以,更加应该加深理解与学习,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为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大学生而努力。
  信仰与核心价值观是青年的动力之源、发展之基。青年的成长,离不开高尚信仰的浸润和护佑,离不开精神力量的催发和净化。信仰与核心价值观,为青年的成长提供不竭的源泉——能浇灌奋斗之花,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迎风盛开。
其他文献
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同意,并报请国家科委批准,中国中医药学会将于1995年5月在北京举办首届“传统医药延缓衰老国际会议”,旨
6月5日,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课,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其中,望岛小学举办“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画展;国际中学开展收集可回收垃圾活动,对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教育;锦华小学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倡导家长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摄影报道/苗婧雯
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国际企业"美国在线"由于忽视了其知名品牌"ICQ"在中国的网络品牌保护,没有及时注册带有中国标识的CN域名,所以痛失"ICQ.COM.CN"的所有权,并为此损失上百万
目前值得令人担忧的是市场上中药材普遍存在着质量差的问题,常言道:“三分医七分药”,故中药的质量低下,直接影响疾病治疗效果。我们深感这是防碍祖国医药发展的重要问题,故
苏州科技学院(苏州科技大学<筹>)由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和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兼有理、文、艺、管等学科的江苏省省属全日制普通
摘要: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逐步重视,教育在人们生活中也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话题。农村教育承担着我国占主体地位的教育事业,但是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农村教师的培训问题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试着来分析原因,并提出可供借鉴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教师 在职培训 思考  我国的农村教育由于农村的环境相对落后,师资水平低下,整体来说,教育水平有待提升。农村教师在农村教育中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而由于农村的教育环境无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最近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以网络为主要基础的信息与通讯技术仍将是促进各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报告指出,生产力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密不
<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药保健经验。长期以来,各少数民族采用适应当地农牧业生产及本民族群众生活特点的行医方式,充分利用草原,山区,丛林的天
当前,粮食问题成为我国一个时期内最热切的话题.我国粮食是否已经过关?随着中国逐步向世界敞开大门,作为关系中国国计民生的粮食是否安全?这是一个值得全中国人思考的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