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百合病虫草害流行成灾的因素及防控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q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连作重茬、耕地质量严重下降、滥用化学农药、品种抗性退化等方面分析了百合病虫草害流行成灾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技术,以期为百合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百合病虫草害;流行因素;防控技术;湖南龙山
  中图分类号 S43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59-02
  百合是龙山县农业九大支柱产业之一,2012年全县百合种植面积4 500 hm2,产值10.8亿元。百合属百合科百合属,为多年生宿根草本作物,药用其鳞茎;具有润肺止咳、宁心安神、补中益气的功效。百合是我国的特种蔬菜,营养价值极高,其鳞茎富含蛋白质、糖类、淀粉和矿物质,长期食用,可强身壮骨[1]。
  百合是一种鳞茎植物,喜阴湿,怕干旱,喜干燥,怕涝渍。百合是一种长日照植物,日照不足或缩短,则延迟开花,生殖生长推迟,营养生长过旺,对地下磷茎生长不利。百合从播种至收获经常受到病虫草的危害,近年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百合的产量和品质[2]。
  1 龙山县百合病虫草害流行成灾的因素
  1.1 连作重茬
  由于受耕地面积和耕作环境的影响,该县百合重茬地和连作现象严重,土壤带菌严重,导致百合病害普遍发生。因此,提倡水旱轮作或合理连作,以减少病害发生。可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进行2~3年轮作;连作时,建议前茬不宜选用茄科的烟草、辣椒、茄子和百合科的蔥、蒜、韭菜等作物。
  1.2 耕地质量严重下降
  近几年来,由于种植百合经济价值高,种植百合变成了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产值30万元/hm2左右)的黄金产业。在“施肥越多越增产”的误导下,盲目施肥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化肥施用量不计成本,肥料用量逐年加大,肥料利用率低损失大,造成土壤环境恶化,地力严重下降,导致百合病虫草害发生严重。据调查,土壤中缺钾占50.0%,缺磷占23.2%;全县中低产田1.92万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69.9%。
  1.3 普遍滥用化学农药,农药残留有超标趋势
  长期单一施用代森锰锌和草甘膦,对土壤破坏力非常大,同时导致百合农药残留有超标趋势。代森锰锌一般植物每个生长季只能使用3次,超过4次以上农残就有超标危险。
  1.4 品种抗性退化
  龙山县种植百合基本上为卷丹百合,其他品种基本没有,长期种植,导致种性已严重退化,病虫发生严重,影响百合产量和品质。
  2 百合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2.1 百合疫病
  2.1.1 发生特点。该病在雨水多的年份发病较重,导致茎叶腐烂,成片连块死亡,对生产威胁很大,是百合生产过程中的最主要病害。发病期在4—7月,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叶片发病时,先从叶尖开始发病,产生水渍状小斑,逐渐扩大成灰绿至淡褐色大斑。天气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霉层。茎和土表面下面的茎杆上,形成水渍状乃至褐色斑块,受害植株很快死亡。其发病规律为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丝体随病残组织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春季卵孢子或厚垣孢子萌发,侵染寄主引起发病。降雨多、空气和土壤湿度大,能产生大量孢子囊,引起再侵染,短期能造成病害大发生。其发病条件有以下几个:一是种子,即鳞茎带菌;二是天气,如连续降水,高温高湿;三是管理不善,如排水不良;四是施肥不科学,如偏施氮肥,植株肉嫩;五是土壤质量差,如年年连作,重茬种植。
  2.1.2 防治方法。防治百合疫病的关键是避免连作,深开沟以利排水。一是土壤消毒。在种植百合前要进行土壤消毒,可用敌克松37.5 kg/hm2喷洒土壤,或用百菌清22.5 kg/hm2泼洒土壤,或用杜邦易保12~15 kg/hm2撒入土壤中进行消毒[3]。二是种球消毒。将种球放入0.1%的使百克、菲格、百菌清、多菌灵等水溶液中浸泡30 min。三是及时清沟。雨后及时清沟,做到雨停沟干。四是药剂防治。百合疫病是一种较顽固的真菌,一旦植株带菌后对产量影响很大,防治此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抓住疫病始发和雨后初晴盛发2个关键时期喷药,每7~10 d喷1次。推荐用申嗪霉素(绿群)、杜邦易保、抑快净、嘧菌酯或全络合态代森锰锌 1 000亿枯草芽孢杆菌、菌核净、百菌清、多菌灵等高效低毒药剂轮换交替施用。但应注意,施药要选择可靠性比较高的药剂,这样药效好且防治比较彻底。不要施用一些效果不理想的药剂。虽然单价便宜但防效不好,过几天又施药,增加施药次数,反而提高综合成本。合理轮换用药,用不同类型和作用机理的药剂轮换使用,尽量延缓抗药性产生,以提高防效,降低用药成本[4]。
  2.2 病毒病
  2.2.1 发生特点。该病在干旱情况下有发生,是较难防治的一种病害。发病时,植株萎缩,花冠开裂,花蕾萎黄不能开放,叶片变黄,或发生黄色斑点,黄色条斑,急性落叶。植株受病害侵染后,生长、开花不良,甚至枯萎死亡。其发病规律,一般是由蚜虫危害而传染,也可由人为的接触如中耕除草、人手抚摸等传播。
  2.2.2 防治方法。目前,对病毒病主要是通过预防来解决,已经受害的植株就很难治好。主要是对蚜虫要及时进行防治[5]。
  2.3 百合灰霉病
  2.3.1 发生特点。百合灰霉病又称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茎、芽和花等幼嫩部位,致使茎生长点变软、腐败。龙牙百合较卷丹百合发病重。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病害主要发生在叶上,感病叶片初出现红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大小不一,长度2~10 mm,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浅黄色至红褐色,呈水渍状,干燥时病斑变薄,易破裂,呈灰白色半透明状,若天气潮湿时病部产生许多灰色霉层,导致整叶变褐色腐烂,悬挂在茎杆上;茎部受害,被害部变褐色和缢缩,并可倒折。发病规律表现为,病菌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被害寄主病部越冬。翌年春越冬后的菌丝体在病部产生分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田间发病后,病部可再产生分生孢子,造成再次侵染。在相对湿度大于90%、气温15~25 ℃时病情扩展快。   2.3.2 防治方法。同疫病防治方法。
  2.4 百合基腐病
  2.4.1 发生特点。百合基腐病又称枯萎病,为种传和土传病害,主要为害百合球茎基部和鳞片,是百合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发病症状表现为,染病植株初期表现生长缓慢,受害植株明显矮化,下部叶片发黄失去光泽,后症状渐向上扩展,叶柄缢缩呈线状,严重时茎部缢缩,叶片全部变黄枯萎,严重时鳞茎腐烂,病株于开花前提早枯死。发病规律表现为,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及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来源,4月初气温在12 ℃左右时开始发病,发病适宜温度为20~22 ℃。若5月下旬至6月中旬阴雨天气较长,则发病严重。连作、地下害虫为害造成的伤口多发病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年发病的百合鳞茎,不能在翌年留种。
  2.4.2 防治方法。同疫病防治方法。
  2.5 缺素症
  2.5.1 发生特点。如果土壤理化性质不佳,百合容易发生营养失衡的现象。一般缺铁、锰、锌造成植株顶端幼叶呈黄白块斑点,尤其缺铁会造成百合叶脉间的叶肉组织呈现黄绿色;缺硼主要出现在土壤干湿变化过剧的地区,缺硼的现象则表现在植株的茎部,初期由外观上很难加以辨别,一般都是在植株茎部中段,剖开植株茎部可发现中间维管已呈褐化现象,导致叶片黄化。
  2.5.2 防治方法。一是利用叶面施肥补充锌、硼、铁、锰,缺锌和缺硼的百合可喷施锌肥 硼肥;缺铁的百合可施用易吸收的铁螯合剂或用含铁的肥料喷洒植株1~2次(1包1桶水,用水45~60桶/hm2);二是确保土壤的排水系统良好,降低pH值[6]。
  2.6 蛴螬
  2.6.1 发生特点。蛴螬为金龟子幼虫,又叫肥虫,近几年有上升危害趋势,严重影响百合产量及品质,该虫2~3年1代,以幼虫吸食百合的下盘根、鳞茎盘及鳞茎,使植株生长受阻,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黄造成减产及品质下降。4月中旬至6月下旬是蛴螬为害盛期。
  2.6.2 防治方法。一是施用腐熟有机肥。二是合理安排茬口。最好实行水旱轮作。三是人工捕杀。在田间出现蛴螬危害时,可挖出被害植株根际附近的幼虫。四是点灯诱杀。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是药剂防治。可采用90%敌百虫晶体或3%辛硫磷结合施块茎膨大肥(4月中下旬)时一起施下,用敌百虫7.5 kg/hm2或辛硫磷30.0~37.5 kg/hm2与复合肥搅拌均匀后行间撒施。也可用90%敌百虫晶体或48%乐斯本(进口毒死蜱)和2.5%高防地面喷杀或灌蔸,使用浓度要高于叶面喷施,要求在4月下旬进行。百合采收前20 d严禁用药,否则易引起农药残留超标[7]。
  2.7 蚜虫
  2.7.1 发生特点。有桃蚜和棉蚜2种。蚜虫吸取植物汁液,使植株萎缩,引起病毒病发生。百合出土后生长嫩绿时蚜虫发生较严重,打顶后茎叶老化危害轻。
  2.7.2 防治方法。重点防治期在4月。在蚜虫危害期喷洒吡蚜酮或蚜虱净等防治[8]。
  2.8 百合草害
  2.8.1 发生特点。百合草害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马唐、牛筋草等;一年生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及多年生宿根杂草。杂草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杂草与百合争养分、水分、阳光和空间,直接妨碍百合的正常生长;同时杂草是多种病虫的中间寄主,成为百合病虫的传播媒介或发生的中间桥梁;杂草的大量发生可增加百合的局部空气湿度,更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因此,只有对杂草予以有效地防除,才能给百合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百合的高产和优质。
  2.8.2 防治方法。一是人工除草,既费工又费力,非常麻烦。二是化学除草。可在栽后1周内用90%乙草胺1.2 kg/hm2对水600 kg喷雾进行芽前除草,2月上中旬百合出苗前可用95%草甘膦1.8 kg/hm2对水375 kg喷雾进行化学除草;4月上中旬结合施用追肥及第2次中耕培土,用90%乙草胺进行芽前除草,要求培土后5 d之内用药[9]。
  3 参考文献
  [1] 修海旺,刘秀菲,亢亚峰.百合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1):100-101.
  [2] 毛军需,张金良,董廷猷.豫西山区百合生态适应性分析及高产栽培要点[J].河南农业科学,2003(8):51-52.
  [3] 王祥会,王军,蒋小龙,等.云南进境百合种球病虫害调查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5,17(3):42-45.
  [4] 李章汀,黄宇翔,魏云华,等.东方百合设施栽培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J].福建农业科技,2008(4):50-51.
  [5] 佘国珍,赵建兴,高娃.百合的栽培及病害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1):41-42.
  [6] 毛軍需,王少先,连东军,等.豫西百合主产区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2007(4):91-93.
  [7] 刘哲军.温室百合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90.
  [8] 薛琴芬,李红梅,赵敏,等.百合的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12):30-31.
  [9] 王来清,赖德才.百合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15,221.
其他文献
摘要 在盆栽条件下验证日本人造沸石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作用,并研究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及蔬菜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用日本人造沸石11 850 kg/hm2,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明显降低,最高吸附效果铅达到81.0%、镉22.2%、铬39.2%、铜34.3%。在试验浓度下,空心菜铅、铜、铬含量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相关性不明显;镉显著正相关。空心菜根部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地上部分。  关键
摘要 阐述了重阳木的特征特性、用途,并从种子处理、选地整地、播种出苗后管理、定植及管理等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应用。  关键词 重阳木;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2.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6-0166-01  1 特征特性  1.1 形态特征  重阳木为戟科重阳木属落叶乔木,别名秋枫、红桐、重阳乌柏。树皮褐色、纵裂。三出复叶互生,小叶卵
摘要 研究微型月季的组织培养技术,发现采用MS 6-BA 0.5 mg/L NAA0.1 mg/L可以进行有效的芽诱导,MS 6-BA 0.3 mg/L NAA0.1 mg/L可以有效诱导微型月季组培苗的增殖,增殖系数最高可达到6~8,培养基MS IBA 0.5 mg/L NAA 0.2 mg/L可以有效诱导组培苗生根,生根率达到80%。同时分析了微型月季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包括外植体污染、组培
摘要 从无公害葡萄生产规程执行标准与范围、品种选择、适期栽植、栽培架式、整形与修剪、肥水管理、防寒与撤土、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庭院无公害葡萄栽培技术规程,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葡萄;无公害;庭院;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3.10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096-02  葡萄是多年生果树,利用庭院栽植葡萄,在房前屋后,大搞庭院经
摘要 阐述了来宾市兴宾区甘蔗高产创建的成效,总结了其具体做法,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促进该区甘蔗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甘蔗;高产创建;成效;做法;对策;广西来宾;兴宾区  中图分类号 S5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105-02  Effectivenes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igh Yield Construction
摘要 研究了NaCl胁迫处理对红花种子发芽的影响和对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相对电导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发芽率逐渐下降,盐浓度在0.6%以上发芽率显著下降;盐胁迫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相对电导率上升;盐浓度在0.2%及以下3种生理指标除相对电导率外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红花;盐胁迫;发芽率;幼苗;生理指标  中图分类号 S567
摘要 “送教下乡”办学模式是中等职业学校把文化、知识和技术送到乡村、送到农户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一种新的教学尝试。曲靖市农广校从2010年秋试办“送教下乡”模式的普通中专教育,在办学中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今后开展类似的教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笔者总结了3年来“送教下乡”办学在教学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以供举办类似教
摘要 介绍了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及现阶段利用情况,分析了秸秆禁烧与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并提出了秸秆禁烧措施,以期为秸秆禁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秸秆;禁烧;综合利用;方式;种植结构调整;措施  中图分类号 S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235-01  2014年的午季秸秆禁烧工作是安徽省近年来力度最大,投入人力、资金最多的一次,创秸秆禁烧以
摘要 针对水稻生产和传统稻米加工产业普遍效益低下问题,结合都市稻米市场需求现状,总结了优质特色配合稻米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内容、创新点、经验、效益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思路,为传统稻米加工产业的技术升级与战略调整、提高水稻种植综合效益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 配合稻米;产业化;项目;研究现状;经验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10
摘要 利用NCEP/NCAR逐6 h的850 hPa温度再分析资料,采用双线性插值法(BI)计算出朝阳、北票、叶柏寿、凌源、喀左5个观测站的2:00、8:00、14:00、20:00 4个时次850 hPa的温度值,与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实况日最低气温建立相关性,并对地面观测资料按照相关分析和相关检验原理对预报方程进行因子初选,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分县、分月的预报方程,并使用数值预报产品T639的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