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村:鱼跃龙门的华丽转身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白在《公无渡河》中写道:“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这里流传着“大禹凿龙门”的故事。
   这里孕育了“鲤鱼跳龙门”的神话。
   今天的龙门村人,在党的带领下,秉承大禹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将鱼跃龙门的神话变为现实。
   初进村时记者就未觉得龙门村是村庄。洒水车在街道上唱歌,背景音乐飘荡在街心公园,工厂区机器轰鸣,大车小车穿梭往来。文化广场、剧院、医院、学校、展览馆、住宅楼群、老年公寓……在龙门村你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现代化的城市元素。
  高举共同富裕旗
   4月28日,记者走到山西省河津市龙门村文化广场时,正值龙门小学放学,穿着统一校服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龙门村村委会副主任原娟珍告诉记者:“以前龙门村小学校舍条件特别差,教室在土窑洞里,课桌就是石板,椅子是树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龙门村村党委、村委会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兴建幼儿园、龙门小学及龙门中学,宽敞明亮的教室、塑胶跑道及优质的教师资源,不但使龙门村的教育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使得教学质量连续多年在全市名列前茅。
   龙门村原是一个贫穷的山村,这里有山有水,对于龙门村人来说,无论是吕梁山还是黄河水,都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的福祉。山上不仅不长树,而且连草也生不出几根来,黄河不仅阻断了交通,而且几乎每一年汛期肆虐都会冲毁龙门村的庄稼,带来大量泥沙。资源匮乏,人多地少,山高石头多,曾经是龙门村自然状况的真实写照。
   “以前大家住着窑洞,周围都是荒沟和石头滩。而现在,离家多年的龙门村人再回来估计连家门都不认识了。”龙门村村民吕小管笑谈道。
   不仅是吕小管,整个龙门村的村民都在享受着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原娟珍介绍说,龙门村实施“五个所有”工程,即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吕小管感叹道:“以前是有病不敢看,看病看不起。自从国家实行新农合医疗后,村民因大病住院治疗都可以报销。”
   如今,村民们都搬进了高标准住宅楼,享受住宅楼物业管理维修费、生活用水等费用全免,电费、暖气费、煤气以及买房子享受价格补助。
   龙门村的发展速度后来居上,仅用了7年时间,就由一个偏远的传统小山村发展成为现代文明小区。这是中国北方地区继江苏的华西、京郊的韩村河之后出現的一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步伐惊人的现代化新农村。
   龙门路阔出蛟龙
   “集体经济是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龙门村“把准了脉”,只有集体有了钱,才能让乡亲们过上美好生活。
   20世纪80年代,龙门村和全国诸多农村一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的活泛,犹如在干涸的苗床上注入了一股清流,大家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地探寻赚钱的机会。但该分的都分了,老百姓各干各的,生产队的钟声不响了,村干部的号令也不灵了,长此以往,村将不村。至此,龙门村在上级领导及村党委的带领下,开始探索和应用“四轮驱动”机制,有效地解决了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问题。
   1989年正月初一,龙门村红旗3号炉试炉点火,河东大地上矗立起了亘古至今第一座机械化焦炉。
   从点火开始,工人们没日没夜地奋战在工地上。缺设备,缺资金,工人们掌握不了技术,问题一个接一个。最初,村民没有经验,烧出来的焦炭常常是一堆煤渣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他们终于能够熟练地烧制焦炭。村委领导逐渐意识到搞企业不是种庄稼,光靠力气和信心是不行的,得靠科学、靠技术。
   自从2000年由全村党员群众集资入股的一座22万吨焦炉生产线建成后,焦炉厂的效益好,让村民们尝到了集体经济的甜头。2003年村里又兴建了铝厂,村“两委”决定,从集体收益中拿钱给村民入一股。并表示,厂子是大伙儿的,保证全村分享厂的经营成果,人人都是主人和老板。
   “我家10口人,今年领到了31000元的分红款,比去年每人多领1000元。”74岁的村民原用管老人高兴地说。2019年,龙门村拿出1200余万元,为3662名村民和130名荣誉村民分红,这是村里连续第23年给群众分红。并且分红款额逐年增加。
   作为荣誉村民,王竣平告诉记者:“进了龙门村,都是龙门人。只要在村企业工作10年,就可以成为荣誉村民,享受和龙门村村民一样的住房、医疗、教育等福利。”
  大禹精神映龙门
   近年来,龙门村再次谋求转型,以“禹凿龙门、鱼跃龙门”为主题的黄河历史文化为抓手,努力实现由传统产业向旅游业迈进。
   有段时间,村“两委”班子每天都会到黄河边转转,正在进行的修复工程将重现龙门村的历史韵味。“主体工程明年建成,到时将成为晋陕两地群众休闲度假的好去处。”龙门村党委书记原贵生说。
   历史上,龙门渡口一直是个繁华的船运码头,帆船南来北往,街道车水马龙,店铺鳞次栉比,商贾蜂拥云集。记者一行在龙门村黄河岸边乘坐快艇,一路向西行驶,经过龙门,黄河以龙门为界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河段。龙门最窄处为95米,一出龙门骤然展宽为4~11公里的漫滩河谷,黄河在此流水散乱,主河道摆动频繁,故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
   景区讲解员对记者说:“龙门两岸曾有蔚为壮观的大禹庙,纪念当年大禹凿开龙门、疏通河道的功绩。可惜早在日军侵略之时被炸毁,庙址处先后修筑起铁索桥、公路桥、铁路桥,以及还在建设的108国道桥,座座连通晋陕。”
   站在清明小镇的路上抬头望去,绝壁距离地面近百米的地方搭建着脚手架,还在施工。讲解员说:“这是景区正在搭建的一条玻璃栈道,建成后栈道宽1.8米,长200米。由于山体完全垂直地面,未来玻璃栈道定然从山崖伸出,平行于地面的悬空之路,人走上去,好似蹈空而行,非常惊险刺激。”
   可以看出,龙门村委的发展理念已经开始改变和转型,在保留现有的支柱产业的同时,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形成,一个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正在实现。
  编后
  创新更胜于资源
   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若是自然资源匮乏,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则又当如何?龙门村人给出了答案:他们向制度要活力,高举共同富裕旗帜,探索和应用“四轮驱动”机制,有效地解决了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问题。
   向科技要动力,从1989年河东第一座机械化焦炉——龙门村红旗3号炉试炉点火,到2000年22万吨焦炉生产线建成,再到2003年兴建铝厂,科学技术一直是龙门村的第一生产力;向人心要耐力,进了龙门村,都是龙门人。只要在村企业工作10年,就可以成为荣誉村民,享受和龙门村村民一样的住房、医疗、教育等福利,连续23年给群众分红,硬是把鱼跃龙门的神话变为现实。
   龙门村人的故事是山西转型升级的缩影,相信在奔向小康的路上,他们创新实干的号角将更加嘹亮!
其他文献
4月30日,山西省通用航空首飞现场会在太原隆重举行。4条短途运输航线和3个低空旅游项目同步开飞。省委书记骆惠宁作出批示,对通航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省长楼阳生出席首飞现场会并讲话。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荣怀讲话。副省长王一新主持。省政协副主席、太原市市长李晓波出席。   当日上午9时35分,楼阳生下达山西省通用航空首飞令。太原主会场大屏直播现场实况。尧城通用机场晴空万里,4架执行短途运
期刊
澳大利亚科研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利用基因组筛查的方法发现,一种已有药物可阻止被具有致命毒性的澳大利亚箱形水母蜇伤后出现的部分症状。   澳大利亞箱形水母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动物之一,蜇人后其毒素会使人皮肤坏死并伴随剧痛,还会侵入人的心脏,使人在短时间内因心脏停搏而死亡。一只箱形水母体内携带的毒液足够致60人死亡,目前还没有针对其毒液的特效药物。
期刊
5月5日,记者从山西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获悉,总重量16吨、仅转子重量就达到6吨的2240千瓦大型高壓电机于4月中旬在山东龙鑫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成功运行,标志着山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在高压电机开发上迈上新的台阶,由此跨入大型高压电机制造行列。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完成产值1.0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4亿元,出口交货739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9%、59%和170%。   作为中国电机生产骨干企业和省内
期刊
“风醉大地吉州美,雨润心田牡丹香。”4月29日,临汾市吉县2019年“春华秋实”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在该县屯里镇桑峨牡丹园隆重开幕,正式启动了今年的文化旅游活动。开幕盛典以屯里秧歌、壶口唢呐等非遗节目为主,并辅以民歌对唱、旗袍走秀、太极表演等传统节目,生动地展现出吉县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此次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以庆祝建国70华诞为主题,以红色苹果、绿色生态、黄色瀑布“三色品牌”为主线,主要活动内容
期刊
近日,笔者从山西省扶贫办获悉,为提升贫困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山西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今年将对贫困地区工业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给予支持,主要采用贴息、补助和奖励方式,重点支持自2018年起省级年度认定的扶贫龙头企业。   山西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由山西省委、省政府于2017年设立,年度资金规模为10亿元,用于鼓励引导企业增强技改投资意愿,促进山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2018年起,山西省将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提高到
期刊
5月1日,笔者了解到,太(原)焦(作)高铁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该项目首条极高风险隧道——云竹隧道安全贯通。   太焦高铁全线的48座隧道中,云竹隧道是被中国铁路总公司评定的两条极高风险隧道之一。全长3850米的隧道穿越7条断层及7条褶皱地带,Ⅳ级以上围岩占比84%。   在施工期间,建设者通过技术创新不断破解遇到的各项“疑难杂症”。项目部自主研发的隧道二襯智能蒸汽养护台车,实现了养护台车行走、
期刊
俗话说,“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五月路人雷”。近两年更出现了各种号称能减肥的代餐产品,其中最火的要属代餐粉和代餐奶昔。它们到底是什么?真的能减肥吗?   代餐是什么东西?“代餐”,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代替部分或者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见的代餐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等。代餐粉,就是代替正餐的营养粉。它具有高纤维、低热量、易有饱腹感的特性。   很多人对代餐持有疑惑:代餐减肥真的有效吗?其实对于肥
期刊
4月30日,记者从太重新闻中心获悉,太重4000T海上风电施工船在江苏扬州舜天造船(扬州)有限公司正式开工。4000T海上风电施工船是继TZ400自升式钻井平台、1900KJ海上液压打桩锤后,太重海工装备产品板块的又一力作,它的开工建设,为太重转型发展再添动力,为我国海工装备再添亮点。   海工装备是太重转型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時也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4000T海上风电施工船是目
期刊
4月29日,笔者从山西省发改委获悉,按照山西省委督查室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处于4月16~23日对全省2019年重点工程项目开复工情况进行督查。本次督查通过听取汇報、座谈了解、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等形式,了解掌握全省重点工程项目一季度开复工建设情况;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发现、研究并现场协调解决部分问题,有力、有效推进全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从本次督查情况看,省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一季度计划新开
期刊
近日,山西省将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摸底规范整治工作,全面摸清入河排污口情况,建立问题清单,旨为实现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复水生态的目标。同时,山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   据了解,此次整治工作主要是全面完成汾河、桑干河等流域的“查、测、溯、治”四项主要任务。查,全面摸清山西七河流域所有直接、间接排放废污水的各类入河排污口;测,各地根据排查
期刊